四川公务员|2021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综合管理、警务技术职位(含法医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成绩的40%、30%、30%。
2021年四川公务员分为了上下半年两次,上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已经完毕,恭喜各位已经顺利通过面试进入体检环节的考生,顺利上岸基本“铁板钉钉”。另外无缘上岸的考生朋友也不要灰心,因为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即将展开,根据四川人社局消息,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考计划将在11月举行。下图为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其中,明确有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计划,并且规划在了11月份下方。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 2020下 | 2019下 | 2018下 | 2017下 | 2016下 | 2014下 | 2013下 |
公告发布 | 10月28日 | 9月16日 | 11月19日 | 8月15日 | 10月25日 | 8月22日 | 9月13日 |
招考人数 | 1074人 | 6823人 | 2542人 | 4843人 | 6913人 | 7445人 | 6544人 |
报名时间 | 10月30-11月5日 | 9月18-24日 | 11月21-27日 | 8月17-22日 | 3月11-15日 | 8月23-29日 | 9月20-27日 |
准考证打印 | 11月30-12月4日 | 11月4-8日 | 12月18日 | 9月18日 | 11月28日 | 9月22日 | 10月28日 |
考试时间 | 12月6日 | 11月9-10日 | 12月23日 | 9月23日 | 12月4日 | 9月27日 | 11月3日 |
成绩查询 | 1月8日 | 12月14日 | 1月21日 | 11月1日 | 1月10日 | 11月19日 | 12月13日 |
面试时间 | 暂定1月30-31日 | 1月9-12日 | 3月中旬 | 12月8-11日 | 3月9-12日 | 12月11-14日 | 1月10-13日 |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三、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参考2020下半年成都招警公告)
(一)报考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其中: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特警职位的人员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0年10月30日(报名第*日);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报考者本人有效毕业证记载学历和专业,应与拟报岗位要求的“学历”、“专业”两栏分别相符;
7.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8.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学历、学位和专业:
各职位学历、学位和专业要求详见《成都市2020年下半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职位表》(以下简称《职位表》,见附件)。
(三)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有《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第八条、第九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人员;
2.在职(含试用期内)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3.现役军人;
4.2021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在读的非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正在全日制普通高校脱产就读且未毕业的人员不能凭已取得的学历学位报考);
6.其他原因不适合从事人民警察工作或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人民警察)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四、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综合管理、警务技术职位(含法医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成绩的40%、30%、30%。
五、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意图判断类的题目占比很高,也是必考题型。需要考生掌握解题技巧。考试大纲中做出了明确的指导: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意图、目的等,需要考生在找到主旨的前提之下,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考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定位题型,当提问方式中出现了意在、意图、想、启示、想要等关键词时,判定为意图判断题。具体的解题思路如下:阅读文段、找主旨句、判定意图。所以,zui重要的还是要去分析文段的主旨句,根据主旨句判定意图。文段分为两种情况:第*:当文段中有主旨句时,如果主旨句是对策表述,那么对策句即是文段的意图,同意替换即可。如果文段主旨句是观点,那么观点句即是文段的主旨句,同意替换即可。如果文段的主旨是问题表述,那么需要对文段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引申,引申项为合理的对策选项即是正确选项,当选项中没有合理的对策项时,则次选问题的概括项。第二:当文段中无主旨句时,全面概括。包括:并列加和或提炼共性。具体做两个练习题:
【例1】中国是个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96%的地区有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绿色、节能的太阳能热水器深受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一项对24个省市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的调查,却显示出不容乐观的结果,40.87%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无法使用,66.62%的消费者希望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改善性能,在冬天更好用。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B.太阳能热水器因绿色节能而受到青睐
C.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前景欠佳
D.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不容乐观
解析:设问中出现“意在”的关键词,判定题型为意图判断题。分析文段,首句分析了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太阳能热水器收到大家的喜欢。“然而”出现转折关联词,转折之后是重点。对数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状况不太客观。后文具体指出了数据,还是在说明太阳能热水器使用中有问题。因此,主旨句为转折之后的内容。主旨句为问题性的表述,优先选择合理的引申项。辨析选项。A选项中“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情况,出现在转折之前,非重点内容,排除。B选项的内容也出现转折之前,属于非重点内容,排除。C选项“市场前景”无中生有,排除。D选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例2】大数据是指规模极其巨大,以致很难通过一般软件工具加以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有用资讯的海量数据。其具有大量、高速、多样和价值四个特点,被认为是人类新世纪的“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制高点的重要目标,就是个明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数据在处理上还存在技术难度
B.大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价值
C.发达国家在开发利用大数据上已经先行一步
D.开发利用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的一个热点
解析:设问中出现“意在”的关键词,判定题型为意图判断题。分析文段,文段说明了大数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大数据的价值。前两句都在强调大数据的重要性。zui后一句,就是个明证,举了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子,说明的还是大数据的重要性。因此,文段的结构为“总分”,主旨句为观点句,直接同义替换。辨析选项。A选项中“技术难度”无中生有,排除。B选项提到了大数据的巨大价值,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保留。C选项“发达国家”出现在举例论证中,非重点,排除。D选项“成为国家竞争的一个热点”在文段中无法体现,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判断如何备考》》》
2022国考行测备考技巧巧用隔板法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行测中,数量关系考察大家对于各种题型的掌握及快速解题的能力,是大家zui为头疼的一个模块。数量关系题目变化虽复杂,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事实上,数量关系模块中的技巧性是很强的,要想快速提升分数,就需要大家掌握一些实用技巧。在排列组合中有一类将几个相同元素分给若干个人的题型,大家虽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去解题,但是比较耗费时间。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快速解题。
题目情境:
把m个相同的元素分给n个不同的对象,每个对象至少分得1个,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题目特点:
m个元素是完全相同的,并且将元素全部分完。
每个对象至少分一个。
结论:
共有种分法。
接下来,通过例题为大家展示一下如何运用。
典型例题:
【例1】有10个完全相同的玩具车,分给3个不同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至少分得1个玩具车,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A.32 B.36
C.72 D.48
【答案】B
【解析】解法一:常规解法。根据条件,将10个玩具车分成3堆,分给小朋友,共有:
1,1,8;分给3个人,共有3种分法。
1,2,7;分给3个人,共有6种分法。
1,3,6;分给3个人,共有6种分法。
1,4,5;分给3个人,共有6种分法。
2,2,6;分给3个人,共有3种分法。
2,3,5;分给3个人,共有6种分法。
2,4,4;分给3个人,共有3种分法。
3,3,4;分给3个人,共有3种分法。共计36种。
解法二:隔板法。观察题干,符合隔板法使用要求。第*步,把10个玩具车分成3堆,需要隔2个板;第二步,10个玩具车共形成11个空(加上左右两边两个空),但不可以把板放在zui边上的空里,也不可以把两个板放到一个空里,故需要在中间9个空中选2个放入板子,即:,(注:在此过程中,无需再考虑顺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选项。
【例2】有30个苹果,分给4个不同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至少分得4个苹果,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A.540 B.680
C.1360 D.1456
【答案】B
【解析】题干中,不符合隔板法第二个使用要求“每个对象至少一个”,可进行转化:每个小朋友每人先给3个苹果,即可替换为:1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至少分1个苹果,有多少种分法?就是在17个空中插3个板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例3】某单位圣诞节准备了8份相同的礼物,打算分给4名员工中的一名或多名,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A.35 B.84
C.165 D.330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将8份相同的礼物分给4名员工,但是题干中并没要求每人至少分一份,因此可以构造“至少分一份”,然后再使用隔板法。假设先向每人借一份,此时共有礼物8+4=12(份),这12份相同的礼物再分给4名员工时每人至少分一份(将借的一份还了),就是在11个空中插入3个板,共有 =165(种)分配方式。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通过三个典型例题,大家不难发现,隔板法是一类技巧性很强的排列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不管是针对简单的模型题目还是针对变型模型,大家只要记住隔板法的应用条件,若是不符合条件,将其转化之后再应用即可。
河北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今天华图教育带大家来学习一下常识中的关于时间的记录,由于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又如何标识日出而作的时间表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圭表
圭表是我国zui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般高八尺);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二、日晷
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十五分钟)。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三、漏刻
圭表和日晷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zui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那么在公考中,希望大家对考试中的时间仪器有所了解,更要重视我们在学习中,把握努力的时光,成为人生当中的灿烂年华,且行且珍惜!祝大家顺利完成考试。
申论如何备考》》》》
【背景陈述】
距离繁华都市上海市区6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像世外桃源的小岛,岛上唯一的对外连接方式只有轮渡,对于岛上的3万多人口来说,与外界的通讯联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通信的畅通无阻,一个十平方米的电信营业厅拔地而起,在这个无法带来太多收益的营业厅里,有一位工作人员在默默坚守,为岛上的居民特别是留守老人提供贴心的服务,“特别”服务显得温暖而又戳心。这种针对少数人的公共服务在交通闭塞、不太发达的地区出现的越来越多,“一人车站”、“一人学校”、“一人诊所”不胜枚举,这些“不起眼”的公共服务却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核心观点】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民生痛点,让温暖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深入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可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一直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在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之间有着很难逾越的鸿沟,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之中固然有着明显的经济差距,但是zui需要注意的是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公共服务的不均衡直接影响了当地民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重大。首先,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让城镇化向着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能够推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zui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民众的生活满意度。
【解决对策】
第*,统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健全城乡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领域制定统一可行的标准,同时将各类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为乡村地区、不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基本的保障。
第二,提升创新意识,拓宽基本公共服务方式。一直以来,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转变,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引入各类市场主体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奉行“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实现信息的互联共享等创新方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
第三,推出优惠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之中,国家也应该出台更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优惠政策,在财政投入、人才培养、准入门槛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便利,才能让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地”。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