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四川公务员局关于四川2021年公务员缴费入口

四川华图 | 2021-09-18 17:57

收藏

四川公务员局|四川2021年公务员缴费入口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2020下 2019下 2018下 2017下 2016下 2014下 2013下
公告发布 10月28日 9月16日 11月19日 8月15日 10月25日 8月22日 9月13日
招考人数 1074人 6823人 2542人 4843人 6913人 7445人 6544人
报名时间 10月30-11月5日 9月18-24日 11月21-27日 8月17-22日 3月11-15日 8月23-29日 9月20-27日
准考证打印 11月30-12月4日 11月4-8日 12月18日 9月18日 11月28日 9月22日 10月28日
考试时间 12月6日 11月9-10日 12月23日 9月23日 12月4日 9月27日 11月3日
成绩查询 1月8日 12月14日 1月21日 11月1日 1月10日 11月19日 12月13日
面试时间 暂定1月30-31日 1月9-12日 3月中旬 12月8-11日 3月9-12日 12月11-14日 1月10-13日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阿坝公务员报考条件:

  报考人员须符合报考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报考藏汉双语职位(43017008、43017022)的,需根据职位要求的藏语语种,在进行网络报名前先到指定地点参加藏语口语测试(详见本公告第三条:报名及资格初审),口语测试合格者,方可登录指定网站进行报名。

  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2.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不超过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报考特警职位的年龄不超过25周岁(199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能适应高原气候。

  5.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报考者本人有效毕业证记载学历和专业名称,应分别与拟报职位要求的“学历”“专业”两栏相符)。

  6.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关回避的规定。

  7.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四川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面试和体能测评,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其中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各占笔试总成绩的50%。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在备战公考的过程中,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对于考生来讲很花费时间,并且做题时往往会在两个选项之间难做抉择,大量刷题之后发现言语的正确率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很多同学会认为言语凭语感去做就行了,殊不知,语感有时会不靠谱,它也和考生当时的精神、身体状态紧密相关。那么,言语到底有没有什么技巧呢?当然是有的,在这里,华图教育谈谈言语题的一个小技巧:运用主体来排除干扰项。

  【例题】不能说辱骂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但我要告诉大家,在今天的中国校园里,肯为学生着急的老师恐怕不多了。为什么呢?一方面,现有的教育机制并没有给严师提供保障。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实际上把所有教学管理中的风险都转嫁给了老师。一旦老师严厉管教,学生出了问题,老师不管有理没理,总是遭遇舆论千夫所指。久而久之,很多老师也都感觉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今天的学生也真的不好“管”了。对老师有所不满,截屏上网,甚至录音录像的情况新闻里也都曝光过。你觉得严师出高徒是为学生好,学生也许想的是舒舒服服躺成人生赢家。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zui想表达的意思是:

  舆论环境不利于老师对学生严格管理

  学生经常利用舆论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以严加管理

  当前的舆论导向过度保护学生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可知首句强调当今的中国校园里敢为学生着急的老师较少。后面通过关联词“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可知是从两方面来解释首句内容。故而可确定,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重点句,主要强调“老师”这个主体词对“学生”的看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与重点句表述一致,符合文意。B项的主体词为学生,且表达的是“另一方面”的内容,表达片面,排除。C项和D项没有提及主体词“老师”,均可以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通过这道题目可以发现,运用主体词可以快速的将主体不一致的选项进行排除,从而缩小范围。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考生只需要找准主体词即可,主体词即文段的主要讨论话题,文段话题与选项话题需要保持一致,不一致的选项可以直接排除。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需要找到文段重点句,可以通过之前华图教育分享的关联词法和行文脉络法来寻找,然后确定主体词。接下来,考生们可以多多运用来强化主体词方法的掌握。

  

  判断如何备考》》》

  纵观历年国考的,判断推理部分较为稳定的包含四个板块: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但在军队文职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小模块——事件排序,这对于一些同学来说相对陌生,初次接触时容易不知如何分析内在关联。其实,这类题型往往与实际生活较为贴近,在特定的背景下给定五个短句,需要将其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主线,当中的关键即在于捋清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常见的为事理逻辑和因果逻辑两大主线,如下图所示。

  第一,事理逻辑。事物的发展都会依托于一定的时间轴线或内在逻辑关联,因而可以据此区分事件的前后顺序。比如,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必须遵循宇宙的周期性变化节律,依据时间推移去进行排序;此外,诸如开门、进入房间、关门这三个事项,呈现出了合理的事物发展流程,不可打乱或颠倒顺序。因而事件排序题中一大要义,必须遵循合乎情理的事理逻辑。

  如2016年深圳市考的29题:

  (1)夏朝灭亡 (2)商鞅变法

  (3)统一六国 (4)周公吐哺

  (5)卧薪尝胆

  A.(4)-(1)-(5)-(2)-(3)

  B.(4)-(1)-(2)-(3)-(5)

  C.(1)-(4)-(2)-(5)-(3)

  D.(1)-(4)-(5)-(2)-(3)

  【答案】D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的是五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均具有重要的节点意义,排序时自然优先梳理各自的发生时间,可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夏朝为zui早的历史朝代,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发生于秦朝,周公吐哺是西周时期的典故,勾践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五个朝代从前往后依次为:夏、西周、春秋、战国、秦,即五项事件的排序为(1)(4)(5)(2)(3),因此,本题应选择D选项。

  【拓展】历史朝代表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我们再看另一个典型例子,为2009年广西区考101题:

  (1)打开帐篷 (2)驾车到郊外

  (3)露营 (4)买水和食品

  (5)回到家中写游记

  A. (2)-(4)-(1)-(3)-(5)

  B. (4)-(2)-(1)-(3)-(5)

  C. (4)-(2)-(3)-(1)-(5)

  D. (2)-(3)-(4)-(1)-(5)

  【答案】B

  【解题思路】

  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2)、(4)中选择。按照事物的正常发展逻辑,应该提前准备好水和食物等郊游所需物资,之后再驾车到郊外,故(4)应该在(2)前,确定首句为(4),优先排除A、D两项。进一步分析其余三个事项,野外露营之前应先打开帐篷,而后才会结束旅程回到家中撰写游记,故(1)在(3)前,排除C项。因此,依据合理的事件发展逻辑,本题应该选择B选项。

  第二,因果逻辑。事件的发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因果导致关系,某一结果的产生必然依托于相应的起因,从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基于因果关系的存在,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捋清这类题目的事件顺序。

  可参考2011年内蒙古省考的86题,如下所示:

  (1)匪徒被捕 (2)拨打110

  (3)警察赶到 (4)下班回家

  (5)发现被盗

  A. (4)-(5)-(2)-(3)-(1)

  B. (4)-(3)-(5)-(2)-(1)

  C. (2)-(5)-(4)-(1)-(3)

  D. (3)-(4)-(5)-(1)-(2)

  【答案】A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所列举的五个事件,有被捕、报警、下班、被盗等多个行为,当中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联。如选项的首句范围在(2)、(3)、(4)中,拨打110报警和警察赶到不可能凭空发生,必定事出有因,是诱因引发的后续行为,故排除C、D两项。进一步分析,下班回家后,应该是先发现被盗才因此拨打了110,故正确顺序应为(4)、(5)、(2)、(3)、(1)。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通过几个例题的分析,可见事件排序题总体难度不会太大,遵循合理的事理时间逻辑或因果逻辑,只需要耐心分析,结合选项做出梳理和排除,就可快速找到正确答案。同学们可在后续练习中不断强化这类题型,举一反三。

  云南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疫情即将过去,省考还要继续。距离2020年省考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省考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有所提升至关重要,大多数考生觉得常识判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要求考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具体包括政治、管理、哲学、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科技等各个方面,想把所有知识点都掌握好显然是不现实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接下来华图教育带领各位考生一起来学习常识做题技巧。

  一、找特例

  如果选不正确的,那么在四个选项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该选项一般为正确答案。如果选正确的,先找出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先排除该项,然后在其他三个选项间再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则这个与另外两个选项不同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例1:关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升值 B.欧元区经济低迷

  C.巨额财政赤字 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协调

  解析:纵观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A选项是正面信息,其余选项均为负面信息,因而选择A选项。

  例2: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再贴现率 B.降低央行基准利率

  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D.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解析:四个选项中C是个税起征点,其余三项均为率,说明实行该政策的主体不同,C排除,在剩余三个选项中,A、B项均为降低,只有D为提高,故选D。

  二、找矛盾

  观察四个选项,并对选项进行横向比较。如果出现两个选项的说法自相矛盾,则可以将其他选项排除,答案锁定在这两个自相矛盾的选项。同时,被排除的选项则可以用来辅助解题。

  例:海鸥是zui常见的海鸟,被称为海上航行安全的“预报员”。下列对海鸥获得“预报员”称号的解释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如果海鸥贴近海面飞行,那么未来的天气将是晴好的

  B.海鸥常落在浅滩、岩石或暗礁周围,航海者可据此判断附近是否有暗礁

  C.海鸥有沿港口出入飞行的习性,迷失方向时可观察海鸥的飞行方向寻找港口

  D.如果海鸥离开水面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海边飞向大海远处,则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解析:通过观察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项和D项都是要飞向大海,A项是天气好,而D项是暴风雨即将来临,明显有矛盾。所以排除B项和C项。另外根据常理推断,暴风雨来临时海上的危险要高于海边陆地,海鸥应当在靠岸的地方躲避暴风雨,D选项的说法明显有违常理,所以不符合事实。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三、找程度

  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特别是涉及一些法律题目的时候,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

  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区矫正不适用于犯罪分子

  B.给予外国政府官员财物可能构成犯罪

  C.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应当减免处罚

  D.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应判处死刑

  解析:A项“不适用”、C项“应当”与D项“不应当”的说法都太绝对,所以说法错误。而B选项“可能”说法不绝对,因而当选。

  例2:下列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务院法定的会议形式分为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有权实施行政处罚

  C.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由行政机关承担全部举证责任

  D.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解析:B项的“各级...都”,C项的“全部”,都是太绝对的选项,一般为错误选项,因而可以排除。对于A项和D项就需要有基本的常识了。我们都知道犯罪的人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而公务员被判处刑罚就可以说明公务员犯罪了,因而会被给予开除处分。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

  

  申论如何备考》》》》

在构思开头的时候,同学们遇到的普遍问题是花费时间长但是效果不大,本篇文章将会重点讲述跟社会热点相关的文章主题如何构思开头,什么样的积累在考场上应用的概率zui大,结合实例通过演绎法来给同学们上一场如何“精心雕琢出锦凤”的写作课。

【诗词的储备】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 沁园春·雪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备注:毛主席很多诗词气势磅礴,且较为适用于当下的热点话题,有时间的同学们可以侧重积累一下。)

【诗词到现实】

经过七十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经过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建设,今天的中国早已从国破山河在的衰败中走到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繁荣里。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处,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新征程。

经过四十多年有条不紊的改革开放,经过七十多年兢兢业业的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殷殷期盼、对百年间无数爱国人士zui深情的回答。2021 “十四五”已然开局,二零三五远景蓝图也已次第展开,……

(备注:构思主要是从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入手,引出下一个百年目标,新征程、新课题,从而顺利过渡出与题干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继而引出中心论点)

【过渡到论点】

所谓“能乘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想要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就需要抓住……这个势。

所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必须要破解的难题。

所谓“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需要牢牢把握住……这支凌云之笔。

(备注:过渡一定要衔接自然,根据题干或者自己的立意,自由选择以上的三方面储备,别流于刻板,开头如果较为凝滞晦涩反而不美。)

【示范演练】

1、“给定资料1”中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2021国考)

【开头展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经过四十多年有条不紊的改革开放,经过七十多年兢兢业业的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殷殷期盼、对百年间无数爱国人士zui深情的回答。有人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途并非一马平川,可是任道路崎岖险阻,只要我们葆有务实之精神,理性之思考,就定能够继往开来,不断创造辉煌。

总的来说,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效积累,灵活应对,勤加练习。所谓“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同学们课下可以也采用此文章提供的一些现有储备或者自己参照此模式延伸一些有自己写作风格的储备,借助华图在线等平台上的一些进行实操。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