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四川2021年公务员报名流程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 2020下 | 2019下 | 2018下 | 2017下 | 2016下 | 2014下 | 2013下 |
公告发布 | 10月28日 | 9月16日 | 11月19日 | 8月15日 | 10月25日 | 8月22日 | 9月13日 |
招考人数 | 1074人 | 6823人 | 2542人 | 4843人 | 6913人 | 7445人 | 6544人 |
报名时间 | 10月30-11月5日 | 9月18-24日 | 11月21-27日 | 8月17-22日 | 3月11-15日 | 8月23-29日 | 9月20-27日 |
准考证打印 | 11月30-12月4日 | 11月4-8日 | 12月18日 | 9月18日 | 11月28日 | 9月22日 | 10月28日 |
考试时间 | 12月6日 | 11月9-10日 | 12月23日 | 9月23日 | 12月4日 | 9月27日 | 11月3日 |
成绩查询 | 1月8日 | 12月14日 | 1月21日 | 11月1日 | 1月10日 | 11月19日 | 12月13日 |
面试时间 | 暂定1月30-31日 | 1月9-12日 | 3月中旬 | 12月8-11日 | 3月9-12日 | 12月11-14日 | 1月10-13日 |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及报考狱医(医生)、心理矫正职位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司法行政机关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1979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四川法检系统招录公务员消息,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
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一门无论你是公考小白,还是久经沙场的公考“老将”,都要求学习到的科目,在学习或者复习的初期,能够很好地把握整体思路,对于后期搭建框架非常有帮助。那么我们来一起跟着知识框架整体了解一遍吧!
如果将科目整体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其中zui主要的几大枝干则分别是: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逻辑填空、篇章阅读。这里的前三个部分是国考和省联考必考的,zui后一部分的篇章阅读是国考独有的题型,但是细看下来,其实就等于前面三个题型的总和。所以我们着重来将前三部分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进一步拆分。
片段阅读
在分析了近20年内蒙古省联考的言语题目后,我们发现,大多是围绕文段理解而出题的,也就是官方考试大纲中所强调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这句话。此处考察点下设主要题型分别是:主旨概括、标题选择、态度理解、意图判断、细节理解和词句理解。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
【例1】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医患纠纷、劳资纠纷、非法集资等矛盾明显增多。由于社会组织等发展滞后,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和经济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实际上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社会归属感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除经济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需求等诸方面,需要组织归属、社会救助、心理辅导等社会支持。很多社会问题往往由于处置不当,从而引发和积累更深的社会矛盾。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处理社会问题,不适合再使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C.处理社会问题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经济办法,还需要社会支持
D.社会成员的需求既有经济物质需求,也有精神心理需求
大家可以看到,文段给出了一个片段,那么要求我们做些什么呢?主要还是看提问部分的“主要”意思是,这句话表示题目在问文段主旨,所以我们可以从关键词判断,这是一道主旨概括类题。如果提问方式换成“zui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是?”、“文中作者体现的观点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那么分别对应的是标题选择题、态度理解题和意图判断题,我们直接从问法中就能很轻易地对应到题型了。读到这里聪明的你是不是发现还有一个题型忘记介绍?没错,它叫做“词句理解题”,作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的分水岭,既要求对文段进行简单剖析,又具体到了代词、词语、短句的理解当中。所以我们接下来对语句表达可做一个进一步理解。
语句表达
首先还是先上例题:
【例2】①影响生物寿命zui关键的因素是基因
②同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类似的
③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积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④环境可以决定相关基因是否表达,而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否,又会影响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此控制生物的寿命
⑤在这个前提下,个体的寿命则由环境决定
⑥生物的寿命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遗传物质是基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⑥③⑤
B.④⑤③②⑥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⑥①③②⑤④
【例3】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医患纠纷、劳资纠纷、非法集资等矛盾明显增多。由于社会组织等发展滞后,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和经济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实际上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社会归属感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除经济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需求等诸方面,需要组织归属、社会救助、心理辅导等社会支持。很多社会问题往往由于处置不当,从而引发和积累更深的社会矛盾。
接下来zui可能讲的是:
A.处理社会问题,不适合再使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C.处理社会问题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经济办法,还需要社会支持
D.社会成员的需求既有经济物质需求,也有精神心理需求
【例4】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立国之本。________________。因此,“究天人之际”的问题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天人合一论”则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
填入划横线部分zui恰当的一句是:
A.农事活动仰仗于天,与自然联系密切
B.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民以食为天,农业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在中国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主要考察语句排序、下文推断、和语句填空三类题型。大家在看过三道例题之后,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都是围绕对句子的理解和活用对不对?
逻辑填空
zui后,我们再来看一道题:
【例5】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zui________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zui悲惨的灾难,你仍能________。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财富,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之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zui恰当的一项是:
A.单调 自强不息 安身立命 B.单调 坚强不屈 怡然自得
C.无聊 自强不息 怡然自得 D.无聊 坚强不屈 安身立命
文中给我们划了多道横线,横线中考察实词、成语、和虚词的使用,让我们来看看考试大纲怎么说——要求考生准确、得体地运用词语。这里的空格设置数量不定,从一个空到5个空都可以。
总结一下,我们在做题时的目标是需要又快又对的,正确率需要大家不断打磨做题技巧,每个人适用的路数不同,但另一方面,如何让自己快速判断题型,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因此,从设问处判断题型,就是每人都应掌握的基本功。下次我们再聊聊,具体到每个知识树上的小题型的话,可以有哪些实用且好用的解题技巧!
判断如何备考》》》
随着5.22事业单位笔试的结束,2021年度大规模的公职统考就结束了。无论是一如常态的国考,还是题量突然缩水的省考,又或是类型丰富的事业单位职测,判断推理部分的占比依旧很大,依然是我们各类考生每场考试的必争之地。
考试虽然像浪潮般褪去,却在海滩上留下了许多的知识经验可供我们摸索。就判断推理来说,
第一个模块的图形推理,一直是大多数同学特别头疼的一个模块,传授给大家的知识点只能够帮助解决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题,而且是要在掌握清楚的情况下才行。那这是为什么呢?是这些知识点不全面吗?其实不是的,图推可以说考的是一个人的抽象推理能力,那么对于出题人来说就很好发散了,各种知识点的叠加、新型的考法层出不穷,一系列原因导致这一块成为了痛点难点。要怎么解决呢,我们可以分步来看:
第一步,夯实基础,不急功近利,先解决那些特征很明显的题型。比如下面这个分组分类题:
把下面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以上六个图的特征很明显,它们长得特别不像,图形之间差异大,我们马上锁定两个大的类别,属性和数量,又因为属性类讲求的是图形之间的一种共性,相较于数量类挨个来数,判别起来要快速简单的多,因此我们就先考虑属性类,在观察到二三四这三个图,很明显的是完全开放的,没有任何的封闭空间,所以就可以考虑封闭性这个考点,那么答案也就出来了。这个题就是属于打劳基础后,马上就能做出来的常规题,所以我们先把这一步搞定;
第二步,打磨,发挥踏实肯干,通过大量的练题来提高自己的图感,能对较复杂、较新奇的题型有“直觉”。比如下面这个数量类的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这个题给的五个图一眼看上去是有同有异的,因为都有一个圆,但是如果按照样式类的知识点去找寻规律是没有答案的,那么如果你做题够多,这个时候就会再多看一眼选项,会发现每个选项也都有这个圆,这个圆其实就是一个封闭空间,它的出现会让整个空间被隔成内外两个部分,再结合每个图里都有很多交叉的直线,就可以考虑数内外交点数了,这个题考的就是圆内交点数量。这个题就属于需要做了好多题才能意识到这个题干和选项都出现的圆肯定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不是平白出现的,因此,一定要多做题。
第三步,自我逼迫,不能避重就轻,一定要深挖出自己不擅长的模块,搞得明明白白,这样才不会因小失大。很多人的难点就是立体几何,认为自己空间想象力太差,完全做不了,但其实,立体类题我们靠的不仅是空间想象力,还有技巧,比如下面这道立体拼合题:
左图是给定的立体图形,下面选项哪个是该立体图形的外表面展开图?
这个题是属于比较复杂的立体拼合题,如果真的完全靠空间想象力,很少有人能把它做出来,所以我们需要运用一些技巧,我们注意看图里画红圈的这些部分,这些部分都是在折叠之后要重合的部分,既然上面的立体图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那么这些重合部分就一定得是等长的,所以我们就来判断这些部分涉及的这两条边折叠之后能不能刚刚重合在一起。能刚好重合就是正确选项。观察发现A和D的1这个部分很明显的一长一短,所以可以排除了;而B的2这个部分也是一短一长,所以排除了。那么正确答案就出来了。
做好这三个步骤,相信大家都能对图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惧怕。
云南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花在佛教中比喻本心清净,祭祀活动中也常用香花供奉。佛经中一般把“花”写作“华”,取生命升华之意。佛教根据花的传说、寓意及形态特征定下了佛教四大吉花:优昙花、曼陀罗、莲花和山玉兰 。
优昙花
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意译灵瑞、瑞应。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昙花是仙人掌科昙花属,夏秋夜晚开花,清香四溢,但花期极短,仅3~4小时便凋谢,佛教中用来比喻极难得的事物。
如《法华经·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昙花一现”的成语,即源出于此。
曼陀罗
茄科曼陀罗属,夏秋开花,花冠喇叭状,又称大喇叭花。全株有剧毒,但叶、花、籽均可入药,有麻醉、镇痛、止咳之功效。
曼陀罗的梵文(mandala)为坛场之意,指一切圣贤、功德聚集之地,因此佛教认为供奉曼陀罗是积聚福德和智慧zui圆满而巧妙的方法。
莲花
睡莲科莲属,别名荷花,花大而清香,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花卉之一,随着佛教的引入,其文化寓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寺庙中不仅种植莲花,还有各种莲花的形象,如“莲花池”:佛祖释迦摩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其他菩萨或手持、或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或抛洒莲花。
莲与“廉”谐音,自古就有用莲花比喻廉洁、清廉之君子。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性为历代文人所赞赏,并将其升华为高尚的人格象征。
山玉兰
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叶厚革质,花瓣洁白,大而微香,盛开时犹如一朵莲花,圆柱状的聚生雌蕊直立于花朵中间,犹如释迦摩尼佛端坐在莲花座上。寺庙中还可以看到其他花朵形状相似的各类木兰科植物,如白玉兰、洋玉兰、紫玉兰等,营造出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
刷题巩固
1、关于植物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昙花是道教文化中的吉祥之物
B.我国古代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梧桐树
C.古典诗词以“东篱”特指菊花栽种之地
D.医学界“杏林”的典故出自东汉名医董奉
【解析】A。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昙花在梵文中为优昙花,是佛教四大吉花(其余三者为曼陀罗花、莲花、山玉兰)之一,常出现于佛经中,如成语“昙花一现”出自《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经文道:“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故昙花是佛教的吉祥之物,而非道教。
B项正确,古代典籍中对传说中的神鸟凤凰喜栖息于梧桐树上多有记载,《诗经·大雅·卷阿》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意指凤凰鸣叫是吉祥的征兆,(凤凰)停在那边高山岗上。高岗上面生长着梧桐,面向东方迎着朝阳。由于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古代民间有谚语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C项正确,“东篱”典故出自陶渊明所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借以“东篱”特指菊花栽种之地,如女词人李清照的千古佳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高适所作的“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D项正确,东汉末年建安时期有位叫董奉的名医,归隐山中,行医济世,治病却不取钱物,只要求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五株,轻病愈者栽杏一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成就佳话,董奉被称为“杏林始祖”,“杏林”遂成为医学界的代称。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申论如何备考》》》》
申论考试中,我们很少遇到“现象分析题”,但深圳会偶尔考这种题目,虽说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看法等,但材料内容很有限,基本没有答案来源,必须结合社会现实去分析。
例如:【2018年深圳市考(A卷)第一题】请就“材料3”中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观点正确,认识全面,条理清晰;2)不超过300字。
然而许多考生做“这类题”,发现材料中没有“答案来源”时,却不知道怎样解答。今天,华图教育将引导大家一起来看看深圳市考这种题应该如何解答。
一、正确表态
题目要求“观点正确”,如果开头表态错误,此题一般zui多只能得一半分,即使后面答案都正确。
根据“材料3”中说:“为解决北方传统燃煤方式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某地实现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可部分地区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段话说明,某地政府初衷是好的,但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降低了当地政府“公信力”,这显然是不好的。由此,正确表态应该为:“出现这些问题是消极的,本质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注意:除“亮明观点”外,zui好“点明本质”)
二、概括问题
题目要求:请就“材料3”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所以务必把“材料3”中的问题概括出来,才能“针对问题”谈认识。
“材料3”中概括出的“问题”是:1.基础设施滞后,工期紧张;2.拆锅炉,居民却无气供暖,学校、医院被强制限气;3.供不应求,价格暴涨。
三、分析原因
整个“材料3”中只有“问题”,而其它材料没有指出“问题”背后的原因,所以只能根据“问题”,推出的原因为:问题1的原因:前期调研、规划建设不足;问题2的原因:方案的宣传解读等不到位;问题3的原因:未能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及应急等。
以上只是分析出了“问题”的表面原因,即“外在原因”,而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本质)应该是:工作重视不够,监管缺失,对接不到位等。
四、提出建议
站在负责的立场,我们务必提出建议。 治病要“治根”,所以针对“原因”提出如下“建议”:
1.预先科学规划,做好燃煤整改的调研及方案等;2.提前充分做好方案发布、宣传和解读等;3.务必严格监管,明确职责,责令自查自纠等;4.大力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思想素养,树立正确工作观、政绩观。
五、完整答案
材料所反应的问题是消极的,本质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具体认识如下:
问题:基础设施滞后,工期紧张;拆锅炉,居民却无气供暖,学校、医院被强制限气;供不应求,价格暴涨。
原因:前期调研、规划建设不足;方案的宣传解读等不到位;未能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及应急等;工作重视不够,监管缺失,对接不到位等。
建议:1.预先科学规划,做好燃煤整改的调研及方案等;2.提前做好方案发布、宣传和解读等;3.务必严格监管,明确工作职责,责令自查自纠等;4.大力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思想素养,树立正确工作观、政绩观。
六、思路总结
(作者: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