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试题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试题资料

2024年军队文职临床医学专业课考什么

四川华图 | 2023-11-30 13:28

收藏

扫码下载完整版

  专业科目-临床医学

  第二篇 新闻理论

  考点一 新闻与新闻活动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是报告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是 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是媒体报道的有关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消息——新 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

  1.新闻的要素—5W+1H 要素:①人物②时间③地点④事件⑤原因⑥过程

  2.新闻的基本特点:①真实性②及时性③公开性

  3.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二、新闻活动

  1. 现代新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采集(采访);写作;编辑;传播;出版;发行

  电报;通讯;无线电传音;无线电传真;电视转播;现场报道;社会网络直播

  2.新闻活动的渠道:①亲身传播②大众传播③群体传播

  三、新闻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与特点

  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一种表征与陈述,凡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消息、指令、代码、数据、信号、符号等,都是信息。

  ①信息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②信息能够向人们报知尚未知晓的事理;

  ③信息能够预示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向;

  ④信息能够指导人们根据信息反映报知的情况和预示的趋向,调整决策、调节言论行动,以适应变化的社会。

  四、新闻与舆论

  1.新闻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

  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4.新闻可以反映、表达、影响和引导舆论

  5.认识新闻的舆论属性,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6.认识新闻的舆论属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考点二 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

  一、新闻价值要素(5个)

  1.新鲜性;2.重要性;3.接近性;4.显著性;5趣味性

  二、宣传价值要素(4个)

  1.典型性;2.普遍性;3.针对性;4.时宜性

  三、新闻选择的标准

  1.符合媒体受众需要。

  2.符合新闻市场取向(指一定时期内新闻传播适应社会与公众需要的一种方向和趋势,与这一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群众生活的总体趋势相联系,与这一时期人们的主流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相联系)。

  3.符合记者经验积累。

  4.符合社会控制要求(社会对某一事物所形成的制约和限制)。

  四、新闻选择的程序

  (1)宏观确定:①制度确定,也称社会性确定②媒体确定

  (2)微观确定:①采写环节内容确定(记者):发现事实—评价事实—写作新闻;②编辑环节内容确定(编辑):发现稿件—评价新闻价值—做出最后决断。

  考点三

  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发展

  1.周刊与日报的产生和发展

  16世纪—18世纪,报纸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手抄新闻出现和盛行—(意大利威尼斯)。

  ②新闻书出现—(发行周期长,有刊名,印刷商出版)。

  ③周刊、日报的蓬勃兴盛—《德国观察周刊》(第一份周刊);《每日新闻》(英国第一份日报)。

  2.广播的产生和发展

  ①1906年,马萨诸塞州,范斯顿,实验性广播,诞生。

  ②1920年,底特律8MK 实验电台广播,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最早的广播新闻。

  ③1923年,美记奥斯汀在上海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④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3.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①1930年,有声电视图像及传送试验成功。

  ②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

  ③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试制彩色电视成功。

  ④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⑤1958年,我国成立北京电视台,后改名中央电视台,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4.网络媒体的发展

  ①早期网媒报道的时限性。

  ②网媒对报道时限性的突破。

  ③知名网媒的成立。

  二、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的三种所有制形式:

  1.私营媒介;

  2.公营媒介(BBC);

  3.国营媒介。

  2.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多种传播工具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各有特点,无法相互取代。

  ①报纸:刊登新闻为主,面向大众,定期连续发行,印刷品;

  ②广播: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③电视: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④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数据的综合信息发布平台。

  公共科目考点

  第四节 药理学

  考点 1

  给药途径包括:

  (1)口服;(2)吸入;(3)局部用药;(4)舌下给药:舌下给药可避免口服后被肝迅速代谢。由于舌下给药是经血流丰富的颊黏膜所吸收,可直接进入全身循环,故应用比口服小得多的剂量即可有效。(5)注射给药

  考点 2

  首过(关)消除:某些药物在通过胃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被代谢失活,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称为首过消除或首关效应。

  考点 3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1)眼: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③调节痉挛。(2)腺体: 分泌增加。

  考点 4

  抗癫痫药物命题规律

  ①癫痫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癫痫局限性发作:卡马西平;③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④癫痫小发作:乙琥胺;⑤广谱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

  考点 5

  吗啡临床应用:镇痛、心源性哮喘、镇咳、止泻等。

  考点 6

  阿司匹林剂量过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时,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瑞夷综合征),以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虽少见,但预后恶劣。

  考点 7

  (1)变异型心绞痛:硝苯地平疗效最佳;(2)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首选硝酸甘油;(3)不稳定型心绞痛: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疗效较好。

  考点 8

  呋塞米主要作用部位在髓袢升支粗段,选择性地抑制 NaCl 的重吸收,又称袢利尿药。

  考点 9

  螺内酯是醛固酮的竞争性拮抗剂,醛固酮从肾上腺皮质释放后,进入远曲小管细胞,并与胞浆内盐皮质激素的胞浆受体结合,生成醛固酮-受体复合物。然后转位进入胞核诱导特异 DNA 的转录、翻译,产生醛固酮诱导蛋白,进而调控 Na +、K +转运。

  考点 10

  阿托品药理作用

  1.抑制腺体分泌

  阿托品对汗腺和唾液腺的抑制作用最强,小剂量即可使其分泌减少;对支气管腺体抑制作用较强;大剂量也能抑制胃液分泌,但因胃酸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对胃酸分泌影响较小。

  2.对眼的作用

  阿托品对眼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作用相反,局部给药或全身给药均可出现,且维持时间较长。

  (1)扩瞳:阿托品能阻断瞳孔括约肌上的 M 受体,引起瞳孔括约肌松弛,使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瞳孔开大肌功能占优势,导致瞳孔扩大(图 6-1)。

  (2)升高眼内压:瞳孔扩大使虹膜退向四周外缘,导致前房角间隙变窄,妨碍房水回流入巩膜静脉窦,造成眼内压升高

  (3)调节麻痹:阿托品能阻断睫状肌上的 M 受体,睫状肌松弛而退向边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屈光度降低,导致视远物清楚,视近物模糊不清,这一作用称为调节麻痹。

  3.松弛内脏平滑肌

  阿托品通过阻断内脏平滑肌上的 M 受体,能松弛多种内脏平滑肌,对过度兴奋或痉挛状态的平滑肌作用尤为显著。其中对胃肠平滑肌及膀胱逼尿肌的解痉作用较强,对胆道、输尿管和支气管的作用较弱,对子宫平滑肌影响较小。

  4.对心血管的作用

  (1)加快心率:较大剂量的阿托品能阻断窦房结的 M 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快。心率加快的程度取决于迷走神经的张力,对迷走神经张力高的青壮年,其心率加快作用明显,对婴、幼儿及老年人影响较小。

  (2)加快房室传导:阿托品可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使房室传导加快。

  (3)扩张血管:一般治疗量的阿托品对血管和血压均无明显影响。大剂量阿托品可引起血管扩张,解除小血管痉挛,增加组织的血液灌注量,改善微循环。扩血管作用与其阻断M 受体无关,可能是阿托品引起体温升高后的代偿性散热反应,也可能是阿托品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

  5.兴奋中枢神经

  治疗剂量的阿托品(0.5~1 mg)对中枢作用不明显;较大剂量(1~2 mg)可轻度兴奋延髓和大脑;5 mg 时中枢兴奋明显加强;中毒剂量(10 mg 以上)可产生幻觉、定向障碍、运动失调和惊厥等明显的中枢中毒症状,严重时由兴奋转为抑制。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