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试题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试题资料

2024年军队文职笔试考点—临床医学笔试技巧

四川华图 | 2023-11-30 13:28

收藏

扫码下载完整版

  专业科目-临床医学

  第二篇 新闻理论

  考点一 新闻与新闻活动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是报告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是 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是媒体报道的有关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消息——新 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

  1.新闻的要素—5W+1H 要素:①人物②时间③地点④事件⑤原因⑥过程

  2.新闻的基本特点:①真实性②及时性③公开性

  3.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二、新闻活动

  1. 现代新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采集(采访);写作;编辑;传播;出版;发行

  电报;通讯;无线电传音;无线电传真;电视转播;现场报道;社会网络直播

  2.新闻活动的渠道:①亲身传播②大众传播③群体传播

  三、新闻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与特点

  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一种表征与陈述,凡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消息、指令、代码、数据、信号、符号等,都是信息。

  ①信息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②信息能够向人们报知尚未知晓的事理;

  ③信息能够预示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向;

  ④信息能够指导人们根据信息反映报知的情况和预示的趋向,调整决策、调节言论行动,以适应变化的社会。

  四、新闻与舆论

  1.新闻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

  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4.新闻可以反映、表达、影响和引导舆论

  5.认识新闻的舆论属性,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6.认识新闻的舆论属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考点二 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

  一、新闻价值要素(5个)

  1.新鲜性;2.重要性;3.接近性;4.显著性;5趣味性

  二、宣传价值要素(4个)

  1.典型性;2.普遍性;3.针对性;4.时宜性

  三、新闻选择的标准

  1.符合媒体受众需要。

  2.符合新闻市场取向(指一定时期内新闻传播适应社会与公众需要的一种方向和趋势,与这一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群众生活的总体趋势相联系,与这一时期人们的主流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相联系)。

  3.符合记者经验积累。

  4.符合社会控制要求(社会对某一事物所形成的制约和限制)。

  四、新闻选择的程序

  (1)宏观确定:①制度确定,也称社会性确定②媒体确定

  (2)微观确定:①采写环节内容确定(记者):发现事实—评价事实—写作新闻;②编辑环节内容确定(编辑):发现稿件—评价新闻价值—做出最后决断。

  考点三

  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发展

  1.周刊与日报的产生和发展

  16世纪—18世纪,报纸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手抄新闻出现和盛行—(意大利威尼斯)。

  ②新闻书出现—(发行周期长,有刊名,印刷商出版)。

  ③周刊、日报的蓬勃兴盛—《德国观察周刊》(第一份周刊);《每日新闻》(英国第一份日报)。

  2.广播的产生和发展

  ①1906年,马萨诸塞州,范斯顿,实验性广播,诞生。

  ②1920年,底特律8MK 实验电台广播,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最早的广播新闻。

  ③1923年,美记奥斯汀在上海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④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3.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①1930年,有声电视图像及传送试验成功。

  ②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

  ③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试制彩色电视成功。

  ④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⑤1958年,我国成立北京电视台,后改名中央电视台,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4.网络媒体的发展

  ①早期网媒报道的时限性。

  ②网媒对报道时限性的突破。

  ③知名网媒的成立。

  二、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的三种所有制形式:

  1.私营媒介;

  2.公营媒介(BBC);

  3.国营媒介。

  2.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多种传播工具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各有特点,无法相互取代。

  ①报纸:刊登新闻为主,面向大众,定期连续发行,印刷品;

  ②广播: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③电视: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④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数据的综合信息发布平台。

  公共科目考点

  第二节 生理学

  考点 1

  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能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

  考点 2

  常见的正反馈包括血液凝固、排尿、分娩、排便等。

  考点 3

  原发性主动转运包括钠-钾泵和钙泵。继发性主动转运包括氨基酸和葡萄糖在肾小管上皮重吸收。

  考点 4

  血浆蛋白:①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②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③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

  考点 5

  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叶酸及维生素 B12 是红细胞成熟辅助材料。

  考点 6

  FⅡ、FⅦ、FⅨ、FⅩ的生成需要维生素 K 的参与,故它们又称依赖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

  考点 7

  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特点:4 期自动去极化。

  考点 8

  前负荷是指肌肉收缩前所负载的负荷。对心室而言,大动脉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

  考点 9

  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则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考点 10

  健康成人安静时肺总的 VA/Q 比值约为 0.84。

  考点 11

  唾液的作用有:①消化作用:可湿润食物利于咀嚼和吞咽;溶于水的食物→味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②清洁保护作用:大量唾液能中和、清洗和清除有害物质;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③排泄作用:铅、汞、碘等异物及狂犬病、脊髓灰质炎的病毒可随唾液排出。④免疫、抗菌作用: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对抗细菌,若缺乏时易患龋齿。

  考点 12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和黏液细胞分泌。

  考点 13

  在三种主要食物成分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类最慢。

  考点 14

  小肠的运动包括:①分节运动;②蠕动;③紧张性收缩。

  考点 15

  散热的方式包括:①辐射散热;②传导散热;③对流散热;④蒸发散热。

  考点 16

  组织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实际上是由三磷腺苷(ATP)直接提供的。

  考点 17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单纯扩散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现象。一般来说,只有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脂质分子的间隙进行单纯扩散,如 O2、N2、CO2、乙醇和尿素等都属于这类物质。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① 通透性,指物质通过细胞膜的难易程度。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越大,扩散量也越大。② 浓度差,它是物质扩散的动力。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扩散量也越大。

  考点 18

  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而实现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依据膜蛋白在转运物质时是否直接消耗能量,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通常所说的主动转运是指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泵蛋白具有特异性,按其所转运的物质不同,分为钠-钾泵、钙泵、碘泵等。

  有些物质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由 ATP 分解供给,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建立的离子浓度差,在离子顺浓度差扩散的同时,将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 ATP 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也称为联合转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