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试题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试题资料

2024年军队文职临床医学考试内容

四川华图 | 2023-11-30 13:28

收藏

扫码下载完整版

  专业科目-临床医学

  第二篇 新闻理论

  考点一 新闻与新闻活动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是报告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是 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是媒体报道的有关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消息——新 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

  1.新闻的要素—5W+1H 要素:①人物②时间③地点④事件⑤原因⑥过程

  2.新闻的基本特点:①真实性②及时性③公开性

  3.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二、新闻活动

  1. 现代新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采集(采访);写作;编辑;传播;出版;发行

  电报;通讯;无线电传音;无线电传真;电视转播;现场报道;社会网络直播

  2.新闻活动的渠道:①亲身传播②大众传播③群体传播

  三、新闻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与特点

  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一种表征与陈述,凡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消息、指令、代码、数据、信号、符号等,都是信息。

  ①信息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②信息能够向人们报知尚未知晓的事理;

  ③信息能够预示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向;

  ④信息能够指导人们根据信息反映报知的情况和预示的趋向,调整决策、调节言论行动,以适应变化的社会。

  四、新闻与舆论

  1.新闻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

  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4.新闻可以反映、表达、影响和引导舆论

  5.认识新闻的舆论属性,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6.认识新闻的舆论属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考点二 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

  一、新闻价值要素(5个)

  1.新鲜性;2.重要性;3.接近性;4.显著性;5趣味性

  二、宣传价值要素(4个)

  1.典型性;2.普遍性;3.针对性;4.时宜性

  三、新闻选择的标准

  1.符合媒体受众需要。

  2.符合新闻市场取向(指一定时期内新闻传播适应社会与公众需要的一种方向和趋势,与这一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群众生活的总体趋势相联系,与这一时期人们的主流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相联系)。

  3.符合记者经验积累。

  4.符合社会控制要求(社会对某一事物所形成的制约和限制)。

  四、新闻选择的程序

  (1)宏观确定:①制度确定,也称社会性确定②媒体确定

  (2)微观确定:①采写环节内容确定(记者):发现事实—评价事实—写作新闻;②编辑环节内容确定(编辑):发现稿件—评价新闻价值—做出最后决断。

  考点三

  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发展

  1.周刊与日报的产生和发展

  16世纪—18世纪,报纸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手抄新闻出现和盛行—(意大利威尼斯)。

  ②新闻书出现—(发行周期长,有刊名,印刷商出版)。

  ③周刊、日报的蓬勃兴盛—《德国观察周刊》(第一份周刊);《每日新闻》(英国第一份日报)。

  2.广播的产生和发展

  ①1906年,马萨诸塞州,范斯顿,实验性广播,诞生。

  ②1920年,底特律8MK 实验电台广播,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最早的广播新闻。

  ③1923年,美记奥斯汀在上海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④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3.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①1930年,有声电视图像及传送试验成功。

  ②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

  ③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试制彩色电视成功。

  ④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⑤1958年,我国成立北京电视台,后改名中央电视台,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4.网络媒体的发展

  ①早期网媒报道的时限性。

  ②网媒对报道时限性的突破。

  ③知名网媒的成立。

  二、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的三种所有制形式:

  1.私营媒介;

  2.公营媒介(BBC);

  3.国营媒介。

  2.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多种传播工具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各有特点,无法相互取代。

  ①报纸:刊登新闻为主,面向大众,定期连续发行,印刷品;

  ②广播: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③电视: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④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数据的综合信息发布平台。

  公共科目考点

  第一章 医学类基础综合

  第一节 解剖学

  考点 1

  躯干骨包括 24 块椎骨、1 块骶骨、1 块尾骨、1 块胸骨和 12 对肋。它们分别参与脊柱、 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考点 2

  椎骨幼年时为 32 或 33 块,分为颈椎 7 块,胸椎 12 块,腰椎 5 块,骶椎 5 块,尾椎 3~ 4 块。成年后 5 块骶椎长合成骶骨,3~4 块尾椎长合成尾骨。

  考点 3

  胸骨位于胸前壁正中,前凸后凹,自上而下可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柄上宽下窄,上缘中份为颈静脉切迹。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 2 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考点 4

  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分一体两端。上端有朝向内上的股骨头,与髋臼相关节。头下外侧的狭细部称股骨颈。颈与体连接处上外侧的方形隆起,称大转子;内下方的隆起,称小转子,有肌肉附着。大、小转子之间,前面有转子间线,后面有转子间嵴。

  考点 5

  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配布于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运动。

  考点 6

  竖脊肌: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

  考点 7

  腹股沟(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若腹腔内容物经腹股沟管腹环进入腹股沟管,再经皮下环突出,下降入阴囊,构成腹股沟斜疝;若腹腔内容物不经腹环,而从腹股沟三角处膨出,则为腹股沟直疝。

  考点 8

  牙由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牙质构成牙的大部分,呈淡黄色,硬度仅次于釉质,却大于牙骨质。在牙冠部的牙质外面覆有釉质,为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

  考点 9

  食管全长除沿脊柱的颈、胸曲相应形成前后方向上的弯曲之外,在左右方向上亦有轻度弯曲,但在形态上食管最重要的特点是有 3 处生理性狭窄。第一狭窄为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 6 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 15cm;第二狭窄为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 4、5 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 25cm;第三狭窄为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 10 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 40cm。三个狭窄处是食管内异物容易滞留及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考点 10

  十二指肠整体上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考点 11

  阑尾是附属于盲肠的一段肠管,形似蚯蚓,又称蚓突。阑尾的位置,通常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少数情况可随盲肠位置变化而出现异位阑尾。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处,该点称 McBurney 点(麦氏点)。

  考点 12

  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因此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考点 13

  常见脑神经特点

  考点 14

  鼻旁窦有 4 对,左右对称排列,称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

  考点 15

  纵隔分类方法较多,解剖学常用四分法,即在胸骨角水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考点 16

  除肌织膜外,通常将肾的被膜分为三层,即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考点 17

  输尿管全程有 3 处狭窄:①上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移行处;②中狭窄,位于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③下狭窄,位于输尿管的壁内部。

  考点 18

  尿道在行径中粗细不一,有三个狭窄、三个膨大和两个弯曲。三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以外口最窄。尿道结石常易嵌顿在这些狭窄部位。三个膨大分别位于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舟状窝。两个弯曲是凸向下后方的耻骨下弯和凸向上前方的耻骨前弯。

  考点 19

  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边移位。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脱垂。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

  考点 20

  心传导系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正常起搏点)、结间束、房室结区(传导阻滞好发部位)、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