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笔试试题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试题

2024年军队文职专业科目经济学考试内容

四川华图 | 2023-11-29 15:59

收藏

扫码下载完整版

  专业科目-会计考点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国内生产总值

  (一)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目前最能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经济水平的一种指标。

  1.是“市场价值”,取决于物价水平的高低。

  2.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使用的产品。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关键在于是否进入新的生产流程

  3.是本期内生产的,不是销售的。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只计算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能计算过去生产的在这一时期内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4.是流量,不是存量。

  5.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劳务。经济生活中,很多部门出售的都是劳务,比如教育、卫生、旅游、家政服务等部门。

  6.只有进入市场流通活动的产品与劳务才能计入。非市场的生产活动理论上虽然也创造了价值或增加了福利,(比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但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计入 GDP。

  7.是地域概念。

  (二)GDP 指标的缺陷

  1.不包括非市场交易活动,即一部分产品和劳务给漏掉了。例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以及个人私自交易等;

  2.地下经济活动,比如,为了逃避税收而隐瞒其收入的经济活动和被各国法律禁止的具有走私性质的经济活动等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可能计算到 GDP 中去的,而这些活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一国总产出的组成部分。国民收入指标不能说明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和成本。例如,它无法反映人们的闲暇,无法反映污染程度等;

  3.国民收入核算把对市场交易活动都包括进来,并不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例如,赌博盛行,也许 GDP 很高(如拉斯维加斯),但并不说明该地区的人民过得幸福;

  4.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国民收入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例如,由于 GDP 中包含有劳务,两个国家虽然可以拥有相同的 GDP,但一个生产粮食,一个生产歌曲,显然,两国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一样。

  二、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概念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某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二)国内生产净值(NDP)

  NDP=GDP-折旧

  (三)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NI)=工资+净利息+租金+公司税前利润(包括股息、公司所得税和公司未分配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补助

  (四)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PI)=NI-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债务利息+消费者所得利息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三、GDP 折算指数

  GDP 衡量经济中所有市场上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如果从某一年到下一年总支出增加,可能是因为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也可能是因为物品劳务价格上涨,也可能是两者同时发生。为了区分这两种变化,提出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一)名义 GDP

  名义 GDP 是指用当年价格(现期价格)计算出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 GDP 核算中未剔除价格变动即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实际 GDP

  实际 GDP 是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不变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衡量不受价格变化影响的物品劳务总量,即衡量是否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劳务,因而实际 GDP 更有价值。

  (三)GDP 折算指数的计算

  GDP 平减指数=名义 GDP/实际 GDP,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情况。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

  一、货币派生机制

  (一)现代银行制度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占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制度体系。

  (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1)原始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2.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为银行创造派生存款提供了可能

  (2)存款货币和转账结算制度使派生存款成为现实为分析简便起见,拟作如下假设

  ①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所构成

  ②法定准备率为 20%

  ③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其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所组成

  ④银行客户将其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体系

  假设,有一客户将其现金 10 万元存入甲银行,那么甲银行的原始存款增加了 10 万元,现金准备也增加了 10 万元,这一扩张过程为:

  多倍存款的创造过程示意表

  上表表明,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一笔原始存款由整个银行体系运用扩张信用的结果,可产生大于原始存款若干倍的存款货币。扩张的数额,主要决定于两大因素:一是原始存款量的大小;二是法定准备率的高低。原始存款量越多,创造的存款货币量越多;反之,越少。

  法定准备率越高,扩张的数额越小;反之,则越大。用公式表示如下:

  存款总额 D=原始存款 R/法定准备金率 r=原始存款 R×存款乘数 K

  公共科目考点

  第四节 资料分析

  一、常用速算方法回顾

  1. 尾数法:加减法计算中,若选项与材料精确度一致且选项尾数出现不同的情况时,优先计算尾数。

  2. 截位舍相同:加减法计算中,若选项与材料精确度不一致,即粗略计算时,考虑截位舍相同。

  3. 截位直除法:列式之后,通过观察答案选项,若选项首位不同,则对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两位处理,第三位考虑四舍五入;若选项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则对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处理,第四位考虑四舍五入。

  4. 特殊分数法:列式之后,通过观察其中是否存在特殊分数,若存在,则把特殊的百分数转换成分数后再进行计算。

  5. 分数性质:在进行分数比较时,通过观察分子分母的大小关系,分子相对大且分母 相对小的分数值较大。

  6. 直除法:分数比较时,通过观察答案选项或被比较数据,若其差距较大,则在分数 值量级一致的情况下通过直除商首位或首两位来求得结果或进行相应的比较。

  7. 化同法:当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有明显的倍数关系时,将一个数的分子分母同时 乘以一个数,以使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变得差不多然后再利用分数性质进行比较的方法。

  8. 差分法:分数比较时,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均略大于另一个分数,可将分子 分母都大的分数称为“大分数”,分子分母都小的分数为“小分数”。“大分数”和“小分 数”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差可以写成一个新的分数,为“差分数”,用“差分数” 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①若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②若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