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
课题是本课时所讲的题目,一般要写在一页的首行中间,要醒目。
(二)课时安排
要根据教材的分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各课时教学内容的分配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重点难点的合理分布,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也叫教学目的,即说明本课时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一篇教材教学的行动纲领,要写得具体、明确、恰当、适中。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大纲要求,二是教材特点,三是学生水平。只有三者兼顾,教学目标才能定位准确。设计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1.教学目标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整合作用、评价作用。
2.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课标要求
(2)教材特点
(3)学生水平
3.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1)准确
教材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能否达到教材的要求。
(2)具体
设计目标要具体到知识的某一点、能力的某一点。切忌目标设计得大而空。
(3)适度
设计目标要切合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的阶段性。
(4)简洁
目标的表达要准确、简洁,干净利落,以短句为佳。
(5)体现学生主体
不要出现“使学生”“让学生”等表达。
4.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维度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语文知识
一是语文形式知识:字音、汉字、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知识,语法、修辞、文体、文章背景和作家作品知识等。
二是语文内容知识:主要指课文内容涉及的社会、自然等知识。
这两类都是言语信息。
②语文能力
传统:听、说、读、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哪些能力,掌握了哪些方法等,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包括对课文中所写的人、事、物以及所表达观点等的态度(情感)和对课文阅读活动的态度(兴趣)。
5.三维教学目标举例
初中举例:《爱莲说》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的特点;掌握积累文言词句,疏通文章大意,熟读成诵;探究莲花的形象和高洁品质;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语言美;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以“莲”自况、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和洒脱的胸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简称重点)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中关键性、主要性的东西,是教学的重心所在,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教学重点的确立依据有三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内容、教材主旨。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即知识难度与学生水平的差距。
学习难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者已有的知识基础很薄弱。
(2)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
(3)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内容。
3.快速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技巧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确定教学重难点。
(2)根据课题、课后练习题、文中的高频词汇、课文所在单元的整体介绍等确定教学重难点。
(3)参照教学目标。一般可将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为教学重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定为教学难点。
4.教学重难点举例
初中举例:《爱莲说》
教学重点:疏通文章大意,探究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和高洁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莲所传达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语文课常用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
注意:
(1)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2)照应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抓住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并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水平。
(3)贯彻启发式教学精神并教给学生听讲的方法。
(4)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并合理使用电化教育手段。
2.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各科教学中,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广泛应用。
优点:这种方法较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缺点:
(1)谈话法所需的时间长,耗费个人精力多。谈话法是一人对一人的,效率低且费时长,而时间越长则越消耗谈话者个人精力。
(2)对谈话结果难以做出定量分析。特别是在自由回答的项目上,答案多种多样,可比性较差,难以用定量分析手段进行分析。
(3)谈话法容易受学生情绪影响。
(4)谈话法不适用于对那些口语表达能力差的人,即谈话法受到来访者个人口语能力的限制。
注意:
提问要适合学生程度,有启发性,问题的表述方式应通俗易懂,含义明确,便于理解;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在班级教学中,面向全班提问,然后指定个别学生回答;不仅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
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谈话要有计划性,并拟定出谈话提纲。提问的问题要明确,要有启发性,要难易恰当。提问的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回答,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要有明朗的态度。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演示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演示法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形象、直观。
缺点:受演示条件和工具的限制。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确
(2)现象要明显且容易观察
(3)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
4.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优点: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
缺点:用时较长、教师不容易掌控。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
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5.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语言的练习。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二,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6.朗读法
优点:
(1)通过朗读法教学,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课文。
(2)通过朗读法教学,加深记忆,丰富词语,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3)通过朗读法教学,促进理解、表达、鉴赏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
(4)通过朗读法教学,串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动态过程。
注意:
首先,选择适合用来朗读的内容很必要。并不是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歌都需要进行全篇朗读的,有些段落、章节迅速浏览一下即可,有些段落、章节则需要反复品读。
其次,朗读的目标要明确。每一次朗读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要体会语言所传达出的美还是要体会所写景物的画面感抑或是揣摩作者是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总之,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再次,抓住关键词进行反复体会。很多诗歌、散文都有值得细细品味的字词,只要把握住关键的字词,读准关键字词的轻重缓急,整句、整段、整篇所传达出的感情也许都能水到渠成了。
最后,朗读的形式要多样。朗读的形式很多,如齐读、领读、分角色读等。
7.背诵
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地进行,逐渐增加背诵的难度和量,不要在教学开始就给学生较大的背诵压力;同时,在背诵时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背诵要求,并适当进行背诵方法的指导。如教师示范法、游戏背诵法、计时背诵法等。
8.听写
听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传统语言训练方式。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听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和积累字词、句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广泛运用于字词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过去我们的听写教学方法存在着简单机械的现象,这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注意丰富听写内容和形式,让听写也变得有趣。
9.默写
默写法对于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精确记忆非常有帮助。
(六)教具
教具即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教具准备不仅要写在教案中,还要提前检查和试用一下,确保课堂上的成功利用。教具一般有模型、实物、图表、多媒体教具等。
随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带来了语文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
(七)教学过程
即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的安排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一定的规律,要求要安排得恰当合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逻辑规律。
具体来说有如下几步:
1.导入新课
导入的设计要求精巧活泼,精确概括。导入意在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作引子,考生要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等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导入类型有温故知新、开门见山、设置疑问、引起悬念、直观演示等。
2.讲授新课
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如何提问、如何启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等。
3.巩固练习
要求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虑到进行的方式和所需时间。
4.归纳小结
要考虑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以及所需时间等都要有合理的安排。
5.作业安排
要考虑布置哪些内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等。
(八)板书设计
即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板书要求具有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