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四川公务员|202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四川华图 | 2021-06-21 13:51

收藏

四川公务员|202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2020下 2019下 2018下 2017下 2016下 2014下 2013下
公告发布 10月28日 9月16日 11月19日 8月15日 10月25日 8月22日 9月13日
招考人数 1074人 6823人 2542人 4843人 6913人 7445人 6544人
报名时间 10月30-11月5日 9月18-24日 11月21-27日 8月17-22日 3月11-15日 8月23-29日 9月20-27日
准考证打印 11月30-12月4日 11月4-8日 12月18日 9月18日 11月28日 9月22日 10月28日
考试时间 12月6日 11月9-10日 12月23日 9月23日 12月4日 9月27日 11月3日
成绩查询 1月8日 12月14日 1月21日 11月1日 1月10日 11月19日 12月13日
面试时间 暂定1月30-31日 1月9-12日 3月中旬 12月8-11日 3月9-12日 12月11-14日 1月10-13日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阿坝公务员报考条件:

  报考人员须符合报考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报考藏汉双语职位(43017008、43017022)的,需根据职位要求的藏语语种,在进行网络报名前先到指定地点参加藏语口语测试(详见本公告第三条:报名及资格初审),口语测试合格者,方可登录指定网站进行报名。

  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2.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不超过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报考特警职位的年龄不超过25周岁(199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能适应高原气候。

  5.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报考者本人有效毕业证记载学历和专业名称,应分别与拟报职位要求的“学历”“专业”两栏相符)。

  6.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关回避的规定。

  7.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四川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面试和体能测评,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其中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各占笔试总成绩的50%。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同学们都知道,在行测的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是zui大的,而在言语题中,zui重要也是zui难的部分就当是逻辑填空题。这个题型的难点在于两点,第*点为题干中的逻辑,也就是规律不容易被找到,第二点则是选项中的成语比较难以辨认,尤其是有时两个成语都看着似曾相识,却难以区分它们的具体差别。那么今天的这篇文章干货满满,老师就带着大家了解一个在知识储备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辨认考试中的易混成语的实用技巧。

  在汉语中,我们所用的词都是有单个字组成的。区别于英语、法语等重结构的语言,汉语更注重的是语义,所以在理解每一个词的时候,单个汉字的意思尤为重要。那么在真正遇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词语时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词拆解开来,具体理解每个字的含义,然后进行串联,这就叫做词义侧重或者语素差异。

  比如说,“反映”和“反应”两个词,如果拆解开zui大的区别就在于“映”和“应”,从字面来看“映”指的是因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更具备画面感,所以应用语境为“反映本质”“反映真实情况”等,表示从现象看到内在。“应”指的是回答或随声相和,更侧重于给外界刺激进行反馈,所以应用语境为“应激反应”等。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成语。比如“殚精竭虑”和“废寝忘食”,两个词都可以表示认真努力工作或学习,但是通过字的拆解,可以发现一个侧重于的是“精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另一个侧重于的是“寝食”意思是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可以看出努力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的使用。

  【例】科学进步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试错的过程。虽然有时会因科技欠发达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但若就此止步不前,无异于________。填入划横线zui恰当的一项是:

  A. 讳疾忌医 B. 舍本逐末

  C. 一叶障目 D. 因噎废食

  本题答案为D选项。根据提示“怕付出惨痛代价而止步不前”来判断选项。通常情况下,同学们可以优先排除B选项和C选项,B项“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C项“一叶障目”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都与文段无关。接下来对比A项和D项。“讳疾忌医”拆解字来理解字面含义为怕病被查出来而不去看医生,“因噎废食”含义为怕被噎到而不去吃饭,可以看得出来前者已经出现问题了,而后者不做的话就不会出问题,通过文段可以看得出来,是怕出错而不去做,所以从字面看“因噎废食”更合适这个文段。从词典解释来看,“讳疾忌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也是“因噎废食”也符合文段。

  

  判断如何备考》》》

  相信有备考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都知道数量关系中有一种解题的方法叫做代入排除法,但是大家是否真的会用代入排除法解题,那就未知了。相信很多同学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文将从三方面给各位介绍一下代入排除相关的内容。

  什么是代入排除

  顾名思义,代入排除就是将选项代回到题干,如果符合题意,那么此选项就是答案,如果不符合,那么就排除,直到选出正确答案。

  代入排除的使用范围

  代入排除的使用范围,主要有三个方面:

  看题型。在遇到年龄问题、多位数问题、余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时,我们优先考虑使用代入排除的方法。

  看选项。如果选项为一组数,即选项信息充分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代入排除法。

  剩两项。如果能通过一些方法排除掉其中的两项,那么剩余的两项只需要代入一个就能得到答案。

  来看下面的例子学习一下:

  【例1】某高校组织新生军训。已知学生的总人数是能被5 整除的4位数,千位和个位相同,百位和十位相同,已知学生将被分成人数相同且小于150人的35个组,那么每组有多少学生?

  A. 132 B. 143

  C. 145 D. 147

  【分析】通过读题,可以看出是关于多位数的问题,优先考虑使用代入排除法。

  【解析】B。总人数是能被5整除的4位数,则末尾数为0或者5;千位和个位相同,千位不能为0,因此总人数的千位和个位为5,因此每组学生数只能是奇数,排除A选项。根据“总人数=35×每组人数”代入选项验证。

  B项:每组人数为143,总人数=35×143=5005,符合题意;

  C项:每组人数为145,总人数=35×145=5075,不符合百位和十位相同,排除;

  D项:每组人数为147,总人数=35×147=5145,不符合百位和十位相同,排除。

  注:做题时代入B项正确可直接选B项,因为已经满足所有条件。故正确答案为B。

  【例2】在一堆桃子旁边住着5只猴子。深夜,第*只猴子起来偷吃了一个,剩下的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过了一会儿,第二只猴子起来也偷吃了一个,剩下的也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也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第三、第四、第五只猴子也都依次这样做。问那堆桃子zui少有多少个:

  A.4520 B.3842

  C.3121 D.2101

  【分析】题干描述,吃掉一个剩余的分成五份,就是平均分成几份,有剩余1个,可知是余数的问题。

  【解析】根据条件,“第*只猴子起来偷吃了一个,剩下的正好平均分成5份”,则可知桃子总数减1,应可被5整除,观察选项只有C、D符合,排除A、B项;题干要求求出桃子zui少有多少个,则从较小数2101开始代入。2101-1=2100,分成5份且藏起一份后还剩:2100-2100÷5=1680个。然后再被偷吃一个后还剩1679个,并不能被5整除,故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只剩C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

  注意:在这里要提示大家,做题时可能运气比较好,代入一次就能得到答案,但是运气zui不好的情况下,zui多代入三次也能得到答案。因为行测是单选题,代入的三项不是答案,那么剩余没有代入的一项必然是答案。不需要四个选项都代入。

  (3)如何代入?

  在使用代入排除时候我们要学的“聪明”一点,代入时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zui值代入。问zui大,从选项数据zui大的开始代入。问zui小,从选项数据zui小的开始代入。

  简单代入。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先代入好算的数字进行验证,能更快得得到答案。

  相信大家现在对代入排除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有一个原则,我们在使用代入排除的时候一定要先“排除”一波,再进行代入哦,赶紧做题来练习一下吧!

  湖南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引起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也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疫情期间也有不少违法犯罪者漠视法律,做出了一些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更为严重的还构成了犯罪。公务员考试中很有可能结合此次疫情去考一些和疫情相关的罪名,本文,华图教育介绍几个和疫情相关的罪名,望能帮助各位考生。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或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例如:小美已经确诊是新冠病毒感染病人,但是她擅自脱离了隔离,去乘坐了地铁,即使小美zui后没有感染一人,也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小美发烧严重,被医疗机构确定为新馆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后小美拒绝接受隔离,去乘坐了飞机飞往省外,zui终传染给5人,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例如:正值疫情严重之时,小美发现举国上下医用口罩都严重短缺,于是小美生产了大量口罩,但是此口罩并不符合国家标准,无防疫功能,足以引起疫情传染的情况发生,小美就有可能构成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或者小美是一家药店的负责人,明知进货的医用口罩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没有防疫功能,但她却隐瞒重要事实把口罩卖给需要防疫医用口罩的消费者,小美涉嫌构成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但如果在此案中小美并不知销售的口罩不符合标准,就不构成本罪。

  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二)…(三)…(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例如:小美从A省乘坐火车到B省后,在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前提下,隐瞒病情,并且到B省后密切接触不特定人员,在几日后被确诊,但却拒不交代密切接触人员及旅居史,造成8人被确诊感染、100人被隔离观察严重后果,2月9日,涉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四、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例如:小美在A国,疫情期间要乘坐飞机回中国。小美故意吃了退烧药隐瞒了自己发烧4天的事实,在机场的工作人员询问基本情况时也无如实回答,zui终回国之后引起了疫情传播,涉嫌构成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申论如何备考》》》》

近日,由《写真地理》杂志刊发的一篇《熟鸡蛋变成生鸡蛋(熟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论文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质疑。面对质疑,涉事春霖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回应称“不用怀疑,这个课程未来会去中科院授牌”。对此,郑州市成立联合工作组,对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展开全面调查。《写真地理》杂志被停刊整顿。

观点:

观点:这件事情是非常荒谬的,是披着科学的外套故弄玄虚,属于自欺欺人的学术造假犯罪和学术贪污腐败事件。熟蛋返生实验的论文与刊报,不仅侮辱和愚弄了公众的智商,更践踏和亵渎了科学精神和本质。相关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件事情,对这种学术乱象予以严惩。

危害:

1.对于作者来说,损害自身的教学以及科研能力,不利于真正投身教学科研工作中。

2.对于学生来说,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受到错误知识以及价值观影响,容易在成长道路上走向歧途。

3.对于学术圈来说,影响学术圈的教研风气,对认真做教研的教育工作者积极性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4.对于国家来说,如果这种学术乱象继续下去,会对国家教育工作及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创新能力,阻碍创新强国、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

原因:

1.部分教育及科研工作者思想价值观念错误,只注重金钱利益,没有肩负起自身教书育人以及传播科学知识及价值观的责任。

2.相关杂志社规则意识淡薄。未经相关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超业务发表学术论文;违规出让出版并且存在收费行为;没有严格遵守“三审三校”制度严格审核出版内容。

3.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对教育机构的监管不到位。

4.论文审核机制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

5.国家相关法律不健全,缺少违法行为的相关处罚细则,违法成本低。

对策:

1.加强对教育及科研工作者的思想教育,政府、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踏踏实实做学问、做研究,担负起教育者及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2.强化相关杂志社规则意识,严格遵守出版相关规章制度,坚决抵制任何违法犯罪行为。

3.加大市场监管部门监督力度,设立专项监督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可以设立群众举报热线或者官网设立举报专栏,发动群众力量。形成全社会监督制约机制。

4.健全论文审核制度,针对论文数据库可以增强论文查重数据库的改进建设,在发表论文之前可以让业内专业人士进行匿名审核;完善考核机制,让考核机制对教育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起到正向牵引作用。

5.国家应尽快完善现有的学术犯罪相关法律细则,加大惩处力度,加大违法成本,对学术犯罪的行为明确量刑标准,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王羽洁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