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四川公务员|2021年四川公务员职位表

四川华图 | 2021-06-21 13:51

收藏

四川公务员|2021年四川公务员职位表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2020下 2019下 2018下 2017下 2016下 2014下 2013下
公告发布 10月28日 9月16日 11月19日 8月15日 10月25日 8月22日 9月13日
招考人数 1074人 6823人 2542人 4843人 6913人 7445人 6544人
报名时间 10月30-11月5日 9月18-24日 11月21-27日 8月17-22日 3月11-15日 8月23-29日 9月20-27日
准考证打印 11月30-12月4日 11月4-8日 12月18日 9月18日 11月28日 9月22日 10月28日
考试时间 12月6日 11月9-10日 12月23日 9月23日 12月4日 9月27日 11月3日
成绩查询 1月8日 12月14日 1月21日 11月1日 1月10日 11月19日 12月13日
面试时间 暂定1月30-31日 1月9-12日 3月中旬 12月8-11日 3月9-12日 12月11-14日 1月10-13日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四川法检系统招录公务员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报考司法警察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报考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其他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1979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成都公务员招警,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综合管理、警务技术职位(含法医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成绩的40%、30%、30%。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2022国考行测备考刨“根”问“底”系列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2021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时光匆匆,今年的省考让我们觉得有些仓促。不只是对知识储备的一种考查,也是对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但过去的已经过去,与其沉浸在过去的遗憾中不如向前看,看看前面的希望,静下心来准备2022年的国考才是当务之急。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科目题量
科目 常识判断 言语理解与表达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
题量(副省级) 20 40 15 40 20
题量(市地级) 20 40 10 40 20

  2021年国考可以看出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量还是比较大,仍然是学习的一个重点,所以大家还是要多下功夫。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道题目,这道题在以往出现的时候小伙伴往往都会出错。

  【例】未来数年,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以使智能手机、汽车和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增加30%或者更多。在Sila Technologies等创业公司的努力下,这一全新的锂硅电池在技术方面将远超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新型锂硅电池的阳极主要用硅来制造。比起当前用石墨制作的电池阳极,硅阳极可以存储更多电量。在现实应用中,硅阳极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寿命很短。Sila Technologies已开发出一种原型产品,解决了这个问题,即通过将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结合,使产品变得更耐用。

  以上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A.新型锂硅电池将使智能手机等电池的容量大幅增加

  B.新的创业公司总能在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一骑绝尘

  C.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克服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

  D.新的电池技术的运用必将大大降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成本

  这段材料摘自《新型锂-硅电池即将量产 手机电量猛增逾30%》,文章如下:

  未来数年,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以使智能手机、汽车和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增加30%或更多。在Sila Technologies和Angstron Materials等创业公司的努力下,这一全新的锂-硅电池(技术已成熟至接近投产),在技术方面将远超当前的锂离子电池。

  zui近所谓的突破性电池技术通常没有什么意义,但锂-硅电池是真正的技术突破,宝马、英特尔和高通均为这一技术的开发提供了资金。

  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硅材料制造阳极——所有电池的主要元器件之一。与目前采用石墨为材料制成的阳极相比,硅阳极可以存储更多电量,但在实际使用中,硅阳极通常更容易破碎,使用寿命也更短。Sila Technologies已经生产出了原型产品,通过利用硅和石墨纳米微粒延长了阳极使用寿命,解决了硅阳极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这家公司还表示,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其设计能存储的电量要高出20%至40%。数家创业公司在竞相开发zui好的锂-硅电池技术,其中一家是Enovix——获得英特尔和高通投资——称其设计能使电池容量增加50%。

  苹果和三星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之一是Amperex Technology,与Sila存在战略投资合作关系,这可能意味着手机续航时间即将得到大幅延长。未来2年这种新型电池可能被应用在消费类电子设备中,宝马计划2023年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其电动汽车中,使电池容量比当前的锂离子电池多出10%到15%。

  以上为题目来源,根据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围绕新型锂硅电池的优势展开论述。但是真正在做练习的时候学生不容易知道材料的前后文,所以可能会对文段的理解产生偏差,尤其是会被文段中的一些词语或句子迷惑。这个文段在尾句中出现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小伙伴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都认为之后是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全文的重点而误选C选项。其实这句话只是解决硅阳极脆弱、寿命短的对策,只是对锂硅电池中硅阳极的补充说明,不是整个文段的重点,只属于文段的一个分论点。当我们知道了上下文的内容时,整个文段的重点会更明确,更不容易产生理解偏差。

  【解析】第*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以增加智能手机、汽车和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后文明确该新型技术为——全新的锂硅电池,并且通过两方面分析了该技术能增加电池容量的原因,一是硅阳极可以存储更多电量,二是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可以解决硅阳极比较脆弱的问题。文段是“总—分”结构,前两句为主旨句,全文论述的核心话题为“全新的锂硅电池”。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B项:缺少核心话题“锂硅电池”。C项:缺少核心话题“锂硅电池”,且“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为后文解释说明部分,偏离重点。D项:“降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成本”为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A选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和长胖一样都需要日积月累,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学习吧~~~

  

  判断如何备考》》》

  电视剧《余罪》中某教官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考核学员们:

  有一天我抓到了四个嫌疑犯ABCD。

  A说:“是B干的”;

  B说:“是D干的”;

  C说:“不是我干的”;

  D说:“B在说谎”。

  其中只有一个说谎话,凶手是谁?

  不知道考生们注意到没有,这里其实就已经运用到了典型的对错思维,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给考生们带来的真假推理这个知识点。

  真假推理的题型特征说白了就是给出几个论断,有对有错,但不知道每一句话的真假,却知道是有几真几假,再要求我们推断出每个论断的具体真假情况。

  真假推理这一题型虽然不是我们考试中的大热点,但是在我们公务员考试当中是占有一席之位的,也就是真假推理这个知识点也占据了我们考试的分值。那么其解题步骤一般为三步走:找关系—看其余—得结论。

  真假推理问题的解题思路有一步叫找关系,那找关系主要常考的有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今天我们要给考生们带来的知识点,其实就是“找关系”当中的矛盾关系。

  首先看一下,什么是矛盾关系。矛盾是指对于同一种事物,只分为A、B两种情况,且A、B永不相交,那么就说A与B是互为矛盾的。比如“男与女,生与死”。具有矛盾关系的双方必定为“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为真时,另一个命题就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为假时,另一个命题就必真。

  常考的矛盾关系主要有以下6组:

  【例1】寺院里丢失了一袋香火钱,方丈找到甲、乙、丙三个小和尚来询问,三个人逐一陈述。甲说:“我没偷。”乙说:“甲偷了。”丙说:“我没偷。”在一旁的丁了解真相,并发表意见说:“你们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偷了,且只有一个人说对了。”

  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偷了香火钱?

  A. 乙 B. 丙

  C. 都没偷 D. 甲

  【答案】B

  【解题思路】

  第*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甲和乙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人说真话,可知,真话在甲、乙之间产生,丙说:

  “我没偷”为假,真话为:丙偷了。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常见的矛盾关系:①有的S是P与所有S不是P;②有的S不是P与所有S是P;③A与-A。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若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若已知其中一个命题为假,则另一个必为真。

  【例2】在决定孩子上什么课外班的问题上,四位老人发生争执。

  姥姥说:“学习钢琴比较好。”

  姥爷说:“如果学习视唱练耳,那么也应该学习钢琴。”

  奶奶说:“不应该学习钢琴,应该学习视唱练耳。”

  爷爷说:“不应该学习视唱练耳。”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是对的,那么可以推出:

  A. 不学钢琴,学习视唱练耳 B. 既不学钢琴,也不学视唱练耳

  C. 学习钢琴,不学视唱练耳 D. 既学钢琴,又学视唱练耳

  【答案】A

  【解题思路】

  第*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姥姥:学钢琴;

  姥爷:学视唱练耳→学钢琴;

  奶奶:不学钢琴且学视唱练耳;

  爷爷:不学视唱练耳。

  姥爷和奶奶的话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可知姥爷和奶奶的话“必定一真一假”,又根据只有一个人是对的,可知姥姥和爷爷的话一定为假。姥姥的话为假,则:不学钢琴;爷爷的话为假,则:学视唱练耳,进而推出不学钢琴,学视唱练耳。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A→B的矛盾关系为 A且-B

  通过上面两道题目的示范,相信各位考生对于矛盾关系在真假推理里面的运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后期在做题目的时候就能避免一些复杂的假设过程,使得整个真假推理过程会更加简单明了,从而在考场上能从容应对这类题型。zui后我们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再次回顾下今天的知识点:

  江苏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了解历史是申论储备很重要的一部分,华图教育申论热点栏目,将为您每日更新,历史上的今天,考生可持续关注!

  2000年07月03日 福克斯当选墨西哥总统 革命制度党首次败北

  1998年07月03日 克林顿访问中国 随员逾千人

  1988年07月03日 美舰队在海湾同伊朗交火 击落一架伊朗民用客机

  1978年07月03日 南美八国签署《亚马逊合作条约》

  1962年07月03日 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

  1929年07月03日 中共赴苏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次全会

  1924年07月03日 第*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

  1923年07月03日 英国提议国际共管中国

  1914年07月03日 英国麦克马洪同西藏地方政府擅自签订《西姆拉条约》

  1904年07月03日 科学补习所成立

  1898年07月03日 京师大学堂成立

  1844年07月03日 《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申论如何备考》》》》

文章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如果一篇文章立意有所偏离,再好的文采和论证都是浪费。所以范文zui大“范”在立意——确定中心论点。在申论备考过程中,小伙伴zui大困扰也是立意不准,跑题,偏题。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申论范文zui佳立意角度的确定。

第*步,题干“句子”是zui大立意。

就zui新的申论作文命题趋势而言,多以“自命题”作文形式出题,虽然角度可以自选,标题可以自拟,但并不是天马行空,随便胡说一通,一般多以“引述观点”,让学生阐发理解的形式出现。看似自选角度,不拘泥于材料,实则“句子”即是观点,句子就有角度,故直取句子本意,扭住不放。

例1.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划线句子“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如例1 中题干已经限定了我们写作的话题是想象力,写作的重心在想象力的源泉,综合句子内在的含义,迅速可以把握这道题目立意在于写“想象力的来源于科学、艺术、古文化。”像这样的例子,在考试非常常见,“句子”既告诉我们文章的主题,更告诉我们对于主题的立场,特别是正确的观点,我们只要沿着“句子”内在的逻辑,扭住不放,必然事半功倍。

第二步,对应材料是zui大立意的zui好辅助。

虽然写作过程中要把“句子”盯紧,但是有时候既是盯住“句子”,还是很茫然。一方面是我们个人理解能力需要加强,另一方面就是“句子”难度偏大。对于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和做题训练,对于“句子”偏难的情况,也不是无计可施。此时,需要结合“句子”出处的材料,通过思考背景材料含义,确定“句子”立意,把握中心论点。

例2.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划线句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算是一只蚂蚁,也有它的力量”,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例2中“句子”能够迅速锁定的关键词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蚂蚁,力量”。但是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命题人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从句子本身来说很难确定,所以,此时应该结合材料5的内容,辅助理解句子立意,准确把握立意方向。阅读材料5后我们发现,材料讲述了社区业主杨某被当选为业委会委员后,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发挥自身的微弱力量,改善社区环境的事迹。可以确定句子立意在于“不忘为民初心,发挥群众建设基层的力量。”

谜一般的申论文章写作,还有许多共同探讨的未解之谜。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两步把握文章写作的zui大立意”,轻松玩转申论,晋身模范作文,每个人在公考路上都能成功,必然上岸。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