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四川公务员|2021四川公务员公告

四川华图 | 2021-06-15 11:02

收藏

四川公务员|2021四川公务员公告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2020下 2019下 2018下 2017下 2016下 2014下 2013下
公告发布 10月28日 9月16日 11月19日 8月15日 10月25日 8月22日 9月13日
招考人数 1074人 6823人 2542人 4843人 6913人 7445人 6544人
报名时间 10月30-11月5日 9月18-24日 11月21-27日 8月17-22日 3月11-15日 8月23-29日 9月20-27日
准考证打印 11月30-12月4日 11月4-8日 12月18日 9月18日 11月28日 9月22日 10月28日
考试时间 12月6日 11月9-10日 12月23日 9月23日 12月4日 9月27日 11月3日
成绩查询 1月8日 12月14日 1月21日 11月1日 1月10日 11月19日 12月13日
面试时间 暂定1月30-31日 1月9-12日 3月中旬 12月8-11日 3月9-12日 12月11-14日 1月10-13日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四川法检系统招录公务员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报考司法警察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报考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其他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1979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成都公务员招警,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综合管理、警务技术职位(含法医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成绩的40%、30%、30%。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主旨概括题是国考言语必考的一个题型,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备考过程中,好多小伙伴跟图图反映,主旨题做得慢、做得纠结zui后准确率还不高。针对上述主旨题中出现的问题,图图的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一个超级好用的方法——主体排除法。

  一、什么是主体

  在法律学的概念上“主体”是指享有权利的自然人,在哲学的定义里“主体”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人的人。在我们言语题中的“主体”与上述概念均不同,这里的“主体”指的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文段的核心话题。毕竟每一个文段都会有其论述的核心主体。简单来说。我们把它称为文段的“主人公”。它可以是“我国”“地球”“数字出版”“乡村振兴”等话题。

  二、怎么确定主体

  在知道了什么是“主体”之后,那么我们又如何确定文段的“主体”呢?“主体”是文端的核心自然也要从文段的重点句中去寻找。所以“主旨句”中强调的关键词就是文段的主体。这个关键词首先是主旨句的“主语”,其次还是围绕“主语”论述的“内容”。比如“数字化zui终目的是实现商品供应链的优化”在这句话中“主语”是:数字化,内容是:商品供应链的优化。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文段的主体并不唯一。

  但是,如果文段没有主旨句或者考生在做题的时候没有找到文段的主旨句,那怎么确定文段的主体呢?这种情况下,建议考生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文段论述的是谁?如果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么这个“谁”就是文段的主体,当然也可能是“XX”和“XX”的关系,这两个“XX”就是文段的主体。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分析文段出现的高频词,这个高频词就可能是文段的主体。

  三、怎么应用主体

  当确定了文段的主体之后,这个知识点主要是用于排除选项。正确选项的“主体”必然要与文段的“主体”一致,换句话说,“主体”不一致的选项,即可排除。

  接下来咱们以一道为例,应用一下这个方法。

  (2021国考)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城镇化建设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乡村振兴战略

  D.脱贫攻坚

  这是一道主旨题,应该先阅读文段,找到主旨句。文段首句论述我国城乡将长期共存的客观规律,接下来说明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考虑农村的发展,zui后尾句通过“应该”提出农村发展的对策即“振兴乡村”。所以主旨句是zui后一句,在有主旨句的情况下,主体应是主旨句的主语—“振兴乡村”。接下来,分析选项,只有C项与文段主体一致,其他选项主体均不一致,排除A项、B项、D项。因此选择C项。

  四、注意

  本文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主旨概括题,不论是有主旨句还是没有主旨句,不管是文段看得懂,还是看不懂,文段一定会有“主体”,在阅读分析文段的时候,一定要应用上述找主体的方法,弄清主体,在选择选项时,把主体不一致的选项排除,即可搞定主旨。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面授课程】【国考热门系统考情详解】

  【国考介绍】【备考指导】【系统详述】

  

  判断如何备考》》》

  图形推理作为判断推理模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框架是突破它的必备技能之一。在实际的考查中,图形本身变化万千,种类复杂,我们只有对每一类的考法都熟知于心,才能在备考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字类的题目在图形推理中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考题,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图形推理中汉字类的考法。

  一、汉字之结构类。即直接看汉字的上下左右等结构。虽然这是汉字类中zui简单的一种考法,但是我们也应该熟知,不能忽略。

  例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通过观察,可发现每个汉字都有“日”字偏旁,但是选项都符合这个规律,所以通过此规律无法选出。再次看可发现每个字的结构呈现出:左右、上下、左右、上下、左右结构,所以后面应该是上下结构,而只有C项符合要求,所以正确选项为C项。

  二、汉字之样式类。即汉字间可以进行叠加的去异存同、去同存异、相邻求同及整体求同。

  例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通过观察,可发现左侧的第*个字和第二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力”,而到第三个字时“力”没有了,保留下来的是前两个字不同的部分,即叠加的去同存异。因此,把这个规律运用到右侧,符合要求的只有B项,所以正确选项为B项。

  例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通过观察,可发现左侧中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女”,而右侧中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贝”。即考查的是样式类中的整体求同。因此,符合要求的只有D项,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

  三、汉字之数量类。即数汉字的笔画数、封闭区域(面)及部分数。

  例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通过观察可发现它们的笔画数分别为:1、2、3、4。所以后面需要一个5笔画的汉字,而符合要求的只有D项,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

  例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通过观察可发现,左侧的汉字封闭区域数分别为 1、2、3,右侧的分别为 2、3、?。所以后面需要一个封闭区间数为4的汉字,而符合要求的只有B项,所以正确选项为B项。

  四、汉字之拼音类。即跟汉字本身没有任何关系,而看的是汉字的拼音,比如说汉字拼音的个数在依次递增、声母或韵母或声调相同。此类考法相对来说难度系数比较大,但是为了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对于这些不常考的考法也要有所了解,不然真正考到时就是一脸懵的状态。如下面的例题:

  例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通过观察,左侧三个汉字的拼音分别为:qia,qian,qiang,即拼音的个数呈现递增的规律。而右侧的汉字拼音个数为:3,4,所以需要一个为5,而符合要求的只有B项,所以正确选项为B项。

  例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通过观察可发现,题干中的汉字拼音的声调都为三声,而符合要求的只有B项,所以正确选项为B项。

  总而言之,对于图形推理中的任一类题型,我们都是要通过多做题来提升我们对图形本身的敏感度,但前提是要对基本的理论知识框架印在脑子中,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云南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常识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知识点之一,考察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学习起来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公务员考试是当下国家选人用人的形式之一,那么古代是如何选官用人的呢?

  古代选官用人的制度:

  1、世卿世禄制

  商周时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主要和“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以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相传,虽然担任大小官职的人都需要学习国学知识和相关的礼仪制度,但也形成了世代垄断的官职,没有起到选贤任能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后期的选官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

  2、察举制

  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具体的形式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地方和大臣举荐人才。举荐又多数以“举孝廉”为主,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这种选人用人的方式提升了人才选用的质量。成为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将人才按优劣划分为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前期还是以人的能力和家世为主要划分依据,但到了后期,就主要看家世和门第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使得九品中正制又称为了贵族垄断的选官制度,使得选官制度又变成了贵族士大夫的工具。

  4、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zui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科”指的是考试科目,“举”指的是选拔人才。科举制历时1300余年,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考试在古代是实行时间zui长也是选人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的选官用人制度,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君权进一步加强,科举制考察的形式和内容都做了进一步的约束,考试的内容以八股文为主,约束了考生的思想,起不到选贤用能的作用。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以上的四种选官用人制度贯穿了中国古代的各个主要时期,也代表着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每种制度都有兴衰,也各有优缺,这也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主要部分,想要成为现代中国公职人员的一份子,一定要能够通晓古今、以史为镜、取其精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职人员。

  

  申论如何备考》》》》

2020年悄然结束,2021年已然到来,而新一轮的国考考备考大家是不是又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而说到考试科目zui让人头痛的是申论,而说到申论,zui让人头痛之一的就应该是如何去审题了,拿到题目,不知道如何下手,再望着大段大段的材料,头是不是又变大了呢,其实申论审题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这里为了让各位在审题上能够更加清晰,我们这里给大介绍一种方法,帮助大家快速审题~

申论审题三步走,明确是什么,找什么,答什么。

第*步,是什么,指的是在第*时间明确题型,通过题目当中的动宾短语,来判断题目到底属于哪一类,明确了题目类型之后,在大脑当中回忆一下,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到底是什么,例如概括类题目要先删后改,应用文要把握格式内容。先题型,后思路。

第二步 找什么,指的是要明确在资料当中我们要找哪些关键信息,例如作文,我们要从资料当中提取核心论点,一道提出对策类题目,我们要到资料中寻找问题来提出对策,或者找出其中的已有做法。

第三步 答什么,指的是在找到关键信息之后,将信息加工,使之符合题干和作答要求。不同题型要的答案都有区别,提出对策类题目一般要的是对策内容,应用文格式和内容都要写明白,大家要根据题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哦。

看看例题:

“给定资料”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里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表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的题干。第*步:通过指出问题具体表现这些词汇,我们可以判定这道题属于概括归纳题。第二部:找什么呢,我们要找到的就是转型期,青年人心理问心理方面存在的消极负面的事实到底有哪些?第三步:我们把找到的具体表现也要写出来。然后通过删减得到关键信息之后,得到我们的具体答案。那么这个就是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怎么样,根据这么一分类,大家审题的思路是不是清晰很多呢?大家多做题,多总结,虽然国考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别松懈啊~华图在线也给大家准备了丰富的线上课程,赶紧下载华图在线app,一起拼起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