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四川省考|2021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

四川华图 | 2021-06-11 11:42

收藏

四川省考|2021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

  2021年四川公务员分为了上下半年两次,上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已经完毕,恭喜各位已经顺利通过面试进入体检环节的考生,顺利上岸基本“铁板钉钉”。另外无缘上岸的考生朋友也不要灰心,因为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即将展开,根据四川人社局消息,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考计划将在11月举行。下图为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其中,明确有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计划,并且规划在了11月份下方。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2020下 2019下 2018下 2017下 2016下 2014下 2013下
公告发布 10月28日 9月16日 11月19日 8月15日 10月25日 8月22日 9月13日
招考人数 1074人 6823人 2542人 4843人 6913人 7445人 6544人
报名时间 10月30-11月5日 9月18-24日 11月21-27日 8月17-22日 3月11-15日 8月23-29日 9月20-27日
准考证打印 11月30-12月4日 11月4-8日 12月18日 9月18日 11月28日 9月22日 10月28日
考试时间 12月6日 11月9-10日 12月23日 9月23日 12月4日 9月27日 11月3日
成绩查询 1月8日 12月14日 1月21日 11月1日 1月10日 11月19日 12月13日
面试时间 暂定1月30-31日 1月9-12日 3月中旬 12月8-11日 3月9-12日 12月11-14日 1月10-13日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三、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参考2020下半年成都招警公告)

  (一)报考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其中: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特警职位的人员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0年10月30日(报名第*日);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报考者本人有效毕业证记载学历和专业,应与拟报岗位要求的“学历”、“专业”两栏分别相符;

  7.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8.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学历、学位和专业:

  各职位学历、学位和专业要求详见《成都市2020年下半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职位表》(以下简称《职位表》,见附件)。

  (三)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有《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第八条、第九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人员;

  2.在职(含试用期内)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3.现役军人;

  4.2021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在读的非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正在全日制普通高校脱产就读且未毕业的人员不能凭已取得的学历学位报考);

  6.其他原因不适合从事人民警察工作或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人民警察)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四、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综合管理、警务技术职位(含法医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成绩的40%、30%、30%。

  五、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你、我、他、这、此、那”,这些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代词。在汉语中,代词既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事物,同时还可以体现出语言的精简原则,因此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代词的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在备战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言语科目时,代词同样也是重要的解题技巧。

  在不同的题型中,代词的功能和用法也不尽相同,在国考中,代词这一考点更多用在以下两个题型中:主旨概括和语句排序。

  在主旨概括这一题型中,要特别注意出现在文段结尾的代词,出现在文段尾句的代词一般可以指代前文的总体内容,这样的代词被称作是宏观指代词,宏观指代词一般会引导文段的总句,根据总句的内容可以得出文段的主旨。比如这道题目: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B.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C.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这道题目选择A选项。在文段的尾句中出现了指代词“这”,宏观指代前文,因此文段的尾句是文段的总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针对文段尾句进行替换,选择A选项,而B、C、D选项对应的都是前文的分句,概括不了整个文段,因此排除B、C、D选项,选择A选项。这属于指代词在主旨概括类题目中的常见用法。

  另外一个经常考查代词的题型是语句排序,代词的一大特点是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一般需要往前找,因此在排序类的题目中,要重点注意以下两点:指代不明的指代词不能放在文段的首句;前后两句话如果指代一致的话可以进行绑定。比如下面这道题目:

  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草原上大量的事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

  ②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③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历史的发展

  ④世界上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

  ⑤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流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

  ⑥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⑥⑤③④②

  C.④②⑥①⑤③ D.④①⑥⑤②③

  这道题目选择C选项,首先观察首句,①句中的“这些帝国”如果作为首句会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因此排除A、B选项,继续观察C、D选项,首句④中提到了关键词“游牧民族”,②句中提到了“这些民族”,正好指代的是④句中的“游牧民族”,因此根据代词指代一致的原则绑定④和②两句,锁定C选项。这道题目就利用了上文提到的两个技巧:1.指代不明的代词不能放在首句;2.前后指代一致的句子进行绑定。

  因此,在作答主旨概括类题目的时候,要重点注意文段结尾出现的宏观指代词;在作答语句排序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指代不明的代词不能放在首句以及前后指代一致的句子可以进行绑定。希望这些技巧能够让各位小伙伴在答题的时候少一些纠结,也祝愿各位在国考笔试中取得好成绩!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面授课程】【国考热门系统考情详解】

  【国考介绍】【备考指导】【系统详述】

  

  判断如何备考》》》

  国考逻辑判断和京考演绎推理这类题型中的归纳推理题型几乎是每年都会出现在试卷中的题型,但很多小伙伴在备考时对这类题型有一定的误解,存在一些备考误区。此篇文章会对归纳推理题型的其中一个考点——比较类考点进行提示和讲解。

  比较类考点的考法是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比较,但选项中却出现了一个比较级的结论。例如以下例题:

  【例】美国科学家发现,雄性非洲慈鲷鱼能通过观察其他雄性成员在抢占地盘争斗中的表现而评估对手的实力,在加入争斗时总是挑战那些zui弱的对手。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鱼类具有这种推理能力。

  由此,可以推知( )。

  A.雄性非洲慈鲷鱼逻辑能力比雌性强

  B.雄性非洲慈鲷鱼具有人类的某些理性认识特点

  C.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鱼能够占有较大的地盘

  D.人类是逻辑推理能力zui强的高等动物

  第*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只提到“雄性非洲慈鲷鱼有推理能力”,未提及它与雌性能力的比较,排除;

  B项:雄性非洲慈鲷鱼有推理能力,推理能力属于人类的一种理性认知,即有人类的某些理性认识的特点,可以推出;

  C项:题干中并未提及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鱼能够占有较大的地盘,无由猜测,排除;

  D项:题干中并未提及人类是逻辑推理能力zui强的高等动物,夸大事实,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以上这道题目,题干中只提到了雄性非洲慈鲷鱼具有推理能力,但题干中并未提及雌性非洲慈鲷鱼是否有推理能力和雌性非洲慈鲷鱼推理能力强不强,所以选项A中提到的雄性非洲慈鲷鱼推理能力比雌性非洲慈鲷鱼强这样的比较级结论便无法得出。

  所以作者在这里提醒广大备考的小伙伴们,因为这种比较类的选项一般来说比较隐晦,所以乍一看容易觉得说得好像有点道理,但经不起仔细推敲,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归纳推理题型时一定注意选项中比较类的说法。

  华图教育

  

  常识如何备考》》》

  了解历史是申论储备很重要的一部分,华图教育申论热点栏目,将为您每日更新,历史上的今天,考生可持续关注!

  2002年06月16日 北京一非法网吧“蓝极速网络”发生火灾 造成24人死亡

  1998年06月16日 全球首次网上现场直播孕妇分娩

  1998年06月16日 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辛业江受贿被判刑

  1994年06月16日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发表

  1992年06月1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1988年06月16日 国务院要求各地清理楼堂馆所建设项目

  1982年06月16日 我国首批博士产生

  1977年06月16日 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去世

  1968年06月16日 居民棉布定量减少

  1966年06月16日 毛泽东对“三五计划”提出意见

  1964年06月16日 77国集团成立

  1962年06月16日 彭德怀上万言书申冤

  1961年06月16日 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努里耶夫“叛逃”西方

  1958年06月16日 纳吉被处决

  1949年06月16日 《光明日报》创刊

  1944年06月16日 中共中央拟向华南发展

  1935年06月16日 中共中央与张国焘意见不一

  1933年06月16日 罗斯福签署美国国家经济复兴法案

  1932年06月16日 洛桑会议决定停止德国赔款

  1924年06月16日 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

  1922年06月16日 陈炯明炮击孙中山

  1921年06月16日 胡适提出“打孔店”

  1919年06月16日 全国学联成立

  1903年06月16日 亨利·福特成立汽车公司

  1888年06月16日 《国际歌》诞生

  1842年06月16日 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649年06月16日 唐太宗病逝

  

  申论如何备考》》》》

综合分析题是申论考试能力测查题型之一,就广东省而言主要考察要素明确类分析题。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注意从题型来切入训练,不同题型有不同解题方法从而能更快速把综合分析题搞定。从大纲能力出发,综合分析题更多的是考察考生在资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内容表达精炼基础之上是否具备多角度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广东省这部分能力考察而言需要体现在形式上的分析,即“总分结构”,这是综合分析题的关键。因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给各位考生提出备考建议:

审题是基础

广东省综合分析题有要素明确类和不明确之分,不同类型题目有不同破题思路。 以要素明确类为例:

【2013广东省(乡镇)】

问题:请根据材料2,分析指出南山镇农技站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困难。(本题30分)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篇幅不超过200字。(30分)

解析信息:题为要素明确类综合分析题,行为是“分析”,对象是“困难”,结合要求中“分析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将题目简化表述为:分析所产生的问题并把它清晰全面表达出来。因此作答此题一是要去材料提炼要点并进行思维分析,第二就是要以分析形式来指出作答。

答案整合

广东省综合分析题zui关键是答案布局,多数考生点能找到但由于答案布局不到位导致失分情况严重,这就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结合概括题思维,将分析过的材料信息以精炼式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写出概括性主旨“词”、“字”、“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关键信息:

【例】:【2013广东省(县级以上)】

材料要点:

 
 
   

提炼要点一和提炼要点八均属于信任问题

完善答案

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把这个要点答全,即考虑“总分形式”中的“分”如何完善:

就刚才2013年广东县级的例子,整合要点一与要点八之后,发现关键词信任、信心,往困难方向描述加上负向性修饰词为:信任不足。由于两个提炼要点的主体呈现不同,则可从主体方面分别展开描述,合并同类之后整合zui终答案的一个要点为:信任不足。来自老百姓对农技人员的不信任,以及政府对整个农业的不信任。

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一般展开作答的技巧:

一是能抄则“抄”,材料本来就很清晰且概括性极强的呈现出“分”的内容,直接摘抄即可,但切忌一字不差,大句大句的抄。

二是一般可从主体(政府、企业、社会、个人或特定主体)、行为、财务、思想意识等几个维度去合并梳理。

综上,要做好广东省综合分析题,关键是先要审好题,用好材料,做好题海的准备,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迈出大而踏实稳健的一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