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南|岗位分析|报名时间
四川公务员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分为上下半年进行,2021上半年四川省考基本已经结束,下半年的公务员考试也很快会跟大家见面。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公务员报考指南相关内容,更多有关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四川省考时间,四川公务员报考等内容请关注四川华图教育。
(一)四川公务员考试历年时间安排
年份 | 省考招聘 | 公告发布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上半年 | 公告原文 | 2月22日 | 2月4-3月2 | 3月27日 |
2020下半年 | 公告原文 | 10月28日 | 10月30-11月5 | 12月6日 |
2020上半年 | 公告原文 | 6月8日 | 6月11-17日 | 7月25日 |
2019下半年 | 公告原文 | 9月16日 | 09月18日-24日 | 11月9-10日 |
2019上半年 | 公告原文 | 3月20日 | 03月21日-27日 | 4月20日 |
2018下半年 | 公告原文 | 11月19日 | 11月21-27日 | 12月23日 |
2018上半年 | 公告原文 | 3月21日 | 3月22-28日 | 4月21日 |
(二)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及招考对象
招考对象:
面向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
定向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考的职位,除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外,以下两类人员也可报考:一是国家统一招生的2019、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二是2021年1月1日至7月31日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3.年龄条件:年龄在18—35周岁(1985年2月24日—2003年2月24日期间出生),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即1980年2月24日以后出生)。年龄计算时间截止到2021年2月24日(报名第*日);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备考资料
提出对策题对于大多考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也往往是zui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题型。在大多数的省考中提出对策往往不会提上关键点考察题型,熟悉省考的考生们也许不难发现,在的申论考试中出现了提出对策身影,甚至整个省考从头到尾都是围绕对策展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现在提出对策的重要性已经重新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为什么呢?这与申论大纲的改动不无关系,细心的同学发现,申论大纲要求考生能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就为省考考试的命题明确了方向,所以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提醒大家,今年仍然大概率的会出提出对策题,关键点考察寻找对策能力。
那么,提出对策题该怎么学习呢?它不像归纳概括那样只需简单罗列,没有综合分析的逻辑思维,也没有贯彻执行的千变万化的格式要求,它有的仅仅是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多了一些分析、一些自创。提出对策能力是公务员自身的基础能力,是国家对一名合格公务员的前提要求。而这样的能力归纳概括经验教训需要它、综合分析总结落实需要它、贯彻执行具体做法需要它、申发论述论证需要它!那么想要学好提出对策需要以下几点:
一、掌握关键词 轻松找对策
关键词是分析申论材料的核心方法之一。在申论的千字材料中其实大多数的内容是可以剔除掉的,留下我们需要的内容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多,常规型的申论材料组成主要就是围绕着主题谈现状、原因、影响、对策,每一个部分也都有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那么对策的关键有哪些呢?
有后对策的关键词:应、应该、实施、建议、措施、举措……
有表示对策的动词:完善、建立、推进……
除此之外,领导的观点、表示对策的结论性语言、专家学者的建议、政策文件等等。
看似简单的作答技巧实则需要各位考生大量的练习,当能够将这些关键词作为分析材料的常态之时,才能够说明这些技巧已经掌握。
二、分析需深入 间接推对策
申论材料中直接给出的对策对于大多数勤于练习的考生来说其实并不难寻找。但是即使是把所有直接对策都找到也并不意味着要点齐全,因为还有一些隐藏性的内容需要我们分析,而这一部分是考生的难点、关键点。如何把要点踩全?这就需要考生们还要关注材料中的问题、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针对问题推对策。这是zui常见的间接提对策情况之一。所谓针对问题提对策简单来说就是正话反说。如有一问题:当前法律法规健全。那么对策就可以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原因推对策。跟问题一样,都是正话反说。其实我们常说问题的原因,本质上其实也是问题,各位考生可以把原因理解为问题之前的问题,而影响为问题之后的问题。
针对经验推对策。经验就是成功的做法,如果想让我们通过经验推对策,那么材料一定会给出相应的案例,各位考生首要任务是把相关案例的做法寻找出来,然后按照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推出对策。
针对教训推对策。教训就是失败的做法。同样是案例材料,做法确实错误的,那么我要吸取教训,所以做法是反过来说。如日本曾出现环保错位,即为发展经济,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对于我国来说就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发展经济。
三、对策没找够 自创帮你凑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字数不够、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可以在合情合理符合材料的情况下自创一些对策。自创对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
思想方面: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培训等
管理手段:行政、监督、绩效考核、奖惩、财税等
制度层面:长效机制、规则制度、法律法规等
技术层面:利用技术、设施
四、逻辑少不了 作答需思考
在去年省考申论中,提出对策相对新颖,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更多需要考生从材料概括总结出对策,而是根据材料描述的核心问题自创对策。但如果仅是自创对策,那么这道题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问法中非常明确了“工作思路”,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要点不能简单地罗列,而是根据一定的逻辑将要点合理的呈现出来,常见的逻辑是“事前准备”、“事中实施”、“事后总结”。
提对策题看似简单、单独考察频率不高,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需要各位考生能够认真学习。任何题型学习完理论过后并不等同于掌握,还需要各位考生大量做题掌握技巧,才能在考试的过程快速找出要点,建议各位考生应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切勿盲目学习,否则会影响学习效率,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