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
四川公务员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分为上下半年进行,2021上半年四川省考基本已经结束,下半年的公务员考试也很快会跟大家见面。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省公务员考试相关内容,更多有关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四川省考时间,四川公务员报考等内容请关注四川华图教育。
(一)四川公务员考试历年时间安排
年份 | 省考招聘 | 公告发布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上半年 | 公告原文 | 2月22日 | 2月4-3月2 | 3月27日 |
2020下半年 | 公告原文 | 10月28日 | 10月30-11月5 | 12月6日 |
2020上半年 | 公告原文 | 6月8日 | 6月11-17日 | 7月25日 |
2019下半年 | 公告原文 | 9月16日 | 09月18日-24日 | 11月9-10日 |
2019上半年 | 公告原文 | 3月20日 | 03月21日-27日 | 4月20日 |
2018下半年 | 公告原文 | 11月19日 | 11月21-27日 | 12月23日 |
2018上半年 | 公告原文 | 3月21日 | 3月22-28日 | 4月21日 |
(二)四川公务员报考条件及招考对象
招考对象:
面向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
定向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考的职位,除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外,以下两类人员也可报考:一是国家统一招生的2019、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二是2021年1月1日至7月31日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3.年龄条件:年龄在18—35周岁(1985年2月24日—2003年2月24日期间出生),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即1980年2月24日以后出生)。年龄计算时间截止到2021年2月24日(报名第*日);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回避的规定;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备考资料
在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文章写作向来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题目,也成为了很多考生晋级路上的拦路虎。在传统作文论证中,举例子是各位考生常用论证方式之一。此方法虽然基本、常见,但在使用中考生们依旧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举例书写字数太少,往往只有十几个字,无法支撑一篇长文章的论证;多个例子论述时案例之间的衔接过渡不够流畅;举例论证与论述主题之间缺少分析过程,导致案例与文章论述脱节等。今天,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就来具体讲解一下案例该如何应用于作文论证中。
一、理思路:如何展开论述一个案例
在案例详写时,我们所选取的例子一般不用太多,一到两个即可,但要足够典型,zui好有完整的前因后果,且案例要耳熟能详。当然在这里需要各位考生注意的是,如果你选择的例子是古代人物事迹,且流传度非常之广,我们也不建议做过多展开描述。如“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在试卷中过度展开,完整还原整个故事,就显得没有必要了,有凑字数之嫌。
接下来,在案例论述时,为了能让案例与上下文衔接在一起,我们往往在案例论述之前,需要进行一个简短的过渡分析,核心来说就是对论证的主题词或分论点的核心词汇进行一个解释、评价等,可以通过名言警句的引用,原因影响的分析,将要论证的词汇与后面的例子联系在一起。此外,在整个案例描述结束后,我们也可以再用一到两句话对案例进行评价、分析,点明现象反映出的本质,对整个论述进行一个总结。
zui后,展开一个案例论述,就需要说明整个案例的前因后果,对案例有一个详细的介绍。这里我们可以采用“谁+在什么情况下+做过什么+zui后的结果+大家的评价+带来的影响”这样的思路,将整个例子扩充完整。至于案例的积累,我们平时可以依托一些专业媒体、纪录片、颁奖礼等进行积累。
二、举例子:通过热点人物写一段分论点
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我们选取一位热点人物——黄文秀,将她的生平事迹与我们申论作文结合,一起来看看如何完成一个典型案例的论证。
提到黄文秀,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总书记对她的评价:
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外,黄文秀荣获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奖。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组委会也对她做出了评价:“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zui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zui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在有了上述积累后,我们就可以用她的人物事迹去论述我们的作文。例如,如果我们要强调一个基层干部的担当意识,就可以如下去写:
首先,先用名言、影响等过渡解释分析一下“担当”这个词。
如:古语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是基层干部的底色,是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是牢固树立的“民为本”思想,以国之发展、民之福祉为己任。
其次,在引出“担当”一词后,我们就可以对黄文秀的相关生平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第*书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在脱贫攻坚第*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
再次,我们需要将黄文秀的生平与我们要论述的“担当”一词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用专业观点做出评价,进行结尾。
如:在黄文秀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基层干部以身许国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成为了黄文秀毕生的追求。正如《感动中国》写给黄文秀的颁奖词一样,“百色的大山,你是zui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黄文秀用基层干部之担当成就了这个时代zui美的韶华。
zui后整段论述写完,一个完整的分论点段就能够有理有据的说清楚了。
担难事,就是以担当不负时代韶华。古语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是基层干部的底色,是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是牢固树立的“民为本”思想,以国之发展、民之福祉为己任。第*书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在脱贫攻坚第*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在黄文秀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基层干部以身许国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成为了黄文秀毕生的追求。正如《感动中国》写给黄文秀的颁奖词一样,“百色的大山,你是zui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黄文秀用基层干部之担当成就了这个时代zui美的韶华。
通过对详写案例方法的学习,我们可以先由模仿入手,一方面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案例,另一方面多看一些评论型的文章,从模仿开始进而改善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打通自己作文的任督二脉,勤加练习,文章写作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