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说明了( )。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2.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3.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冬天上课,某学生极怕冷不想起床,又怕受到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5.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
A.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B.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6.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
A.教材就是教科书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教材就是课程 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7.有些学生在考试时,由于紧张,之前已经保存的知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心理学中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是(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
8.根据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属于( )。
A.自然学科 B.社会学科
C.应用学科 D.交叉学科
9.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一般动机
10.现代学制最早产生于( )。
A.中国 B.美洲
C.欧洲 D.前苏联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代表性试验为“单卵孪生儿爬楼梯试验(即双生子爬楼梯试验)”。他认为,人的发展受基因决定的特定的顺序支配,完成了一定顺序后机体达到成熟,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故本题选B。
2.B
【解析】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故本题选B。
3.C
【解析】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题干中,关键期对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故本题选C。
4.B
【解析】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标。题干中“既怕……又怕……”体现的是双避冲突。故本题选B。
5.C
【解析】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审美活动的起点)、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验美和创造美(创造美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故本题选C。
6.B
【解析】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品,所以A选项错误。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所以C选项错误。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影视、光盘等)。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所以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
7.C
【解析】遗忘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其中,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故本题选C。
8.D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故本题选D。
9.C
【解析】奥苏泊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和自尊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获得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它们都属于外部动机。故本题选C。
10.C
【解析】现代学制起源于欧洲。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