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笔试试题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试题

2024年军队文职新闻学考前冲刺

四川华图 | 2023-11-29 16:02

收藏

扫码下载完整版

  专业科目-新闻学考点

  第二篇 新闻理论

  考点一 新闻与新闻活动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是报告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是 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是媒体报道的有关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消息——新 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

  1.新闻的要素—5W+1H 要素:①人物②时间③地点④事件⑤原因⑥过程

  2.新闻的基本特点:①真实性②及时性③公开性

  3.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二、新闻活动

  1. 现代新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采集(采访);写作;编辑;传播;出版;发行

  电报;通讯;无线电传音;无线电传真;电视转播;现场报道;社会网络直播

  2.新闻活动的渠道:①亲身传播②大众传播③群体传播

  三、新闻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与特点

  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一种表征与陈述,凡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消息、指令、代码、数据、信号、符号等,都是信息。

  ①信息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②信息能够向人们报知尚未知晓的事理;

  ③信息能够预示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向;

  ④信息能够指导人们根据信息反映报知的情况和预示的趋向,调整决策、调节言论行动,以适应变化的社会。

  四、新闻与舆论

  1.新闻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

  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4.新闻可以反映、表达、影响和引导舆论

  5.认识新闻的舆论属性,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6.认识新闻的舆论属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考点二 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

  一、新闻价值要素(5个)

  1.新鲜性;2.重要性;3.接近性;4.显著性;5趣味性

  二、宣传价值要素(4个)

  1.典型性;2.普遍性;3.针对性;4.时宜性

  三、新闻选择的标准

  1.符合媒体受众需要。

  2.符合新闻市场取向(指一定时期内新闻传播适应社会与公众需要的一种方向和趋势,与这一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群众生活的总体趋势相联系,与这一时期人们的主流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相联系)。

  3.符合记者经验积累。

  4.符合社会控制要求(社会对某一事物所形成的制约和限制)。

  四、新闻选择的程序

  (1)宏观确定:①制度确定,也称社会性确定②媒体确定

  (2)微观确定:①采写环节内容确定(记者):发现事实—评价事实—写作新闻;②编辑环节内容确定(编辑):发现稿件—评价新闻价值—做出最后决断。

  考点三

  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发展

  1.周刊与日报的产生和发展

  16世纪—18世纪,报纸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手抄新闻出现和盛行—(意大利威尼斯)。

  ②新闻书出现—(发行周期长,有刊名,印刷商出版)。

  ③周刊、日报的蓬勃兴盛—《德国观察周刊》(第一份周刊);《每日新闻》(英国第一份日报)。

  2.广播的产生和发展

  ①1906年,马萨诸塞州,范斯顿,实验性广播,诞生。

  ②1920年,底特律8MK 实验电台广播,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最早的广播新闻。

  ③1923年,美记奥斯汀在上海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④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3.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①1930年,有声电视图像及传送试验成功。

  ②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

  ③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试制彩色电视成功。

  ④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⑤1958年,我国成立北京电视台,后改名中央电视台,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4.网络媒体的发展

  ①早期网媒报道的时限性。

  ②网媒对报道时限性的突破。

  ③知名网媒的成立。

  二、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的三种所有制形式:

  1.私营媒介;

  2.公营媒介(BBC);

  3.国营媒介。

  2.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多种传播工具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各有特点,无法相互取代。

  ①报纸:刊登新闻为主,面向大众,定期连续发行,印刷品;

  ②广播: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③电视: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④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数据的综合信息发布平台。

  公共科目考点

  第一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

  考点 1 概括类题

  一、判别标志

  主要、主旨、主题、核心、中心、概括、强调、表明、复述、意在、想等。

  二、解题切入点:

  (一)关联词语

关系 标志词

递进关系(重点在后)

不但……而且……、更、甚至、更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 心的是等

转折关系(重点在后)

然而(而)、不过、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

因果关系(重点在后)

所以、故而、因此、可见、总而言之、导致、造成、致使、 使得、使等

必要条件

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必须、需、亟需、亟待

并列关系

同时、也、又、有的……有的……

  (二)行文脉络

总—分—总结构

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

②提出观点—论证观点—重申观点(重点)

总—分结构

提出观点(重点)—论证观点(分析原因、举例证明、正反 论证、援引论证)

分—总结构

①列举现象—提出观点(重点)。

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点)

分—总—分结构

背景铺陈、原因阐释、引用观点—提出观点、对策(重点) —反面论证、分析原因、举例论证。

分—分结构

并列加和或综合概括。

  考点 2 细节类题

  一、判别标志

  下列说法中正确/不正确/错误/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根据上文可以/不能得出。

  二、重要考点

偷换范围

易扩大——所有、都、全部;易缩小——没有、无、唯一

偷换程度

不确定——几乎、也许;确定——绝对、总是

偷换对象

省略对象修饰语;更换对象

偷换逻辑

偷换并列关系;必要、充分条件混淆;颠倒因果或强加因果;肯否矛盾

偷换时态

过去时——已、曾经;进行时——现在、着;将来时——将、要

无中生有

无关选项

  三、题目变型

  1.查找原因:原因——因为、由于;结论——因此、所以。

  2.查找其他:目的——为了、以;作用——能够、用来;途径——通过、依靠。

  考点 3 连贯类题

题型

提问方式 解题思路

语句衔接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句子是

1.首选形式——关联词语/句式一致

2.兼顾内容——话题一致/前后呼应

下文推断

作为文章的引言,该文章最有可能谈的是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 介绍的是

1.结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

2.主题一致 内容连贯

3.排除前文出现过的内容

语句排序

将下列句子按语序先后排 列的最连贯的一项是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 语序正确的是

1.从选项入手——确定首句——多数留存/发语结

2.回原文分析——内容连贯——关联词语/时间顺

序/空间顺序/话题衔接

3.【发语结语】发语词汇:援引观点、背景铺垫、

设问等。

非发语词:反面论证(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

没有等);补充类表述(当然、也、又等);指代

类表述(这、此等)。

4.结论类表述/结语词(因此、所以、于是、因而、

总之、可见、 最终、终于、综上所述等)

  考点 4 逻辑填空类

  一、判别标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二、做题技巧

  ①感情色彩②语意轻重③表达风格④搭配范围⑤语素差异⑥关联词语⑦语境信息

  三、常见成语辨析

  第一组:

  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

  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不一而足:形容同类的事情很多,不可尽举。

  第二组:

  循规蹈矩: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

  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按部就班: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按图索骥: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