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考公告已出!报名时间为10月25-11月3日,考试时间为12月4日,全国共招录3.71万人,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相关信息如下。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
查询资格审查: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5日18:00
查询报名序号:2022年11月7日8:00
报名确认缴费:2022年11月10日0:00至11月15日24:00
网上打印准考证:2022年11月29日0:00至12月4日15:00
考试时间:2022年12月4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12月4日下午14:00—17:00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3日下午14:00—16:00
二、笔试
1.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2.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4日上午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12月4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3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城市设置考点。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为减少跨省流动、利于顺利参考,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须将考点选择为本人工作地或者学习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携带准考证和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等参加考试。
3.成绩查询。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各类职位笔试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
报考者可于2023年1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其他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三、国家公务员报考职位分析
本次国家公务员招录岗位中有2.5万个应届高校毕业生,2.8万个基层岗位,3000余个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录岗位。
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从历年岗位数据、学历报考条件、基层岗位条件、全国招录数量、四川岗位数量等维度整理分析了本次国考岗位大数据,详细内容可查询【2023年国考大数据】。
四、国家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1.与形象相比,声音更是一种让人甚感扑朔迷离的东西。记得几年前一次上课,我突然感觉好像被自己营造的诗意场景带入了云端。那一瞬间,我忘掉了自己,教室里的同学似乎也变得>________>。华光普照的水光潋滟之间,似乎只有声音的涟漪在教室上空>________>,其他一切不见。这是一种袅袅上升的声音,是一种与一切物质现象相剥离的明朗或华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置 飘扬
B.空幻 飘舞
C.虚无 飘荡
D.虚幻 缥缈
2.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航船行进在“新常态”这片新海域上。尽管有风浪、有礁石,但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世人( )的答卷,呈现出增长平稳、改革深入、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A.瞩目
B.注目
C.炫目
D.侧目
3.>法律的制定有一个严格的程序,理论上也是民意的显示,不能在一时情况下因为民意就改,这会破坏法律的_______性,如果开了口子以后大家_______,那就连法律都不要了。
A.连贯 一哄而起
B.严肃 一如既往
C.客观 众口一辞
D.公正 一唱百和
4.
这条商业街位于繁华的市中心,开张以来,生意一直很好,人流如潮, 。
上面划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A.车水马龙
B.纷至沓来
C.络绎不绝
D.接踵而来
5.
一言以蔽之,大自然是生长于斯者的家园,攫取者、破坏者可以一时逃离,但生长于斯的人无处可逃。敬畏自然,___________是要敬畏生命,敬畏人民。真正懂得了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的行为才不会__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首当其冲 为所欲为
B.不言而喻 执迷不悟
C.归根到底 肆无忌惮
D.极而言之 一往无前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先看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示不真实的词,“虚无“合适;再看第二空,”飘荡“指在水上浮动,与前卫的”涟漪“正好呼应,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先看第一空,“虚置“是没有真实设置,与”同学们“不搭,排除>A>;再看第二空,>B>项”飘舞“指指随风舞动,文中”声音的涟漪“并无”舞动“之意,故排除>B>;>D>项”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一般指心中想要而现实中不可得到的东西,一般作定语,在此处不符,故排除>D>。
2.答案: A
解析: 固定搭配,世人瞩目,谈的是中国经济的影响。
3.答案: A
解析: >第一空语境中提示词“程序”和“不能在一时情况下因为民意就改”,说明第一空是要填入有一定程序步骤,不能随意修改的,只能是有连贯性才能符合语境。从第二空,如果开了口子,即意味有了先例,大家就会跟风学样,即一哄而起。故选A。
4.答案: C
解析:
“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语境中,空格与前面的“人流如潮”构成并列关系,需强调的是顾客往返之多,A、B、D项无法与“人流”搭配。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
第一空,“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非最重要的,与文意衔接不上,排除A。第二空,根据前文,此处应填含贬义的词,“一往无前”指不怕困难,奋勇前进,是褒义词,所以排除D;“执迷不悟”的是人,而不是“行为”,搭配不当,所以排除B。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