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国考报名人数分析_如何看2022国考报名人数统计

四川华图 | 2021-10-25 13:41

收藏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于10月24日截止,根据华图教育数据统计,2022年国家公务员报名人数已经突破202万,过审人数达183万,全国各地区报名人数统计如下图。

 

  此外,华图教育要温馨提醒大家,已经报名的考生要及时跟进审核的结果,审核通过的考生就要认真准备一个月之后的考试了。小伙伴们要心无旁骛,专心备考,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可能改变你后半生命运的考试。

【招考简章】2022国考招考简章
【考试大纲】2022国考笔试大纲下载
【历年试题】国家公务员历年笔试题
【分数线】国家公务员历年笔试分数线

  完成报名的考生再来回顾一下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吧!

  1.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2.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1年11月28日上午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1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1年11月27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个别较大城市设置考点。报考者应当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参加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自治区首府。

国考密卷

  2022国考笔试于2021年12月4日举行,备考时间进入倒计时,大家复习的如何,四川华图教育为大家整理了一部分国考申论材料,供大家积累学习。

社区治理是打造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享、共治的基础条件,社区治理是实现社会发展长效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关键要义,社区治理是提升群众认同感、幸福感、满意度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已无法跟上脚步,工作量大、效果不佳,究其根本政府未能创新治理思路,没有把群众组织起来推进社会建设。因此,只有政府和群众携手共事,才能成就治理有效、群众满意的基层社区治理。

科学的基层社区治理,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精细管理。党和政府始终人民的事放在重要的位置,落实十九大要打造攻坚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理念。曾经,N区面对人员流动大、新老市民融合难、社区治理环境脏乱差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仍表现疲软,难有成效,甚至出现管的越多,意见越大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根源在于政府缺乏准确定位/社会管理中错位,无法整合资源解决群众“切肤之痛”。反观当下,N区政府依托十九大报告中的社会治理格局理念,成立公益事业基金会,以社会捐赠为主体,居民出资,整合社会资源,持续推进公益活动和项目的落地,促进政府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因此,只有政府准确定位,创新治理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zui后一公里”。

科学的基层社区治理,需要自下而上的广泛参与。群众是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需要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强调党领导下的群众广泛参与,枫桥镇建立调解组织,依靠群众调解基层事务,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理念贯彻到底,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此外,在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居民自觉遵守“不聚集、少出门”的号召,这一举动看似稀疏平常,但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抗疫之路仍任重而道远,居民们心手相连共筑抗疫围墙。因此,只有群众参与自治,政府注重群众主体,才能形成有效的社区治理格局。

总而言之只有将推进科技治理、加强多元共治进行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落实好社区治理,从而推进国家基层治理的持续发展。当前,社区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社区情况也愈加复杂多样,只有坚持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构建和谐新社区,才能让广大居民尽享社会发展的红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