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务员|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 2020下 | 2019下 | 2018下 | 2017下 | 2016下 | 2014下 | 2013下 |
公告发布 | 10月28日 | 9月16日 | 11月19日 | 8月15日 | 10月25日 | 8月22日 | 9月13日 |
招考人数 | 1074人 | 6823人 | 2542人 | 4843人 | 6913人 | 7445人 | 6544人 |
报名时间 | 10月30-11月5日 | 9月18-24日 | 11月21-27日 | 8月17-22日 | 3月11-15日 | 8月23-29日 | 9月20-27日 |
准考证打印 | 11月30-12月4日 | 11月4-8日 | 12月18日 | 9月18日 | 11月28日 | 9月22日 | 10月28日 |
考试时间 | 12月6日 | 11月9-10日 | 12月23日 | 9月23日 | 12月4日 | 9月27日 | 11月3日 |
成绩查询 | 1月8日 | 12月14日 | 1月21日 | 11月1日 | 1月10日 | 11月19日 | 12月13日 |
面试时间 | 暂定1月30-31日 | 1月9-12日 | 3月中旬 | 12月8-11日 | 3月9-12日 | 12月11-14日 | 1月10-13日 |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四川法检系统招录公务员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报考司法警察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报考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其他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1979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成都公务员招警,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综合管理、警务技术职位(含法医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成绩的40%、30%、30%。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在备战公考的过程中,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对于考生来讲很花费时间,并且做题时往往会在两个选项之间难做抉择,大量刷题之后发现言语的正确率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很多同学会认为言语凭语感去做就行了,殊不知,语感有时会不靠谱,它也和考生当时的精神、身体状态紧密相关。那么,言语到底有没有什么技巧呢?当然是有的,在这里,华图教育谈谈言语题的一个小技巧:运用主体来排除干扰项。
【例题】不能说辱骂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但我要告诉大家,在今天的中国校园里,肯为学生着急的老师恐怕不多了。为什么呢?一方面,现有的教育机制并没有给严师提供保障。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实际上把所有教学管理中的风险都转嫁给了老师。一旦老师严厉管教,学生出了问题,老师不管有理没理,总是遭遇舆论千夫所指。久而久之,很多老师也都感觉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一方面,今天的学生也真的不好“管”了。对老师有所不满,截屏上网,甚至录音录像的情况新闻里也都曝光过。你觉得严师出高徒是为学生好,学生也许想的是舒舒服服躺成人生赢家。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zui想表达的意思是:
舆论环境不利于老师对学生严格管理
学生经常利用舆论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以严加管理
当前的舆论导向过度保护学生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可知首句强调当今的中国校园里敢为学生着急的老师较少。后面通过关联词“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可知是从两方面来解释首句内容。故而可确定,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重点句,主要强调“老师”这个主体词对“学生”的看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与重点句表述一致,符合文意。B项的主体词为学生,且表达的是“另一方面”的内容,表达片面,排除。C项和D项没有提及主体词“老师”,均可以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通过这道题目可以发现,运用主体词可以快速的将主体不一致的选项进行排除,从而缩小范围。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考生只需要找准主体词即可,主体词即文段的主要讨论话题,文段话题与选项话题需要保持一致,不一致的选项可以直接排除。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需要找到文段重点句,可以通过之前华图教育分享的关联词法和行文脉络法来寻找,然后确定主体词。接下来,考生们可以多多运用来强化主体词方法的掌握。
判断如何备考》》》
看到这个标题有很多小伙伴会噗嗤一笑,觉得我都是个成年人了接受了十五、六年的系统教育我还能不会数数吗?还可能会有些不屑一顾的觉得小编纯粹就是个标题党,再者说图形推理又跟数数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根据这么多年对历年公考行测图形推理题的教研发现,在图形推理的规律考察中就会考察大家数数的能力,我们这里所说的数数的能力当然不是大家小学学习的数数有几个苹果、有几个梨,而是让大家在图形中数一些特定的东西。那么小伙伴们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我们在图形推理中究竟要数些什么东西。我们在图形推理中多让大家数的就是点、线、角、面、和元素。那我们依次来学习一下究竟要怎么数呢。
一、点:点很好理解,就是线条与线条相交形成的点,各位小伙伴们在一个图形中如果观察发现线条较为凌乱,并且有明显的十字交叉或者有明显的相切特征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数点。
二、线:对于什么是线各位小伙伴也不陌生吧?在我们图形推理中数的是直线而不是线段哦,这个需要小伙伴们注意咯。当我们在观察图形的时候如果观察发现在这一图形中出现的直线或者曲线较多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数线。
三、角:角就是直线与直线相交形成的夹角,当我们发现在一个图形中出现许多三角形或者锯齿形的时候优先考虑数角。
四、面:在我们图形推理中面是指黑色线条围成的空白区域,划重点小伙伴们一定要切记是空白区域。各位小伙伴们如果发现图形封闭空间特征明显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数面。
五、元素:元素就是组成图形的每一个独立的小个体。当我们发现图形是有多个部分组成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数元素。
我们了解了图形呈现什么样的规律数些什么之后,来一道练一下吧。
各位小伙伴观察这幅图形就可以发现,这组图形是属于一条式的,需要我们从左到右依次观察图形然后找出规律,再整体观察这四幅图形就会发现,他们的元素组成是不相同的,那我们考虑数量类,接着小伙伴们在思考一下,数量类里面我们要数些什么呢?不知道该数什么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再次观察图形,有没有发现在这几幅图形中都有大量的直线,那我们就可以优先考虑数线,各位小伙伴跟着老师一起数一下每幅图形中的线条数量吧,第一幅图形有5条线,第二幅图形有5条线,第三幅图形有5条线,第四幅图形有5条线,规律是不是就找到了呢?每幅图形都有5条线,那我们就在问号处填一个线条数也为5的图形就可以啦,所以这道题应该选择C选项。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做对了吗?
有没有发现只要掌握了方法,其实图形推理题还是很简单的。
辽宁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助听器∶眼镜
A.钢笔∶日记
B.轮船∶邮轮
C.房屋∶别墅
D.冰箱∶烤箱
【答案】D
【知识点】判断推理-类比推理-外延关系-并列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助听器”是耳聋患者的辅助工具,“眼镜”是矫正视力的辅助工具,二者均属于辅助工具,但作用不同。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钢笔”是写“日记”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排除;
B项:“游轮”属于“轮船”,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C项:“别墅”属于“房屋”,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D项:“冰箱”是制冷工具,“烤箱”是用来烤食物或烘干产品的工具,二者均属于辅助工具,但作用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申论如何备考》》》》
很多小伙伴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容易将主旨概括和意图判断混淆,其实二者的做题思路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别,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一谈二者到底有何不同。在做这类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二者的大纲要求,主旨概括题的大纲要求为: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意图判断题为: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倾向、观点、目的。把大纲要求清晰列举出来,想必大家就会发现二者的轻微差别,意图判断题其实是基于主旨概括的基础上,再去推断出文中的隐含信息,例如题干的主旨句是问题,那我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提出问题,而是想要解决问题的对策。
再者需要区分的是二者提问方式不同。主旨概括的提问方式一般为“概括、主旨、重在、中心”。而意图判断的题型分为两类:一般类和寓言故事类,所以一旦出现“意在、想、意图、启示、寓意”等提问关键词可表示意图判断题。提问方式确定之后接下来我们要掌握的是这两类题的解题思路,对于主旨概括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找主旨句:关联词语与辅证方法。如转折之后是重点、递进之后是重点、因果关系结果是重点、只有....才的必要条件是重点、并列关系需进行概括归纳,这是我们利用一些关联词语来找重点句也就是主旨句在哪。还有一些辅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反面论证、背景铺垫、援引观点和原因论证都可以来确定主旨句的位置。对于意图判断题,我们的解题思路依旧在主旨概括的基础上,把握意图,选出答案。
首先,意图的一般类题型大多是在阐述某种社会现象,做这类题首先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断作者的隐含信息,其次寻找提问标志性语句,zui后判断作者意图,结合选项作答。结合原文进行引申,寻找原文的“言外之意”,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申是指有限及合理的猜测,如果题干是一个消极问题,那么选项就要优选解决问题的正确对策,次选主旨,如果题干是一个积极的现象,那么引申选项就需使其更好,影响更大。但如果选项中没有以上表述的引申选项,主旨类型的选项就是我们zui优的选择了。
意图的寓言故事类相对来说难度较低,在这里为各位考生提供两个简易的答题思路:找结果-析原因-体会道理、对比差异-分析原因-体会道理,需要注意的其中从选项设计的角度来看,有因有果的哲理更优,要选择深层次的有含义的选项而不是简单概括文章主旨的。
以上就是意图判断与主旨概括的差别所在,只要能正确使用该思路,言语的正确率必有相应的提升,言语自然而然也就成为考试的一个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