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四川公务员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

四川华图 | 2021-09-22 15:56

收藏

四川公务员局|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2020下 2019下 2018下 2017下 2016下 2014下 2013下
公告发布 10月28日 9月16日 11月19日 8月15日 10月25日 8月22日 9月13日
招考人数 1074人 6823人 2542人 4843人 6913人 7445人 6544人
报名时间 10月30-11月5日 9月18-24日 11月21-27日 8月17-22日 3月11-15日 8月23-29日 9月20-27日
准考证打印 11月30-12月4日 11月4-8日 12月18日 9月18日 11月28日 9月22日 10月28日
考试时间 12月6日 11月9-10日 12月23日 9月23日 12月4日 9月27日 11月3日
成绩查询 1月8日 12月14日 1月21日 11月1日 1月10日 11月19日 12月13日
面试时间 暂定1月30-31日 1月9-12日 3月中旬 12月8-11日 3月9-12日 12月11-14日 1月10-13日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四川法检系统招录公务员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报考司法警察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报考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其他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1979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成都公务员招警,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综合管理、警务技术职位(含法医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成绩的40%、30%、30%。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里有一类很有趣的题型叫细节理解题,这类题型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的做题方法很像“大家来找茬”这个游戏,它有的题型比较简单,需要我们与原文进行一一对应,但是有的题就会难一些,不光需要对应原文,符合原文的逻辑,同时也要结合文段要对文段有准确的理解。在细节理解题里又分为细节判断和细节查找两种题型,今天我们重点来看看什么叫细节判断题,怎么能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接下来华图来为大家讲解一种细节判断题排除错误选项的常见小技巧——无中生有。

  细节判断题的提问方式和细节查找题有很大不同,所以同学们要学会从提问方式判断不同题型,因为题型不同,解题思路也不同,为了达到事半功倍,准确审题是关键!那注意记喽,细节判断题,它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能合理推出的/不能合理推出的”,“理解正确的/不正确的”等。而细节查找题,一般会问“……的目的/特点/原因”,这类题的提问方式很具体,我们要做到的就是问谁找谁。所以,相对来说,我们的细节查找题是更简单的。

  细节判断题错误选项的特征有两种,一种是偷换要素的,另一种是无中生有的。偷换要素的有五种,偷换概念,偷换数量,偷换逻辑,偷换时态和偷换语气;无中生有的有三种,曲解文意的,强拉关系的和文中未提及或不能合理推断得到的。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解无中生有的三种形式。接了下来我们就来看个。

  【例题】水田不单单是水稻的种植区,也可以是稻香水美、鱼肥虾壮的养殖场。传统矮秆水稻因为追求zui大产量,都采用密植栽种,加上植株株秆矮小,水田中空间狭窄,导致空气流通不好,水中有效含氧量降低,不利于开展水田综合种养结合生产,而高秆水稻株型高大、叶茂且冠层高,植株间距较为稀疏,可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适宜种养结合的优势,较好地解决了植株过密导致的水田上方空气对流不充分、空间不足的问题。与现在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将极大地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根据这段文字,高秆水稻种植:

  A.克服了传统矮秆水稻种植模式的弊端

  B.催生了种养结合的新型种植模式

  C.将成为未来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D.为稻田养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答案】D

  华图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对应第二句“传统矮秆水稻因为追求zui大产量……不利于开展水田综合种养结合生产”,A项曲解文意,不是克服了传统矮秆水稻种植模式的弊端,而是克服了传统矮秆水稻不利于开展水田综合种养结合生产的弊端,排除A项。

  B项:对应“与现在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因此,“催生”表述有误,是文中未提及或不能合理推出的,排除。

  C项:“将成为未来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无中生有,排除C项。

  D项:对应文段后半部分,“可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

  

  判断如何备考》》》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给很多同学带来困扰的判断推理-论证题,说起论证题,很多同学认为是很专业化的题目,但其实不然,这类题目只是把一些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争论”过程带到了我们的题目中。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着争论,去菜市场看到大妈买菜讲价;去幼儿园看到小朋友抢皮球;去办公室听到同事在汇报工作......其实不光是和别人的争论,自己和自己的争论,每天都发生着,每天我们都要尝试着说服自己。比如每天一大早听到闹钟要面临是否起床的难题的时候,脑袋中的天使和恶魔就在争论。

  一个固执的天使说:“快起床,快起床!”我心想,你这个天使,你怎么也要给我点理由吧,天使好像没有听到我的诉求,一直像个闹钟一样重复着念,“快起床,要迟到了,快起床,要迟到了......”;而存在于我脑中的另一个声音开始发声,“起什么床,不用起,还没睡够呢!”,这时候恶魔可真的是zui懂我的。所以,大家会发现,如果你作为一个想去加强自己观点的人,如果像天使这样,一直重复着重复着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加强论点,但是就这种方式的作用来说,zui后天使没有给出我任何的论据,只是重复着他的观点,显然,这对支持他的论点并没有太多作用;而恶魔做的事情就是在直接削弱天使的论点,直接否定掉天使要起床的想法,其作用也不言而喻,直接保住了我要赖床的想法。所以,加强论点对于论点的加强作用并不明显,而削弱论点却有着强大的削弱作用。

  一个聪明的天使说:“快起床,你忘记了那天起晚了被老爸打了么?”听到这儿我为之一震,脑袋中迅速浮现起我撅着屁股挨打的样子,吓得我马上要睁眼睛艰难地爬起来,但是这时候我的“救世主”又出现了,他不慌不忙地说:“上回被老爸打,又不是因为起床晚了,而是因为晚上尿床了。”虽然在我的天使恶魔面前,稍稍有点点难堪,但是当我摸了摸床单发现没湿以后,又不慌不忙地准备起床。天使提出了一个新的论据来支撑他要让我起床的论点,而恶魔又把这个论据给否定掉,而他们两个的动作都对我起床的进程产生了影响,由此可见加强论据和削弱论据都是可以对论点起到支持和反对的一定作用的。如果拿到我们的题目中,只要同学们看到题干中的论据是可以直接支撑的起来论点的,这时候,可以去看一下哪个选项是对论据起到作用的。

  看起来,好像恶魔的两次进攻都成功了,天使开始展开新的攻势,“快起床吧,脑袋不清楚的话上课都没精神。”恶魔觉得这一次自己又赢了,直接问天使:“脑袋不清楚和早起床有什么关系?”天使回应到:“起床晚了脑袋会不清楚!”这一轮的战争,其实就是很形象地演示了“拆桥”和“搭桥”。恶魔尝试着把起床早晚和脑袋清不清楚撇清关系,而天使则是在强调着起床晚脑袋会不清楚。天使的话经常会换种形式出现在题目中,当你发现题目中的论据和论点说的不是一回事,或者想要论据支撑的起来论点,还差一个条件,这种时候,就要优先去选择一个论点和论据的关键词都出现了的选项。

  【例题】数百年来,人类一直想要对深海生物有更深的认识。各地流传的神话故事中,几乎都会讲到深海巨怪。希腊、挪威等国的许多有关人类探索海域的神话中,随处可见海蛇、大乌贼、巨鲨的存在。由此可见,在深海中,确实有不为人知的海底巨型生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zui能加强上述论证?

  A. 深海是传说中动物的zui佳住所

  B. 神话有很多是虚构的,并不可信

  C. 深海相机确实拍摄到了生活在深海中的生物

  D. 不同地域神话中的相似内容往往是现实的真实反映

  题目中,论据在说神话故事中有深海巨怪,而论点在说现实生活中有海怪,很显然论据是不能直接支撑论点的,而B选项,就是直接把两者的联系给切断掉,D选项则是把两者建立起了联系。

  天使有点累了,觉得这个主人真的是太不靠谱了。zui后想再挣扎一次,“你快起床吧,再不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然后发现我已经在洗漱台上刷着牙了...而天使这种蠢蠢的行为就是忽略了他论点存在的前提,就是我必须没起床,你才能去叫我起床,但是我都已经起床了,论点就不成立了......

  【例题】许多城市都实行了垃圾分类,但不少市民在丢垃圾时仍然没有正确地分类投放。有专家建议对没有正确垃圾分类的人罚款,这样人们为避免罚款就可能会正确地分类投放垃圾。

  上述论证若成立,则必须补充的前提是:

  A.与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相比,人们更加不愿意被罚款

  B.每一个没有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人都一定会被抓到并罚款

  C.罚款金额的大小不会影响到垃圾分类政策的效果

  D.对没正确垃圾分类的人罚款是改变其行为的唯一有效方法

  A选项,人们必须更加不愿意被罚款,才能让“对没有正确垃圾分类的人罚款”有效果。

  今天用了一个简单的起床的例子把我们四种加强和削弱的方式给大家简单描述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完这篇文章以后有所收获,论证并不难,只是把天使和恶魔说的话,放在了题目中,大家可以多用生活化的角度去看待论证题,希望大家都可以化繁为简,把论证题做好,做对。

  

  常识如何备考》》》

  各位参加公考的小伙伴们,我们都知道在国考、省考和一些事业单位的考试过程中,都要考到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这一科目(简称“行测”),那么在行测这一科目中,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部分,一般来说,文科部分所占比例都比较大。比如国考当中,根据副省和地市的不同,题量为75-80道,省考当中,以山西省考为例,近五年题量也均为75道。所以这部分确实值得我们去重视起来,认真备考,认真去分析各题型中的一些重难点。但是往往在部分偏难题当中,大家在对于一些题目选项的分析上做的不太到位,甚至觉得题目设置都有了问题,导致选错或者浪费过多时间。那么今天就以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当中两道题为例,具体谈一谈一些题目当中的选项设置和对比分析。

  【例1】某网络公司通过问卷对登陆“心理医生之窗”网站寻求心理帮助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持续登陆“心理医生之窗”网站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人群中,46%声称与“心理医生之窗,网站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心情变得好多了。因此,更长时间登陆“心理医生之窗”网站比短期登陆会更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zui能削弱上述论断?

  A.持续登陆该网站6个月以上的人群中,10%的人反映登陆后心情变得更糟了

  B.持续登陆该网站6个月以上的人比短期登陆的人更愿意回答问卷调查的问题 、

  C.对“心理医生之窗”网站不满意的人往往是那些没有耐心的人,他们对问卷调查往往持消极态度

  D.登陆网站获得良好心情的人会更积极地登陆,而那些感觉没有效果的人往往会离开

  【解析】选D。本道题目当中由论据“持续登陆“心理医生之窗”网站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人群中,46%声称与“心理医生之窗,网站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心情变得好多了”得出结论“登录时间长更有效”的结论。A选项中认为10%的人登录之后心情变糟就是本题较易出错选项,有些人会认为A想能够削弱题干“时间长更有效”的结论,但是我们本题中说到了46%的人认为登陆之后有好的效果,也就是默认了另外的54%的人没有起到好的效果,所以A选项的“10%的人”论述本身就在我们题干的范围之内,所以起不到削弱作用;B、C选项容易排除,B和C中所探讨的愿不愿意回答查问卷与体感是否起到效果无关;D项中说明了是因为有效才继续登录,而不是持续登录才有效,颠倒了题干的因果关系,能够削弱。

  【例2】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氧化状态,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爆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氧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解析】选C。本道题目围绕蓝藻形成水华来设置,第一第二句先跟我们说明了蓝藻会形成水华以及带来的危害;zui后一句指出产生这些危害的原因。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一起分享了这样的“危害+原因”类型的题目设置中,作者的感情态度比较好判断,作者当然不希望发生自己所论述的危害并且指出了原因,所以选项中应该选一些能够针对性的解决题干中危害的选项。B、D当中内容文段没有提及,所以容易排除;但是本道题目容易错选A,想选C的考生们也比较犹豫,因为题干中所指出的问题在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C说的是“治理水体污染”而且还有“根本措施”这样的描述,会令部分人望而却步,但是我们如果细细加以分析不难发现,A项中的描述只是针对于题干中第二句话描述危害的第二个方面所指出的对策,是片面化的,故不选;而文段zui后一句危害产生的原因中,说到了正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了污染物排入水体,给蓝藻爆发提供了条件,而“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这句话只不过作为一个大的背景提出来,蓝藻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水体的富营养化,即污染。所以C项中“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也正是我们文段要强调的核心内容,故选C。

  通过这两个题中易混淆选项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小小的思路,当然啦,大家还得在日后的学习、训练中,认真审题认真分析。

  

  申论如何备考》》》》

申论考试中,我们很少遇到“现象分析题”,但深圳会偶尔考这种题目,虽说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看法等,但材料内容很有限,基本没有答案来源,必须结合社会现实去分析。

例如:【2018年深圳市考(A卷)第一题】请就“材料3”中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观点正确,认识全面,条理清晰;2)不超过300字。

然而许多考生做“这类题”,发现材料中没有“答案来源”时,却不知道怎样解答。今天,华图教育将引导大家一起来看看深圳市考这种题应该如何解答。

一、正确表态

题目要求“观点正确”,如果开头表态错误,此题一般zui多只能得一半分,即使后面答案都正确。

根据“材料3”中说:“为解决北方传统燃煤方式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某地实现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可部分地区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段话说明,某地政府初衷是好的,但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降低了当地政府“公信力”,这显然是不好的。由此,正确表态应该为:“出现这些问题是消极的,本质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注意:除“亮明观点”外,zui好“点明本质”)

二、概括问题

题目要求:请就“材料3”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所以务必把“材料3”中的问题概括出来,才能“针对问题”谈认识。

“材料3”中概括出的“问题”是:1.基础设施滞后,工期紧张;2.拆锅炉,居民却无气供暖,学校、医院被强制限气;3.供不应求,价格暴涨。

三、分析原因

整个“材料3”中只有“问题”,而其它材料没有指出“问题”背后的原因,所以只能根据“问题”,推出的原因为:问题1的原因:前期调研、规划建设不足;问题2的原因:方案的宣传解读等不到位;问题3的原因:未能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及应急等。

以上只是分析出了“问题”的表面原因,即“外在原因”,而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本质)应该是:工作重视不够,监管缺失,对接不到位等。

四、提出建议

站在负责的立场,我们务必提出建议。 治病要“治根”,所以针对“原因”提出如下“建议”:

1.预先科学规划,做好燃煤整改的调研及方案等;2.提前充分做好方案发布、宣传和解读等;3.务必严格监管,明确职责,责令自查自纠等;4.大力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思想素养,树立正确工作观、政绩观。

五、完整答案

材料所反应的问题是消极的,本质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具体认识如下:

问题:基础设施滞后,工期紧张;拆锅炉,居民却无气供暖,学校、医院被强制限气;供不应求,价格暴涨。

原因:前期调研、规划建设不足;方案的宣传解读等不到位;未能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及应急等;工作重视不够,监管缺失,对接不到位等。

建议:1.预先科学规划,做好燃煤整改的调研及方案等;2.提前做好方案发布、宣传和解读等;3.务必严格监管,明确工作职责,责令自查自纠等;4.大力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思想素养,树立正确工作观、政绩观。

六、思路总结

(作者:华图教育)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