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局|四川2021下半年省公务员考试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 2020下 | 2019下 | 2018下 | 2017下 | 2016下 | 2014下 | 2013下 |
公告发布 | 10月28日 | 9月16日 | 11月19日 | 8月15日 | 10月25日 | 8月22日 | 9月13日 |
招考人数 | 1074人 | 6823人 | 2542人 | 4843人 | 6913人 | 7445人 | 6544人 |
报名时间 | 10月30-11月5日 | 9月18-24日 | 11月21-27日 | 8月17-22日 | 3月11-15日 | 8月23-29日 | 9月20-27日 |
准考证打印 | 11月30-12月4日 | 11月4-8日 | 12月18日 | 9月18日 | 11月28日 | 9月22日 | 10月28日 |
考试时间 | 12月6日 | 11月9-10日 | 12月23日 | 9月23日 | 12月4日 | 9月27日 | 11月3日 |
成绩查询 | 1月8日 | 12月14日 | 1月21日 | 11月1日 | 1月10日 | 11月19日 | 12月13日 |
面试时间 | 暂定1月30-31日 | 1月9-12日 | 3月中旬 | 12月8-11日 | 3月9-12日 | 12月11-14日 | 1月10-13日 |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四川法检系统招录公务员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报考司法警察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报考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其他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1979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成都公务员招警,考试内容包含:笔试和面试
笔试:综合管理、警务技术职位(含法医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成绩的40%、30%、30%。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中,主旨概括题一直是其他题型的基础。而我们目前的考试形式中,直接测查概括主旨的题目已经越来越少了,逐渐的转化了其他的问法或者题型来考察我们。本文将介绍一种变形的主旨题目问法,那就是问“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什么”。如何来解答这种题目呢?与我们作答主旨概括题是一样的的做法。如有主旨句,那么主旨句中的关键词便是答案;如没有主旨句,那么提炼并列的几个分句所讨论的共同的话题便是答案。下面我们来看几个题目。
【例1】诗人从生活和大自然捕捉灵感,将语言剪裁成诗;知音的理解和回响,可以使诗的意象和隐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浮现出来,天地一沙鸥,海上生明月,悠然见南山,经由后人的吟诵品味,其意向更为深化:巴山夜雨,易水悲歌,汉关秦月,江山风光人物诗文相互烘托,转化为跨时空的文化符号,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影响一代代人的精神面貌。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诗 知音 意象
B. 自然 灵感 文化
C. 生活 感情 品味
D. 文学 符号 精神
【解析】答案A。文段的第*句结尾就给我们一个分号作为提示信息,即第*句话就应该能提炼出一个关键词。那就比较容易了,第*句的起点和落脚点都是在论证一个字“诗”,那答案就很容易做出来了。很多学生纠结第二个选项,其实很容易就能排除掉的,文段中描述的是“生活和大自然”那生活和自然就是并列的关系,所以,不能拿出其中一个作为答案的,那BC就都排除掉了。
【例2】“制作粗糙,喧宾夺主”,某文艺评论家这样点评当下国内许多多媒体舞蹈作品,把几段现成的图像符号式地投射在背景屏幕上充当画外音,充其量只是布景道具的升级版。多媒体效果太过目眩神秘,与舞蹈貌合神离,有一种独立于表达之外的野心。比如有一个多媒体舞蹈,投射在多媒体屏幕上的图案随着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变幻;演员伸展双臂,身后便出现万丈光芒,演员抱住身体,灯光也随之黯淡,看上去是在配合演员,其实是在和演员争夺观众的眼球,舞蹈彻底沦为了配角。
下列属于这段文字关键词的是:
A.文艺评论家 舞蹈
B.舞蹈 多媒体
C.图像符号 布景
D.多媒体 演员
【解析】答案B。这个文段并不是并列的结构,他有非常明确的主旨句“多媒体效果太过目眩神秘,与舞蹈貌合神离,有一种独立于表达之外的野心。”而后面的只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就可以提炼主旨句中的关键词就可以了,那就是说多媒体和舞蹈的关系了,所以答案锁定B。
【例3】财产安全一直是人们忧虑的一个问题,如果人们无法保障其个人财产的安全,就不可能有积极性去创造财富,即使创造财富,也会转移,个人财产的安全,既体现在保有环节,也体现在交易环节、为避免交易风险,需要通过国家机关的登记行为来确认其物权状态,从而保障其真实性,登记行为本身是以国家信用做担保的,而国家信用的背后又是法律信用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交易风险 物权登记 B.财产安全 交易环节
C.财产安全 物权登记 D.物权登记 法律信用
【解析】答案C。“财产安全”是整个文段的主语和话题,“需要”对策引导词后面是重点,即“物权登记”,故选C。
由此可见,“关键词”这样的问法与我们做主旨概括题的思路是一样的,大家只要能做到活学活用,就可以很轻松地面对由主旨概括题引申出来的所有题型。
判断如何备考》》》
在行测试题之中,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的翻译推理是一个题型特征较为明显而技巧性又较足的模块。在考试中对于考生来说,基本都能在看到题目中的一些典型逻辑关联词语时快速判定好题型。当然,在一些难题偏题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太常规的替代关联词,就需要考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从根源上理解翻译推理的核心理论,掌握推理技巧。
其实,简单来理解的话,翻译推理类的题型需要考生掌握的,一方面是学会将各类逻辑关联词翻译成推出关系的逻辑表达式;另一方面就是在翻译完成之后学会用符合推理规则的对选项做出判断。因此,总结来说,我们既要掌握好翻译方法,也要掌握一系列推理规则。那么,在这里就帮助大家将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翻译推理知识点做出梳理:
翻译
“如果就,前推后”
首先,这里的“如果就”,并不仅仅是一个逻辑关联词语。它指代的是一类翻译,即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翻译。那么,当题干中出现了“如果...就...”、“如果...那么...”这样的关联词时,我们就要有足够的敏感性,是可以翻译的。具体如何翻译呢,我们通过这句话来理解下:“如果你是湖北人,那么你是中国人”;也就是“湖北人→中国人”。是不是发现,“如果就”这样的句式,是可以翻译为“前推后”这样的推出关系的。“前”即原文前半句,“后”即原文后半句。当然,我们说这是一类翻译,因此会有一系列逻辑关联词是替代“如果就”的:
“只要...就...”“倘若...则...”“凡是...都...”“要想...就...”“为了...必须...”“...必须...”“...是...的充分条件”等。
“只有才,后推前”
同样的,第二类翻译我们用“只有才”来指代,即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翻译。也就是说,当题干出现“只有..才...”这样的关联词语时,也是可以翻译的。我们通过这样一句话来理解:“只有通过笔试,才能考上公务员”;也就是“考上→通过笔试”。由于通过笔试是不一定能推出考上公务员,而考上公务员能推出通过笔试的;总结发现“只有才”这样的句式,可以翻译为“后推前”的推出关系。“前”即原文前半句,“后”即原文后半句。同样既然是一类翻译,也会有其他逻辑关联词是替代“只有才”的:
“不...不...”“除非...否则不”“...是...基础/关键/保障”“...是...必不可少/必要条件”等。
“且”命题
第三种翻译,区别在于不再是能翻译成推出关系的逻辑关联词了,而是一种命题:“且”命题(联言命题)。在学习这个命题的过程中,翻译不是难点,核心是需要我们理解命题的逻辑含义及命题的真假值:A且B,即A和B“同时成立”。因此,“A且B”只有在A、B同时成立时才为真;A、B中有一个不成立则为假。
口诀:“全真为真,一假即假”。
“或”命题
第四种翻译,同样需要重点掌握命题的逻辑含义及真假值:“或”命题(选言命题)。A或B,即A和B中“至少一个成立”。因此,“A或B”,A、B中有一个成立即为真,同时都不成立才为假。
口诀:“一真即真,全假为假”。
那么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的翻译就主要集中于这四类:
四类翻译 | 命题核心 | 翻译规则/逻辑含义 |
如果就 |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 前推后 |
只有才 |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后推前 |
且命题 | 联言命题 | 全真为真,一假即假 |
或命题 | 选言命题 | 一真即真,全假为假 |
推理
了解了翻译规则,我们只是完成了第*步,将题干做出了翻译。接下来,还需要掌握重要的推理规则,对选项做出分析。而核心的两个推理规则如下:
逆否定理
前面提到,我们通过翻译可以将题干翻译成推出关系:A→B。那么,题干条件成立,即这个推出关系成立。而推出关系成立的逻辑即:A成立,则B一定成立。也就是:肯前必肯后。在此前提下,逆否定理的核心即:否后必否前。
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必然。”
摩根定理
摩根定理的核心是针对且命题及或命题,关于如何去否定这两个命题可以从命题的逻辑含义来理解。否定“A且B”,即让它不成立:A不成立或B不成立。否定“A或B”,即让它不成立:A和B都不成立。
公式:-(A且B)=-A或-B。-(A或B)=-A且-B。
观察发现,否定这样两个命题的过程,其实是发生了“且”“或”互换的。因此,我们也将之总结为“且或互换定理”:
快速记忆口诀:“负号进,且变或,或变且。”
综上,这四类翻译、两种推理是翻译推理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必备知识点。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的逻辑核心,才能熟练运用、快速解题。因此我们在此为大家简单汇总:
湖北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的考点比较繁多,在地理部分关于天体运动知识考察较多,难度也一直在增加,这个部分又是考试过程中不容易应对的内容。所以,华图教育专家主要以整理归纳各种考点为主,帮助考生更好的认识日食和月食现象。
一、日食
1.产生原因: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
2.类型: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
3.发生时间:在阳光照射下,月亮和地球在背向太阳的方向拖着一条影子。月亮扫过地面,产生了日食。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
4.发生过程:日全食发生时,根据月球圆面同太阳圆面的位置关系,可分成五种食象:
注意:(1)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2)日全食与日环食都有上述5个过程,而日偏食只有初亏、食甚、复圆3个过程,没有食既、生光。
1.中国有关日食的记载:
(1)中国有世界上zui早、zui完整、zui丰富的日食记录。
(2)zui早是《尚书》记载的发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
二、月食
1.产生原因: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
2.类型: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两种。
3.发生时间: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即望日。每年月食zui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4.发生过程:正式的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申论如何备考》》》》
一、考情分析
在我们申论的作答当中,在概括题方面乃至前面的所有小题我们发现,很多时候申论的答案分为两种。第*种是直接抄的,你需要从材料中去提炼文章的主要用语,让文章的主要关键词出现在你的材料当中,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抄材料,但是这种作答内容在我们整个申论作答当中固然占一部分,但是还有一部分并不是这样的,它需要我们进行概括,变换用语。
我们会发现在很多题里面,它确实是需要变换材料用语的,这些用语可能要进行一些概括,要能够言辞达意,要从材料当中比较口语化的语言变成标准化的申论语言,这些就要求我们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了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哪些用语是比较标准是比较书面的。
第二、概括题的难点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概括要素题方面,通过材料当中的一些细节细微之处找要点的题确实是比较难。但还有一种难点就是在材料当中,你能够看到这个题目的内容答案,但是你没有办法很好地表达出来,这个时候你的失分就在所难免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概括题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抄材料的能力是足够的,甚至在细节方面抄材料的能力也是足够的,因为这考察的是一些细心方面的内容,但是如何去把这个材料进行变换成为书面语言,它考察的是我们日常的一些积累。
同时我们在概括的时候也要做到言辞达意,比如有些题目常见的用词“基础设施”,有的同学喜欢写完善基础设施,但是答案其实有的时候是道路基础设施,有的时候是卫生基础设施,有的时候是心理疏导的基础设施。概括程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同时你要把他的用语进行一些变化,这就是在这种题目里面,对于很多同学来说的一个重大的难点,比如在2019年国考地市级当中,概括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她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这其中,他的概括就要从不同的材料当中寻找要点,同时要按照材料题目的要求写成相应的答案,这个时候你就要知道我们要对材料进行改写,这道题恰恰就难在如何把口语化的语言改变成“她的变化”。
第三、有的放矢
既然我们知道了概括题会比较难,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怎么样让我们概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加切实,同时也更加符合申论的命题规则呢?
首先,作为一名备考的学生,你应该多练。在我们华图的网站上,在我们华图在线。去下载一些,当然如果可以的话,你们也可以选择在网上购买一些。自己做一做,同时与我们的答案相结合,在做完之后对答案。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去买一些我们华图出的答案字帖即练字,又了解具体答案的写法,锻炼我们规范语言的能力。同时,你也可以下载一些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内容去规范自己的文章,并且把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一些相应的对策抄下来,让政府工作报告的文风变成你申论答案的文风。长此以往,多加锻炼,你在解构材料、构成答案、文字风格方面都会有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