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考|2021四川公务员职位表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 2020下 | 2019下 | 2018下 | 2017下 | 2016下 | 2014下 | 2013下 |
公告发布 | 10月28日 | 9月16日 | 11月19日 | 8月15日 | 10月25日 | 8月22日 | 9月13日 |
招考人数 | 1074人 | 6823人 | 2542人 | 4843人 | 6913人 | 7445人 | 6544人 |
报名时间 | 10月30-11月5日 | 9月18-24日 | 11月21-27日 | 8月17-22日 | 3月11-15日 | 8月23-29日 | 9月20-27日 |
准考证打印 | 11月30-12月4日 | 11月4-8日 | 12月18日 | 9月18日 | 11月28日 | 9月22日 | 10月28日 |
考试时间 | 12月6日 | 11月9-10日 | 12月23日 | 9月23日 | 12月4日 | 9月27日 | 11月3日 |
成绩查询 | 1月8日 | 12月14日 | 1月21日 | 11月1日 | 1月10日 | 11月19日 | 12月13日 |
面试时间 | 暂定1月30-31日 | 1月9-12日 | 3月中旬 | 12月8-11日 | 3月9-12日 | 12月11-14日 | 1月10-13日 |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及报考狱医(医生)、心理矫正职位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司法行政机关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1979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四川法检系统招录公务员消息,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
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在片段阅读题目中主旨观点题是占比较大的一部分,但很多同学在看过书或者学过理论知识后反而会觉得自己正确率下降,这一部分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过于依赖技巧,并且在技巧还未熟练,文段未理解的情况下对技巧的滥用。解答主旨观点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解题技巧,需要大家保持理智,要在理解题干的基础上配合技巧快速解题,而不是不看题干的随意使用。运用技巧解题,还是需要以理解为基础。
理解题干zui好的方式就是练习行文脉络的分析能力,找到文段的语句间关系,判定从属关系从而厘清文段结构,理解题干内容,确定文段主旨重点。若对于题干不理解则容易犯偏离重点的错误。下面就以此题为例:
【例】在美国,学术界、工商界 、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进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带来了难度。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zui准确的是:
A.对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
B.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
C.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D.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答案】B。这道题先分析题干,从“在美国,学术界、工商界 、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到“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为止,告诉我们在美国虽然人们认为豆浆更有营养,但是西方人与中国人口味不同,所以豆浆在西方不受欢迎。由豆浆在西方不受欢迎咱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豆浆在西方的市场需求不多。由“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带来了难度”我们可知豆浆难以保存。所以前四句是在讲述豆浆在美国需求少的事实和难以保存的事实。zui后一句告诉我们保存难度高和市场需求量不大导致美国豆浆价格高,其中两个原因是前四句讲述的内容,所以zui后一句其实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通过行文分析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分总文段,zui后一句话是重点,强调的是美国豆浆价格高的原因。A项的“不同喜好”是不受欢迎的原因,是论据,不是重点内容;C项“探究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首先不受欢迎是论据不是主旨,其次文中说的是“主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所以C项非重点内容且偷换概念;D项“技术手段”文中并无提及,无中生有;D项“剖析豆浆价格偏高的原因”是重点内容的同义转述。
由上述例题我们可以看到C项较有迷惑性,如果未分析行文脉络,就会在C、B当中纠结,而且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C项,所以厘清行文脉络,理解文段能够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
所谓“慢工出细活”,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备考的途中,耐心练习行文分析,以理解为主,技巧为辅,只有正确理解文段才能将技巧发挥得更好。
判断如何备考》》》
标题选择题本不是一个必考的题型,但是,结合近几年国考的考情,我们能够发现标题选择题越来越变成一个常规考查的题目(考情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随着该题型考勤的变化,这个题型也越来越重要了。因此,本文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标题选择题应该怎么解。
什么是标题?标题其实就是一篇文章的title,它可以表明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读者从标题入手,即可知晓文章的主旨。既然如此,如果是想要给一篇文段拟写一个标题的话,那么该文章的主旨就是该文段的标题。可见,标题其实就是主旨题的一种变形的考查,其考查核心依旧为对文段的主要内容的把握。
所以,标题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就是:阅读文段-寻找主旨-选择答案。这也就意味着考生完全可以把标题选择题当成主旨概括题来解。可以把在主旨概括题里所学到的所有的技巧,包括关联词法和行文脉络法通通拿来解题。
比如这道:
(2021年国考地市)早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各级指挥员必须首先是军事技术专家。二十多年前,钱学森同志在展望21世纪时大声疾呼:未来在挑战,军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学,我们要有紧迫感。然而,由于受传统的“重道轻器”等思想的影响,部分指挥员“智谋”有余、“技谋”不足。我们应清醒认识到,科技是问鼎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大引擎”,技术决定战术是制胜铁律,各级指挥员不重视“技谋”就无法有效形成实战能力。惟有那些科技知识的博学者、科学技术的领跑者,才能在未来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zui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重道轻器”可休矣
B.现代战场“计谋”不可弱
C.英雄当以“谋”为先
D.指挥员的“制胜密码”
这道标题选择题,首先文段一开始就引入了毛泽东同志的一个观点,就是指挥员必须是军事技术专家,那么接下来引用了钱学森同志的观点,就是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军人更需要的是科学。通过一个转折,侧重强调的就是指挥员们的“技谋”是不足的,也就是军事的技术稍微有些欠缺。然后紧接着再zui后告诉我们的就是,如果指挥员不重视计谋,就没有办法形成有效的。zui后,通过必要条件,侧重强调科学技术能力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的主旨重在强调技术能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根据这个主旨去选择答案,我们能够看到,只有选项B“技谋”能够体现出“科学技术”这个重点,因此这道题选择B选项。
这样看来,标题选择题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题型,考生完全可以参考主旨概括题的内容去解答。在主旨概括题里,所学到的一些技巧均适用于标题选择题。
辽宁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试题】多选:以下节日是由二十四节气演变为传统节日的是( )。
A.重阳 B. 清明 C. 七夕 D.寒食
【答案】本题答案选B。
【解析】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由节气转化为节日的是清明,所以选择B。
知识深化
1. 来源: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2. 名称: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3. 习俗
(1)春节: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等。
(2)元宵: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3)清明: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它将节气日与民俗节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清明节盛行于我国南方沿海一带,清明扫墓,亦称为"拜山"。清明时节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扫墓时,首先会将祖坟周围的杂草清除,祖坟扎纸,然后摆上祭祖金猪、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贡品进行拜祭,zui后鸣放鞭炮。
(4)端午:铸阳燧: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相信,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煅金,是zui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竞渡之习,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代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节庆饮食端午食粽,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粽籺"、"筒粽",其由来久远,花样繁多。"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古粽籺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zui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5)七夕: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
(6)中秋: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是上古秋收祭月的遗俗。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年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7)重阳: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申论如何备考》》》》
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占据半壁江山,在众多题型中大作文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认真学习大作文是每一个备考生都需要做的事。一般来说,文章写作遇到zui大的问题就是分论点段结构重复,内容不新颖。今天,华图教育就来告诉大家,如何让一篇大作文的分论点段的结构在保证丰富的基础上更加多元化。
一、分论点段:分论点+引用习 近平讲话+重要性+古今对比事例+假设论证+总结
例如:守望是一种信念。习 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信念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战斗英雄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枪眼,此英雄壮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老百姓对生命的“守望”成为了黄继光的信念。抗疫英雄汪勇,在2020年除夕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送护士回家,1月25日到4月8日,他每天只睡4小时。他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守望”成为了汪勇的信念。试想,如果黄继光与汪勇置“人民对生命的守望”于不顾,那又谈何信念呢?正是因为他们将守望视为信念,才会有今天的国泰安康。(古今对比事例为重点;善用数据)
二、分论点段:分论点+解释+热点事例+原因论证+总结
例如:守望是一种坚守。守望是一种心境,一种意念,一种命运变幻中的承待与对峙。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在守望中“坚守”,在坚守中“守望”。位于河北省zui北部的塞罕坝曾是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后来过度围垦、砍伐树木,变成了树木稀疏的茫茫荒原。为此,塞罕坝人用55年,三代人,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在防火期每日”瞭望“周围几十公里的森林情况。从1996年到这里,他们已经在望海楼“坚守”了24年年头,没有一天缺勤。为什么塞罕坝人能够创造从“一棵松”到今天百万亩人工林海的奇迹?zui重要的就是那一份守望,那一份坚守。(一方面要保证论据多样化,另一方面也需要保证论证方法多样性)
三、分论点段:分论点+引用+正反对比事例+总结
例如:守望是一种责任。梁启超说过“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应负的责任,医生要对患者负责,警察要对人民负责。“范跑跑”事件有悖教师的职责,在四川地震中,不顾学生的生命安危“临阵脱逃”。反观毛相林书记,践行着脱贫攻坚干部的“责任”,在村民的“守望”中用zui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路,历时7年铺就一条“绝壁天路”。村民的“守望”就是一种责任,几代人的梦想,毛相林让它实现了。(正反对比事例是亮点)
通过学习分论点段的呈现方式,可以让大家对分论点段整体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先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模仿,华图教育也会陆续更新分论点段构成的内容,只要大家勤加练习,大作文拿高分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