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笔试试题

首页 > 四川政法干警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试题

2009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笔试

四川华图 | 2012-08-10 09:33

收藏

2009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笔试(部分)


  专业综合Ⅰ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在答题卡上涂写考试科目和准考证号的信息点。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本一并交回。


  刑法学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根据刑法解释方法,刑法解释可分为( )。


  A.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B.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


  C.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D.学理解释与文理解释


  2.关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行为造成的客观危害程度相适应


  B.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C.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相适应


  D.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人主观恶性及再犯的大小相适应


  3.下列情形中,符合《刑法》第13 条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是(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行为人盗窃他人数额较大财物后主动归还


  D.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强拿硬要他人少量财物


  4.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关键在于( )。


  A.犯罪行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


  B.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实施完毕


  C.犯罪行为是否已经造成犯罪结果


  D.犯罪行为是否具备了全部构成犯罪结果


  5.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 条抢劫罪加重法定刑事由的是( )。


  A.在办公室内抢劫的B.多次抢劫的


  C.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6.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应该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是( )。


  A.贩卖毒品B.绑架


  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D.破坏交通工具


  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罪判处拘役的期限应为( )。


  A.1 个月以上6 个月以下B.1 个月以上1 年以下


  C.2 个月以上6 个月以下D.3 个月以上1 年以下


  8.甲是某国有公司的销售科负责人,某日到财务室报销时,推门进屋发现室内无人,保险柜钥匙放在办公桌上。甲便用该钥匙从保险柜中取出5 万元现金,装在文件袋中逃离财务室。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B.职务侵占罪


  C.贪污罪D.盗窃罪


  9.下列犯罪中,实行行为只能是不作为的有( )。


  A.敲诈勒索罪B.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C.遗弃罪D.诈骗罪


  10.甲与乙通奸,共谋毒杀乙之夫丙。为此,甲弄来一包砒霜交给乙,甲乙伺机下毒,乙后悔,没有下毒且到公安机关自首。对本案的正确处理是( )。


  A.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B.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预备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预备,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中止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中止


  二、多项选择题:第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21.关于刑法的时间效力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正确的理解有( )。


  A.“从旧”指适用行为时有效的刑法


  B.“从轻”是指适用行为后生效的对行为人有利的刑法


  C.行为后刑法比行为时刑法轻的,适用行为后刑法


  D.行为时刑法与行为后刑法规定相同的,适用行为时刑法


  22.甲意图杀张某,向张某射击却击中张某身旁的李某,致李某死亡,甲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构成过失犯罪。在该事例中,( )。


  A.甲应对李某死亡的结果承担故意罪


  B.甲发生了客体认识错误


  C.甲发生了因果关系错误


  D.甲发生了目标打击错误


  23.下列犯罪中,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并以共犯论处的有( )。


  A.过失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


  C.不作为犯罪D.直接故意犯罪


  24.下列有关毒品贩卖行为的认定中,正确的有( )。


  A.明知是面粉而当作毒品贩卖的,应当认定为诈骗罪


  B.明知是面粉而当作毒品贩卖的,应当认定为贩卖毒品罪


  C.误将面粉当作毒品贩卖的,应当认定为贩卖毒品罪的未遂


  D.误将面粉当作毒品贩卖的,应当认定为诈骗罪


  25.下列为本单位谋取利益的行为中,可以构成单位犯罪的有( )。


  A.单位领导集体决定窃电,数额巨大


  B.单位董事会决定非法生产枪支进行销售


  C.单位集体决定走私汽油,偷逃关税达50 万元


  D.单位组织职工以暴力方法抗拒法院工作人员依法执行生效判决


  三、简答题:第26~2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6.简述结果加重犯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


  27.简述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


  四、辨析题:第28小题,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8.请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杀人应当偿命”这一说法进行分析。


  五、法条分析题:第29小题,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9.我国《刑法》第114 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请说明:


  (1)本条中“公共安全”应如何理解?


  (2)本条中“其他危险方法”应如何理解?


  (3)本条中“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既遂还是未遂?简要说明理由


  (4)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之间的主要区别何在?请举例说明。


  六、案例分析题:第3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0.某日,甲、乙、丙三人共谋到一商场实施盗窃,并由丙向甲、乙介绍了商场报警器的情况和位置,商定了行为方案,次日晚,甲、乙按丙提供的情况,避 开报警器,潜入该商场,丙因家中有事未去。在窃得数万元商品后,乙先行离开,走在后面的甲为了破坏作案现场而将商场内一电炉插上电源,并在电炉上放置了一 些易燃商品,致使当夜该商场被大火烧毁。该案侦破后,甲、乙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分别交待了各自曾实施的下列事实,该两项事实后均经司法机关查证属实:


  甲交待其曾在一公交车上扒窃,在窃得一乘客钱包后,准备中途下车时被失主发现,该失主追至车下,甲见失主追来,一拳将其打倒并快速逃离,甲窃取的钱包内装有现金5000元。


  乙交待曾向丁借款1 万元做生意,因生意亏损,虽经丁多次催要,但均无钱还款,乙为了达到不予还款的目的,一日通知丁带借条到一茶馆拿钱,在茶馆,乙拿回借条并要求丁同时写下 1 万元收条,待乙将丁写下的收条拿到手后,只付给了丁现金1000 元。后丁多次向乙索要余下的9000 元借款,乙以借款已全部偿还为由拒不还款。


  根据上述案例详情,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应如何分别认定甲、乙、丙在盗窃中的行为及甲、乙交待事实中行为的性质?


  (2)甲、乙、丙各具有的法定量刑情节及其处理内容是什么?是否数罪并罚?


  民法学


  七、单项选择题:第31~50小题,每小题1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36.甲从外地购进一批奶牛,在获知此奶牛无产奶能力的情况下将其中的三头卖给邻村的乙,乙不知情而购买,则甲乙之间的奶牛买卖合同( )。


  A.属于受欺诈的民事行为,无效


  B.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可撤销


  C.属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


  D.属于受欺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


  37.下列行为中,属代理行为的是( )。


  A.代为书写遗嘱B.代拟发言稿


  C.代买生活用品D.代为主持会议


  38.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共有人擅自出卖共有财产给第三人,则( )。


  A.出卖行为有效,第三人因此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B.出卖行为有效,但只有善意第三人才有权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C.出卖行为无效,第三人无权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D.出卖行为无效,但善意第三人有权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39.下列权利中,属于用益物权的是( )。


  A.地役权B.承租权


  C.抵押权D.留置权


  40.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下列权利中,可以出质的是( )。


  A.作品发表权B.专利申请权


  C.土地承包经营权D.应收账款


  41.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以下合同中当事人享有留置权的是( )。


  A.买卖合同B.居间合同


  C.保管合同D.互易合同


  42.下列事实中,可以引起不当得利之债的是( )。


  A.甲将跳河自杀的前妻救起,自己身受重伤


  B.超市收银员乙因工作失误多收了顾客货款


  C.丙清偿未到期的债务,对方知情并接受


  D.丁履行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债务


  43.下列抗辩权未在我国《合同法》中明确规定的是( )。


  A.情事变更抗辩权B.后履行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D.同时履行抗辩权


  44.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担任保证人的条件是该分支机构( )。


  A.有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


  B.有企业法人的书面授权


  C.获得企业法人主管部门的同意


  D.获得担任保证人的资质


  45.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姓名权的内容不包括( )。


  A.决定姓名B.使用姓名


  C.变更姓名D.转让姓名


  八、多项选择题:第51~5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5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有( )。


  A.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


  C.公序良俗原则D.权利法定原则


  52.下列民事主体中,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取得主体资格的有( )。


  A.公司B.合伙企业


  C.社会团体D.个人独资企业


  53.下列事实中,属于所有权原始取得方式的有( )。


  A.拾得遗失物B.发现埋藏物


  C.附合D.善意取得


  5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有( )。


  A.有利生产、方便生活B.诚实信用、等价有偿


  C.团结互助、公平合理D.一物一权、公示公信


  55.甲与乙于2009 年6 月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如果甲之子在2010 年9 月10 日之前办妥出国留学手续,则甲从2010 年10 月1 日起把房屋出租给乙。


  这一民事行为( )。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B.已经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D.是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解释方法,刑法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文理解释(字面解释)是根据刑法用语的文义及其通常使用方式阐述刑法意义的解释方法。论理解释是参酌刑法产生的原由、理由、沿革及其它相关事项,按照立法精神,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2.【答案】B。


  3.【答案】D。解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排除犯罪的法定事由,故排除AB 两项。C 项盗窃财物后已经构成盗窃罪,主动归还也不能认定为无罪,所以也可排除。只有D 项符合题意。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A。解析:《刑法》第17 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选A 项。


  7.【答案】A。解析:《刑法》第42 条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8.【答案】D。解析: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题中甲的行 为构成盗窃。虽然甲是国有公司的人员,但由于未利用职权,所以不构成贪污罪。


  9.【答案】C。解析: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据此只有C 项符合题意。


  10.【答案】D。


  21.【答案】ACD。


  22.【答案】AD。解析:打击错误,也称打击失误、行为偏差、方法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意欲侵害的某一对象实施侵害行为,由于失误而导致实际侵害对象与其本欲侵害的对象不一致。


  23.【答案】BCD。解析:《刑法》第25 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均可构成共同犯罪。故选BCD。


  24.【答案】AC。


  25.【答案】ABC。


  26.【参考答案】


  结果加重犯,又叫加重结果犯。是指故意实施刑法规定的一个基本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刑法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由于结果加重犯只有一个犯罪行为,只是危害结果较为严重,故认定为一罪。


  结果加重犯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必须客观地引发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加重结果,也即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或者加重结果,必须通过刑法明文规定的方式,成为依附于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而存在的特定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


  (3)行为对于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及其所引发的加重结果均有犯意。对于结果加重犯,应按照刑法分则条款所规定的加重法定刑处罚。


  27.【参考答案】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主要有:


  (1)客体不同


  绑架罪往往是通过绑架的手段谋取钱财,物质利益。非法拘禁罪是针对受害人的人身自由,就是想控制受害人,侵害被害人的人身自由。犯罪的目的不同。绑架 罪的目的是为了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而非法拘禁罪的犯罪目的则是非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或是为取回“自已应得”的财物。


  28.【参考答案】


  该说法是不正确的。


  《刑法》第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33 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刑法规定可以看出,杀人有的要判 处死刑,属于“杀人应当偿命”的情形,但有的也可以不判死刑。还有的正当防卫造成犯罪人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杀人的,都不会被判处死刑,所以杀人应当 偿命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9.【参考答案】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其他危险方法是指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等以外的各种不常见的危险方法。


  (3)“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既遂。因为危 害公共安全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后果,或者虽未造成实际损害后果,但却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这类犯 罪中的某些具体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即构成犯罪的既遂。


  (4)投放危险物质罪侵害的是不特定的他人或不特定的公私财产,而以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是特定人的生命。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30.【参考答案】


  甲、乙、丙是共同犯罪。其中甲乙丙构成盗窃罪既遂,甲单独构成放火罪。甲交代的事实中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乙交代的事实中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2)甲犯有盗窃罪、放火罪、抢劫罪,情节恶劣,同时其有自首情节,属于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乙犯有盗窃罪,诈骗罪,情节恶劣,但其也有自首情 节,属于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丙只犯有盗窃罪,且未亲自参与实施盗窃行为,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6.【答案】D。解析:《合同法》第54 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甲有欺诈行为,故本题选D。


  37.【答案】C。


  38.【答案】D。解析:对于共有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的行使,应当得到全体共有人的同意。如果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某个或某些共有 人有权代表全体共有人管理共有财产时,则该共有人可以依法或依合同对共有财产进行管理。例如家庭共有财产的管理可以由家庭成员中推举出一人为之,而不必由 全体家庭成员共同进行。但是,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是无效的。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 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39.【答案】A。解析: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权利。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 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40.【答案】D。


  41.【答案】C。解析:《担保法》第84 条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42.【答案】B。解析: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43.【答案】A。


  44.【答案】B。解析:《担保法》第,10 条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45.【答案】D。解析:《民法通则》第99 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


  51.【答案】BC。解析:中国的民事立法上,确立了以下几项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52.【答案】ABD。


  53.【答案】ABCD。解析: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所有权原始取得的主要方式包括:生产;先占;添附;拾得遗失物;埋藏物;善意取得等。添附主要有混合、附合和加工三种方式。


  54.【答案】AC。解析:《民法通则》第83 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邻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55.【答案】BC。解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 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期限的到来决定其效力产生或者终止 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其效力能否发生或能否依条件而消灭,仅仅具有可能性;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其效力的发生或消灭是必然的。《民法通则》 第62 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