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023年国考报考入口网址是那个

四川华图 | 1970-01-01 08:00

收藏

  2023年国考公告已出!报名时间为10月25-11月3日,考试时间为12月4日,全国共招录3.71万人,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相关信息如下。

>国考报名入口 | 国考报名流程<

>国考照片标准 | 国考报名人数<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

  查询资格审查: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5日18:00

  查询报名序号:2022年11月7日8:00

  报名确认缴费:2022年11月10日0:00至11月15日24:00

  网上打印准考证:2022年11月29日0:00至12月4日15:00

  考试时间:2022年12月4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12月4日下午14:00—17:00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3日下午14:00—16:00

>国考公告岗位下载 | 职位大数据查询<

>备考资料包国考历年分数线<

>超高性价比公务员网课推荐<

  二、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2023年国考公告原文及报考点此查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课

  三、国家公务员报考职位分析

  本次国家公务员招录岗位中有2.5万个应届高校毕业生,2.8万个基层岗位,3000余个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录岗位。

  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从历年岗位数据、学历报考条件、基层岗位条件、全国招录数量、四川岗位数量等维度整理分析了本次国考岗位大数据,详细内容可查询【2023年国考大数据】。

国考岗位分析

  四、国家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1.>在位于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汉考克公园里,有一连串的沥青坑,被叫做“拉布雷亚沥青坑”。几万年来,天然沥青不断地从地下裂缝中汨汨而出,在公园里形成池塘。这种沥青池塘的表面常常覆盖着一层水,动物走进去饮水,被陷在里面,最终溺死。其他食肉动物看到被陷动物,企图捕食,结果也被陷在里面无力自拔。最终,它们都变成一堆化石保存下来,由此形成了动物墓地。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动物墓地形成于几万年前

  B.动物墓地的化石是食肉动物形成的

  C.汉考克公园的池塘是由沥青构成的

  D.动物墓地的形成源于沥青池塘的构造

  2.  如果说记忆包括形成、存储和提取这几个阶段,那么植物的确存在记忆。和人类一样,植物也存在多种不同形式的记忆。它们有短期记忆、免疫记忆,甚至还有跨代的记忆。比如,存在于捕蝇草中的短期记忆是基于电流的,很像动物的神经活动。当捕蝇草的触发毛中有两根被虫子触动,叶片就会闭合,也就是说它要记住此前有一根被触动过。不过这种记忆只能维持20秒,之后它就忘记了。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记忆和人类的记忆一样,包括形成、存储和提取这几个阶段

  B.不同植物的记忆形式不同,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

  C.捕蝇草短期记忆的存在机理和动物神经活动类似

  D.捕蝇草的记忆只能维持20秒,之后就会忘记

  3.  周总理在欢迎基辛格二次访华的宴会上说,“中美关系的恢复要归功于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当然,一定也要有一个人做先导,这个先导就是基辛格博士。”

  这说明( )。

  A.基辛格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基辛格对促进中美关系改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C.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是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者

  D.基辛格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4.  森林与水血脉相依,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保护人类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可以涵养水源。据专家研究,森林对降雨有着重新分配的作用,25%的降雨量可为植被蓄存吸收。一般认为,5万亩的林木就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这段话主要谈论的是( )。

  A.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B.保护水源的重要性

  C.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D.水与森林的依存关系

  5.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要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片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这段话主要观点是什么?

  A.阴山以南地区是一片沃野

  B.阴山以南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生存的依据

  C.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D.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都是极为重要的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细节判断题,要求选一个与原文一致的选项。A项中的“形成于几万年前”在文中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中化石由食肉动物构成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由动物构成,而不单单是食肉动物,属于偷换概念,排除。C项中池塘由沥青构成,而原文中提到除了沥青之外,表面还有一层水,属于曲解文意,排除。从全文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沥青坑下面是沥青,上面是水的构造,才使得动物因饮水而溺死其中,最终形成动物墓地。由此D项表述正确。故本题选择D项。

  2.答案: C

  解析: 文段中说植物的记忆和人类的记忆一样,存在多种形式,并未说两者都包括形成、存储和提取这几个阶段,故A项错误;文段中说植物存在多种记忆形式,并未说不同植物的记忆形式不同,故B项错误;根据文中“存在于捕蝇草中的短期记忆是基于电流的,很像动物的神经活动”可知,C项正确;D项表述是以偏概全,文段中是说捕蝇草的短期记忆只能维持20秒,并不代表捕蝇草的记忆就只能维护20秒。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答案: D

  解析:

  根据提问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基辛格是中美关系恢复的“先导”,也即为中美关系的恢复做出了前期的贡献,奠定了基础, 与D选项意思一致。故正确答案为D。A项观点材料没有提到;B项偷换概念,“决定性”作用不等于“先导”;C项没抓住关键点,材料强调的是基辛格的作用。

  4.答案: A

  解析:

  根据提问标志词“主要谈论”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本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其中原因之一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D是干扰项,“水与森林的依存关系”是说要保护森林的原因,并不是本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主要观点”一词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根据分号划分结构,材料前半部分强调“>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后半部分强调“>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汉族的重要性”,整篇材料构成“分——分”结构。由此可知材料的主体包括”游牧民族“和”汉族“两个方面,故正确答案为D。

  >B、C项片面,仅提到了”游牧民族“;选项A显然不是材料的主要观点。

国考资料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