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5重庆武隆区公务员考试时间_重庆公务员考试专栏

四川华图 | 2025-02-13 09:34

收藏

  一、2025年重庆武隆区公务员重要时间节点

  25重庆公务员考前冲刺试卷!2025年重庆公务员公告2月11日发布,招5517人。

扫码添加客服领取职位表汇总

  1、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在2025年2月12日上午9:00至2月18日上午9:00期间

  2、报名人数公布:2025年2月13日至2月16日,每天上午11:00左右

  3、网上缴费:报考者须在2025年2月22日上午9:00前

  4、打印准考证:报名审核通过且缴费成功的报考者,可于2025年3月10日上午9:00至3月15日上午9:30期间

  5、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5年3月15日,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

  具体安排为:

  2025年3月15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6:30申论

  2025年3月16日上午9:00—11:00公安类专业科目

  上午9:00—10:00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时间及职位表下载汇总:https://mypta.cn/agW5

  二、2025年重庆武隆区公务员职位分析

  下面一起来看看重庆公务员招考及分数线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2025年重庆公务员整体招考同比增长21.78%,这是利好消息,意味着有更多的↑岸机会。其中市级单位招考人数最多,占比11.13%。大家在选择岗位并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进行筛选,报的好和考得好一样重要!

  其次根据202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分数线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包括市属单位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两江新区平均分最高为139.71,市高法院平均分最低64.73。大家在报考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些分数线情况选择岗位报考,参考使用能增加入面的概率。

  三、2025年重庆武隆区公务员备考方法建议

  1、了解各地区竞争难度

  通过表格中各地区的最低分、平均分和最高分,大致判断竞争难度。比如平均分较低的地区,可能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可作为报考时的参考,若求稳上岸,可重点关注这些地区。

  2、明确目标分数

  确定基础目标:参考各地区的最低分,了解进入面试的基本门槛,以此为基础设定自己的目标分数,确保备考方向和努力程度与之匹配。

  设定进阶目标:以平均分或略高于平均分作为进阶目标,在备考过程中朝着这个分数努力,提高在竞争中的优势。

  3、分析薄弱环节

  对比不同地区、部门的分数线,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若想报考平均分较高的地区或部门,分析自己目前水平与目标分数的差距,明确在行测和申论各模块中哪些部分需要重点提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练习。

  4、规划备考时间

  根据目标分数和自身基础,制定备考计划。如果目标地区分数线较高,预留更多时间进行系统复习、刷题和模拟考试;若目标地区分数线相对较低,可适当调整备考节奏,但仍要保证学习的全面性和深度。

  5、申论试题

提出对策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国考、上海市考中经常有所涉及。那么,如何学会提出对策呢?不像概括类题型,只需要简单的列出要点即可;没有综合分析的逻辑思维;也没有对格式要求的不断变化。有的只是在归纳和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分析和创造。提出对策的能力是公务员自身的基本能力,也是成为合格公务员的先决条件。这种能力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全面分析总结实施情况,进行具体实践,申请论证。所以要想学好并提出对策,四川华图提醒大家需要以下几点:

一、得分关键:

基础标准:1.要点全面;2.作答准确;3.语言简洁;4.条理清晰

特殊标准:1.针对性;2.可行性;3.操作性

二、作答重点:

1.直接对策:标志词(应、需、良方……);权威表述;政策文件

2.间接来源:问题、原因推导;案例提取

3.自创对策:思想类、管理类、监督类、制度法律类、投入类

三、常见积累:

1.宣传类:

教育——党员干部: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

传统类:标语、横幅、宣传手册、报纸、广播

新型:三微一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微视频)

活动类:积分兑换、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舞台剧

2.管理类: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联合执法、专项整顿、突出检查(“双随机一公开”、飞行检查)、创新执法(智慧化)、人性化执法(地摊经济)、加大考核、加大问责(责任追究)

3.监督类:

体制内监督(纪委监委、组织人事部门、上级政府、主要领导)

体制外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媒体;个人监督举报—渠道:热线电话、官网等)

4.法律制度类:

建立健全、细化规定;建立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长效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红黑榜制度、容错纠错机制(党员干部)、首问负责制

5.投入类:

人:适当增加编制、志愿者、技术(替代)

钱:节流;开源:财政资金投入;政企合作;政社合作(募集)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同学都能如愿入编,岸上见!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