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5重庆黔江区公务员考试笔试总分是多少_重庆公务员考试专栏

四川华图 | 2025-02-13 09:32

收藏

  一、2025年重庆黔江区公务员重要时间节点

  25重庆公务员专业!2025年重庆公务员公告2月11日发布,招5517人。

扫码添加客服领取职位表汇总

  1、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在2025年2月12日上午9:00至2月18日上午9:00期间

  2、报名人数公布:2025年2月13日至2月16日,每天上午11:00左右

  3、网上缴费:报考者须在2025年2月22日上午9:00前

  4、打印准考证:报名审核通过且缴费成功的报考者,可于2025年3月10日上午9:00至3月15日上午9:30期间

  5、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5年3月15日,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

  具体安排为:

  2025年3月15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6:30申论

  2025年3月16日上午9:00—11:00公安类专业科目

  上午9:00—10:00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时间及职位表下载汇总:https://mypta.cn/agW5

  二、2025年重庆黔江区公务员职位分析

  下面一起来看看重庆公务员招考及分数线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2025年重庆公务员整体招考同比增长21.78%,这是利好消息,意味着有更多的↑岸机会。其中市级单位招考人数最多,占比11.13%。大家在选择岗位并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进行筛选,报的好和考得好一样重要!

  其次根据202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分数线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包括市属单位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两江新区平均分最高为139.71,市高法院平均分最低64.73。大家在报考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些分数线情况选择岗位报考,参考使用能增加入面的概率。

  三、2025年重庆黔江区公务员备考方法建议

  1、了解各地区竞争难度

  通过表格中各地区的最低分、平均分和最高分,大致判断竞争难度。比如平均分较低的地区,可能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可作为报考时的参考,若求稳上岸,可重点关注这些地区。

  2、明确目标分数

  确定基础目标:参考各地区的最低分,了解进入面试的基本门槛,以此为基础设定自己的目标分数,确保备考方向和努力程度与之匹配。

  设定进阶目标:以平均分或略高于平均分作为进阶目标,在备考过程中朝着这个分数努力,提高在竞争中的优势。

  3、分析薄弱环节

  对比不同地区、部门的分数线,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若想报考平均分较高的地区或部门,分析自己目前水平与目标分数的差距,明确在行测和申论各模块中哪些部分需要重点提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练习。

  4、规划备考时间

  根据目标分数和自身基础,制定备考计划。如果目标地区分数线较高,预留更多时间进行系统复习、刷题和模拟考试;若目标地区分数线相对较低,可适当调整备考节奏,但仍要保证学习的全面性和深度。

  5、申论试题

  【背景链接】

  男子伤人致死,获刑12年,却以“保外就医”名义并未蹲过一天监狱,并结婚生子;杀人获刑15年却一天监狱没进过,还逍遥自在当起了村干部,以及因犯故意杀人罪本应在监狱服刑的男子凭借“保外就医”在狱外活动长达7年之后,多起让人质疑的反常案件在社会上引起关注。

  【热点分析】

  “保外就医”,不能成为脱罪法宝。必须能够经得起法律的审视,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是对法治原则的敬畏与恪守。

  让患有重疾的罪犯“保外就医”,原本是彰显人道主义的司法实践。但在执行中,却遭遇了变形、走样。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一些“保外就医”变成了“保而不医”,甚至演化成了滋生腐败的黑色交易。同时,有的“保外就医”,明显不符合相应的条件或是超过了必要的时限,一经启动便“一保到底”,使违法犯罪人员逃避应有的惩处。在一些反腐电视剧的经典桥段中,明显失当的“保外就医”也成为被针砭的对象。

  刑罚的执行有助于安抚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情绪,修复破坏的社会关系。但是通过造假躲避刑罚的执行是体现了司法腐败,损害了法律专业、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破坏了法律的统一实施,妨害了司法公正,破坏了社会公平,其危害性不亚于一次重新犯罪。为此,必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压实主体责任,深查司法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司法执法公平公正。

  【参考对策】

  “保外就医”,绝不能偏离法治轨道,不能为犯罪分子开辟“逍遥狱外”的特权通道。相关决定的作出与执行,必须有严格的制度流程,必须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必须有全链条的严密监管。否则,任由失当的“保外就医”横行,既是对受害者的明显不公平,也会直接侵蚀法治公信力。

  在部分“保外就医”事件屡屡引发质疑之际,有关部门绝不能视而不见、选择性失明。一方面要对于作出“保外就医”决定的过程进行全面调查,详查每一个环节的相应依据,详查是否存在明显的弄虚造假以及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调查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违法问题,也必须追责问责,依法予以从重处理,切实改善违法成本、形成震慑效应,进而遏制住试图钻制度“空子”的违法乱纪行为。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同学都能如愿入编,岸上见!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