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重庆万州区公务员重要时间节点
25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试难吗!2025年重庆公务员公告2月11日发布,招5517人。
扫码添加客服领取职位表汇总
1、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在2025年2月12日上午9:00至2月18日上午9:00期间
2、报名人数公布:2025年2月13日至2月16日,每天上午11:00左右
3、网上缴费:报考者须在2025年2月22日上午9:00前
4、打印准考证:报名审核通过且缴费成功的报考者,可于2025年3月10日上午9:00至3月15日上午9:30期间
5、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5年3月15日,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
具体安排为:
2025年3月15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6:30申论
2025年3月16日上午9:00—11:00公安类专业科目
上午9:00—10:00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时间及职位表下载汇总:https://mypta.cn/agW5
二、2025年重庆万州区公务员职位分析
下面一起来看看重庆公务员招考及分数线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2025年重庆公务员整体招考同比增长21.78%,这是利好消息,意味着有更多的↑岸机会。其中市级单位招考人数最多,占比11.13%。大家在选择岗位并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进行筛选,报的好和考得好一样重要!
其次根据202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分数线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包括市属单位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两江新区平均分最高为139.71,市高法院平均分最低64.73。大家在报考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些分数线情况选择岗位报考,参考使用能增加入面的概率。
三、2025年重庆万州区公务员备考方法建议
1、了解各地区竞争难度
通过表格中各地区的最低分、平均分和最高分,大致判断竞争难度。比如平均分较低的地区,可能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可作为报考时的参考,若求稳上岸,可重点关注这些地区。
2、明确目标分数
确定基础目标:参考各地区的最低分,了解进入面试的基本门槛,以此为基础设定自己的目标分数,确保备考方向和努力程度与之匹配。
设定进阶目标:以平均分或略高于平均分作为进阶目标,在备考过程中朝着这个分数努力,提高在竞争中的优势。
3、分析薄弱环节
对比不同地区、部门的分数线,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若想报考平均分较高的地区或部门,分析自己目前水平与目标分数的差距,明确在行测和申论各模块中哪些部分需要重点提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练习。
4、规划备考时间
根据目标分数和自身基础,制定备考计划。如果目标地区分数线较高,预留更多时间进行系统复习、刷题和模拟考试;若目标地区分数线相对较低,可适当调整备考节奏,但仍要保证学习的全面性和深度。
5、申论试题
综合分析题是申论考试中常见题型,主要是要求我们针对一个观点、事件、句子、词汇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要有自身观点的展示,也要有分析、论证过程的体现,以及最终结论或对策的提出。是众多考生感觉比较难的一类题目,这次四川华图着重为大家破解“分析、论证”过程的难点。
一、常规材料
所谓常规材料是指案例型材料、数字型材料、观点型材料都有的材料结构。以“围绕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谈谈你对庄子‘无用方为大用’观点的理解”为例。
【题目分析】
“围绕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我们能确定庄子的观点及材料的主要内容与教育相关,作答对象为“无用方为大用”,简单翻译就是“无用等于有大用”,比较矛盾,我们解释的重心就在“无用”“大用”两种教育观念上。
材料节选:
当我们环视周围,不是可以看到很多实用教育导致的伪成熟的孩子么?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唯一,童年的乐趣、少年的轻狂、青春的热情统统因为无用而被压抑。为了成绩、名次,为了全能的素质而拼尽全力。待到毕业时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题目解析】
材料中描述了实用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危害:磨灭各年龄段的特质,早熟,迷失自我等等,这是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也可称其为现状,我们发现这一现状正好可以从反面证明“无用”教育观的正确性、意义。那么,现状、危害就可以被用于论证。
二、特殊材料
特殊材料主要是指案例型材料这种篇幅较大的材料。以“谈谈对‘企业家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格局和胸襟,也要有坐住板凳的定力和意志’。”题目为例。
【题目分析】
句子的主语是企业家,仰望星空的格局和胸襟、坐住板凳的定力和意志都是对企业家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着重解释的部分,“仰望星空的格局和胸襟”主要是指格局要大、胸襟要开阔;“坐住板凳的定力和意志”意思是意志坚定,不轻易动摇。
材料节选:
与很多企业选择做仿制药不同,BD药业一开始就立志做新药,要在全球药业竞争中拥有完全知识产权……但回想企业初创时,丁先生有很多感慨,当时面临各种技术难题、无休止试药及资金链断裂等“生死劫”,但有志者事竟成,BD药业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了……
【题目解析】
材料主要呈现BD药业的做法,我们发现立志做新药是格局大的表现,克服重重困难可以证明意志坚定。那么,做法就可以用于论证。
这样的论证内容颠覆了很多考生的认知,大家惯性地将做法放入“对策”环节,导致论证缺失。所以在以后作答综合分析题目时要打开思路,凡是能够证明观点的内容都可以用于分析论证,不必纠结内容的定位。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同学都能如愿入编,岸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