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招考信息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2025绵阳公务员考试省考成绩分差什么时候出

四川华图 | 2025-01-12 10:36

收藏

  2025绵阳公务员考试省考成绩分差什么时候出,2025年四川公务员笔试成绩1月11日10:00已经发布,参加四川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可以进入四川人事考试网查询,包括定向选调生的成绩也是同时公布可查询的。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可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录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2025年1月27日前,报考者可登录报名网站或招录机关指定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职位排名。面试资格复审公告同样于绵阳人事考试网公布。而以往出成绩到面试一般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由于今年中间穿插过年来看面试阶段备考时间预测会缩短。

jian12025四川省考笔试成绩入口

jian12025四川省考晒分查排名抽黄金

hot四川公务员历年分数线查询

四川选调生历年进面分数/面试试题,添加客服老师领取吧~


  一、排名查询时间及地址

  按照往年的情况,从出成绩到第一个地市出排名相隔8天,但是今年官方招考公告明确说明1月27日前出排名,历年来四川公务员笔试排名都是每个招考地市单独发布,时间、网址均不同,也就意味着这需要一定的周期来让所有地市全部发布排名,那么想要在1月27日前全部发不完,至少需要1周的时间,那么预计今年四川省考出排名首发时间会在1月22日或者1月20日,甚至更早,毕竟从今年的招考节奏来看官方的时间还是十分紧凑的。


  二、资格审查

  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选调名额的3倍,在报考同一职位的笔试人员中,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各职位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笔试有违规违纪情况或缺考、零分科目者不得进入面试资格审查,最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考生一并进入面试资格审查)。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数达不到选调名额3倍的职位,视情况在已参加笔试且符合选调职位条件的人员中调剂志愿、缩减名额或适当放宽进入面试人员比例。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负责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考生须携带推荐高校(院所)等单位审核签章的《报名推荐表》一式两份(登录网上报名网站,按网络提示打印)、准考证、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党员证明、表彰奖励证明、担任学生干部证明和招考单位要求的其他资料、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在市(州)党委组织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资格审查。

  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按川发改价格〔2023〕473号文件规定缴纳面试考务费80元。

  三、面试

  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凭本人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和有关证明材料参加面试(参加四川省2025届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招录考试,且已同招录机关签约的,不能参加面试)。面试时间暂定为2025年2月中下旬,由各市(州)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具体面试时间、地点由市〈州〉党委组织部另行通知)。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占考试总成绩的50%。面试有违规违纪情况或缺考者不能进入下一环节。

  四、绵阳公务员考试省考面试备考热点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和群众保持良好沟通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模拟试题

  基层公职人员经常会和群众打交道,你认为要和群众保持良好的沟通,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谈谈对于核心话题的理解:和群众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基层公职人员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最多的人,保持良好沟通,才能拉进与基层群众的关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从而做好基层工作。

  2.做出选择:和群众良好沟通应具备的因素。

  熟悉民情、以理服人。

  3.阐述理由:分别论述两个因素。

  (1)熟悉民情。

  ①熟悉民情能拉近距离,使群众相信。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基层环境也各不相同,想要和群众良好沟通,熟悉民情是最基础的。俗话说“入乡随俗”,只有熟悉民情,才能说出群众想听的话,办群众想办的事,才能让群众相信,建立好的沟通基调。如摸不清当地情况,和群众从距离上就是远的,自然会阻力重重。

  ②熟悉民情是办事基础,使群众满意。及时掌握基层动态,才能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给群众解决问题带来福利。让百姓满意,才能始终保持和群众的良好沟通。

  (2)以理服人。

  ①以理服人代表谦虚平等,使群众认可。在基层,公职人员面对的大多是知识水平等不高的普通群众,群众最信服的不是权,而是理。只有讲出的话有道理,才能够让群众认可,反之如果只是喊口号说大话,或者一味命令,高高在上,便难以实现有效沟通,甚至引发矛盾。

  ②以理服人代表政府水平,使群众信服。如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做的事都是正确的,就代表这都是符合群众利益的,决策是科学的,也体现出干部的水平,自然能够让百姓信服,保持好的联系。

  总之,在基层要和群众保持良好沟通,首先要先当“群众”后当“干部”,深入了解基层。其次,主动交流,以理服人,才能做好群众的“百灵鸟”,做好基层工作。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