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元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入围分数线是多少,2025年四川公务员笔试成绩官方公告将在2025年1月中旬发布:笔试各科成绩于2025年1月中旬在报名网站公布。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可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录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2025年1月27日前,报考者可登录报名网站或招录机关指定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职位排名。面试资格复审公告同样于广元人事考试网公布。而以往出成绩到面试一般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按照今年得招考节奏来看面试阶段得时间预测会缩短。图图建议估分分数靠前得同学一定要提前开始备考面试,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全面备考。
1、广元公务员成绩排名在哪查询?
四川公务员笔试成绩在报名网站点对点查询,也就是四川人事考试网。而排名是区分系统、地市单独在地市网站点对点查询,以下是各地市排名查询官网地址,大家可以参照进去蹲成绩排名。
2、估分多少分可以面试提前学?
首先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如下图:这个数据来源于四川华图全网估分系统,是考生们参加笔试后得行测估分情况。从整体数据看2024年度相比2025年度的分数低,2024集中在(55-65),2025集中在(60-70)数据大体差距在5分左右。也就是行测估分在65分以上得同学就可以提前准备面试了!
3、广元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成绩计算方式
四川公务员成绩计算方式:
(1)笔试、面试成绩占比为6:4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申论》成绩×30%+笔试加分。
(2)笔试、面试成绩占比为5:5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5% +《申论》成绩×25%+笔试加分。
举个例子:假如某人的行测成绩是73,申论成绩是67,无笔试加分,那么笔试折合总成绩=73×30%+67×30%=42。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举个例子,假如某人的面试考了80分,那最后面试折合分数就是80×40%=32分。
凉山和甘孜除外,因为他们会加试彝语文/藏语文。
4、广元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热点
【背景材料】
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
“看病难”难在:(1)路途遥远,求医不方便,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山村的农民;(2)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医疗需求,如医务人员业务差,诊断设备差,设施简陋,诊断不清,治疗效果差等;(3)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如医院的科室设置布局不合理,程序复杂,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存在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4)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取药、候诊排长队存,在“难等”之难。
“看病贵”贵在:(1)药费贵;(2)检查费贵;(3)一些特殊治疗器械贵;(4)过度治疗,小病大治、拖治产生不合理费用。
某地医疗主管部门为了改善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措施:
(1)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基层医疗单位的经费保障。
(2)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服务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规范收支管理,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片面创收的运行机制。
(4)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力度,严禁虚高定价,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5)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加强医德建设,提高医生服务质量。
(6)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方便群众就医。
(7)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
(8)推进医疗改革,实行“医、药、检”分离政策。
(9)加强医院监管,增强医院内部约束机制,打击“号贩子”“吃回扣”等不正之风。
【面试模拟题】
1.请根据措施的有效性,从上面九个措施中选择三个你认为最有效的,并说明理由。
2.请补充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模拟题要求
1.准备发言阶段:考生认真读题并准备发言提纲,时间10分钟。
2.独立发言阶段:考生就问题进行个人陈述,时间3分钟。
3.自由讨论阶段:请考生就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以6个人25分钟为基准,每增加1个人,讨论时间增加5分钟。
【试题解析】
【第一问】
问题要求选择三个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先要对这九项措施进行分类,并按照一个相对可观的标准对每项指标进行评估。措施(1)落实基层医疗单位的经费保障,属于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体系建设;措施(2)完善医保制度,属于医疗制度建设;措施(3)规范收支管理,也属于制度建设;措施(4)是药品价格监管,属于药品管理措施;措施(5)是提高医疗人员服务水平,属于针对医疗机构的整改措施;措施(6)是拓宽医疗人员执业范围,严格来说也属于医疗体系的建设措施;措施(7)是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优势(主要是价格优势),属于药品管理措施;措施(8)实行“医、药、检”分离政策,属于制度改革;措施(9)是治理“号贩子”“吃回扣”等就医乱象,也属于针对医疗机构的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