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队文职笔试非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考试吗,2025军队文职考试公告、岗位计划、报考指南、考试大纲于2024年10月31日统一在中国军队人才网发布,本次全军共招录34944名文职人员,报名时间为11月8日8:00至11月14日18:00期间。笔试时间:12月28日,成绩查询时间:2025年2月上旬左右,面试时间:2025年3月底前。
2025年部队文职招考岗位包括艺体岗、管理岗、专业技术岗的招聘,其中艺体岗招录流程为先面试后参加全军统一笔试,军队文职统一考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8日,另外部分面向博士研究生招考的岗位,将无需参加笔试,面试合格后即可直接录用。
一、军队文职公告解读
报考人员应当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同时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政治条件。应当符合军队招录聘用文职人员政治考核的标准条件。
(二)学历条件。一般应当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报考在艰苦边远地区、岛屿的岗位,以及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可不作全日制要求。驻艰苦边远地区、岛屿的单位定向招考军队烈士和因公牺牲军队人员的配偶子女、未婚军队烈士的兄弟姐妹以及现役军人配偶,除教学、科研、工程、医疗专业技术岗位外,报考学历要求可以放宽至大学专科。报考护理、艺术、体育专业岗位的,报考人员的学历可以放宽至大学专科。
(三)资格条件。应当具有招考岗位要求的职称和职业资格。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外,报考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以及博士研究生报考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不作职称要求。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本领。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种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在教育中一直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学生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是分离的,他只有学习的任务,而将日常生活交给他人,交给父母去料理。在知识学习与养成教育中,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更加边缘化。未来、理想、职业、人才,包括财富、明星、时尚等等,在这些传统大词与流行的概念与价值观中,总是难以寻觅到同常生活的影子,嗅不到人间烟火味,看不到油盐酱醋茶的坛坛罐罐。
其实,从人类的延续与个体生命的保障来说,同常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知识、规范、伦理与精神。由于日常生活的无所不包,它涉及到了人与这个世界、与自然广泛的联系。我们知道自己身体的秘密吗?如何使它更健康,更能给我们提供劳动的保障?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我们知道食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它们的性格如何?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应对?我们了解春夏秋冬,日月晨昏,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该如何才不至于悖逆时日,违反了“规矩”?这些看起来确实平常,以至习焉不察,但从尊重人的生命、从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生命伦理来说,它又确实会给人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需的。
千万不要认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无关,与形而上无关。一个真正懂得日常生活的人是能够从中发现思想,不断体会到精神的高度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始终交相辉映。这样的精神首先在于人道与人性,日常生活的世界首先是此岸性的,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人的幸福。承认日常生活的意义,就是表明人的肉身与感官享受的正当与合理,只有它,才是幸福的确证。
1.1.
文章第1段主要批评了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A.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发展
B.教学内容脱离日常生活
C.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D.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1.2.
作者认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于( )。
A.它是人类及个体存在的保障
B.日常生活包罗万象
C.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
D.它是知识的来源
1.3.
不属于作者认为应纳入教学内容的一项是( )。
A.自然规律
B.风土人情
C.社会伦理
D.艺术哲学
1.4.
最后一段意在说明( )。
A.幸福的评价标准
B.精神生活的重要价值
C.日常生活的哲学意义
D.人生的真正意义
1.5.
下列哪个教育理念与作者的理念相吻合?
A.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B.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C.让学生学一点他们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渴望干的事情
D.要解放孩子,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陶器。这些创造发明,无疑应归功于妇女,因为在性别分工的基础上,妇女是家里的主人,必然首先从事这些活动。这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一定的残余,例如云南傣族和台湾高山族的制陶都由妇女来承担,而男子仅从事挖土、运土等辅助性劳动或甚至根本不参与其事。但在有些少数民族中已开始有所变化,如云南佤族和台湾耶美族中,制陶已成为男子专有的职业,妇女则降为辅助性劳动。这些现象提供了陶器出现之后,有关男女分工的变化和社会分工发展等方面的有用资料。此外,上述少数民族制陶工艺方面的发展过程是:从泥条盘筑到慢轮修整,从露天平地堆烧到棚内平地封泥烧制,这正代表了由手制向轮制过渡的早期形态,由无窑向有窑过渡的初级形式,这些都为探讨原始制陶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详细地说明我国陶器的起源,目前尚感资料不足。不过最近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出土的陶器都比较原始,据碳十四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五六千年以前,是华北新石器时代已知的最早遗存。这些发现不仅有利于探索陶器的起源问题,同时还揭示了正是在这些遗存的基础上,才发展成为后来广泛分布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到阶级社会的商周文明,它们在制陶工艺和器形的发展上,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此外,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西桂林甄皮岩的陶器也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其碳十四断代也在公元前四五千年以前,同样属于新石器时代较早的遗存,它们同后来华南地区的陶器发展也有着直接联系。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可能分布着更多的早期陶器的遗存,在不断发展和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整体,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瓷和瓷器,成为我国特有的创造发明,并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1.
下面哪一项符合本文对妇女从事制陶的解释?()。
A.是陶器在我国起源的标志
B.证明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出现
C.是妇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一种印证
D.是造成了原始社会性别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原因
2.2.
文章认为佤族和耶美族男子从事制陶说明了()。
A.陶器起源的另一特殊现象
B.制陶辅助性劳动不利于妇女
C.家庭的主要角色发生了变化
D.在制陶分工上不同于其他民族
2.3.
文章通过对华北、华南不同地方的介绍,想要读者知道()。
A.两个不同地域的陶器遗存的发现
B.这几个地方新石器时代断代的先后
C.我国陶器的创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D.我国在不同地域中还可能有着更多的陶器遗存
2.4.
根据本文,下列描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制陶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