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队文职考试年龄不否可以报名考试吗,2025军队文职考试公告、岗位计划、报考指南、考试大纲于2024年10月31日统一在军队技术人才网发布,本次全军共招录34944名文职人员,报名时间为11月8日8:00至11月14日18:00期间。笔试时间:12月28日,成绩查询时间:2025年2月上旬左右,面试时间:2025年3月底前。
2025年部队文职招考岗位包括艺体岗、管理岗、专业技术岗的招聘,其中艺体岗招录流程为先面试后参加全军统一笔试,军队文职统一考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8日,另外部分面向博士研究生招考的岗位,将无需参加笔试,面试合格后即可直接录用。
一、军队文职公告解读
(四)身体条件。应当符合《军队选拔军官和文职人员体检标准》规定的招录聘用文职人员体检标准条件。其中,身高标准总体执行《军队选拔军官和文职人员体检标准》,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文职人员选拔需要适当放宽,但男性不得低于160厘米、女性不得低于155厘米;经中央军委机关部委、战区、军兵种、中央军委直属单位、武警部队认定的高层次人才、特殊专业人才,以及相关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身高标准可以再作适当放宽。
(五)年龄条件。报考九级文员以下管理岗位或者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报考八级文员、七级文员管理岗位或者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197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
(六)其他条件。除上述条件外,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军事职业特点和岗位职责要求,对招考岗位设置不超过3个附加条件。
报考人员取得学历学位和职称、职业资格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31日,其中免笔试直接面试岗位截止时间可以为录用时间,但不得超过2025年12月31日。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1. 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此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次战役为:( )。
A.渭水之战 B.城濮之战 C.昆阳之战 D.襄阳之战
1.【答案】C。华图解析: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23年),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它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新朝末年的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C选项正确。
A选项,渭水之战(也称渭南之战)发生于公元211年由三国时期曹操与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一场战役。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七月,曹操在南方战线失利,所以决定向凉州拓展。马超、韩遂等收到消息,决定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渭南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夺得关中。A选项错误。
B选项,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B选项错误。
D选项,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D选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C。
2. 提出“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是:( )。
A.包拯 B.苏轼 C.岳飞 D.林则徐
2.【答案】A。华图解析:包拯,北宋名臣,以刚正不阿、秉公执法而深受百姓爱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是包拯在其奏疏《乞不用赃吏疏》中提出来的。故本题选A。
3. 下列我国古代国家行政机构不具有行政监察职能的是:( )。
A.太常寺 B.御史台 C.都察院 D.六科给事中
3.【答案】A。华图解析:A项符合题意。秦朝时设置奉常,此后历代到北齐时始称太常寺,掌管宗庙陵寝祭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等,不具有行政监察职能。
B项不符合题意。秦及西汉时设置御史府,东汉时改名御史台,职掌保管宫廷所藏图籍秘书、文书律令、档案,监察、弹劾百官,复查疑狱,为封建中央监察机构。
C项不符合题意。都察院是明、清全国最高监察机构,负责对官吏进行监察弹劾,也可对政务进行评论,对君主进行规谏等。
D项不符合题意。明洪武六年(1373年)开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察驳正六部的违误,具有行政监察职能。
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