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队文职笔试非应届毕业生能否报名考试,2025军队文职考试公告、岗位计划、报考指南、考试大纲于2024年10月31日统一在军队人才官网发布,本次全军共招录34944名文职人员,报名时间为11月8日8:00至11月14日18:00期间。笔试时间:12月28日,成绩查询时间:2025年2月上旬左右,面试时间:2025年3月底前。
2025年部队文职招考岗位包括艺体岗、管理岗、专业技术岗的招聘,其中艺体岗招录流程为先面试后参加全军统一笔试,军队文职统一考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8日,另外部分面向博士研究生招考的岗位,将无需参加笔试,面试合格后即可直接录用。
一、军队文职公告解读
(四)身体条件。应当符合《军队选拔军官和文职人员体检标准》规定的招录聘用文职人员体检标准条件。其中,身高标准总体执行《军队选拔军官和文职人员体检标准》,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文职人员选拔需要适当放宽,但男性不得低于160厘米、女性不得低于155厘米;经中央军委机关部委、战区、军兵种、中央军委直属单位、武警部队认定的高层次人才、特殊专业人才,以及相关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身高标准可以再作适当放宽。
(五)年龄条件。报考九级文员以下管理岗位或者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报考八级文员、七级文员管理岗位或者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197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
(六)其他条件。除上述条件外,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军事职业特点和岗位职责要求,对招考岗位设置不超过3个附加条件。
报考人员取得学历学位和职称、职业资格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31日,其中免笔试直接面试岗位截止时间可以为录用时间,但不得超过2025年12月31日。
二、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1. 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是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动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下列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活动的决定因素
B.人工智能是自然的产物并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C.人工智能扩展了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D.人工智能决定人类意识的发展水平
1.【答案】C。华图解析: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发挥的产物,不是自然产物,是人类改造世界活动的重要因素,不能说是决定因素,所以AB选项错误。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对各方面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拓展了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所以,C选项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能决定意识的发展水平,所以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2.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所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活动本身可以改变客观世界
C.人们的精神动力依赖于物质活动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答案】A。华图解析:“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强调“信心”即“意识”的重要性,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正确。意识活动要通过实践才可以作用于客观世界,B项说法错误;C项未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3.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古人提倡“天人合一”,从方法论上看,这主要是强调:( )。
A.立足实际,不要“好高骛远” B.尊重规律,不要“竭泽而渔”
C.建立联系,不要“按图索骥” D.重视整体,不要“坐井观天”
3.【答案】B。华图解析:“天人合一”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尊重规律。故本题答案为B。
4. 李白《上安州长史书》“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这说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D.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使其为人类服务
4.【答案】B。华图解析:“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的含义是天地不会说话,但不影响四时的运行,也不影响百物的生长。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们各自按照其自身规律去运动,无法逆转,也无法阻止,这是自然规律,而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故本题答案为B。
5.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涉及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政治局领导身体力行,自觉执行规定的行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这表明:( )。
A.正确的意识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本身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C.意识并非始终都由物质决定的
D.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答案】D。华图解析:A项错误,错误的意识也可以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项错误,意识本身不是物质力量;C项意识始终由物质决定。题干强调的是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八项规定等正确的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体现了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故本题答案选D。
6.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乞丐并不会嫉妒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与这句话哲理相同的名言是:( )。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B.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6.【答案】B。华图解析:罗素的话表明,人只会和自己同级别的人进行比较,而不会和级别高出自己的人进行比较。A项,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没有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与题干名言哲理不同。B项,意思是不可能跟井里的青蛙谈论大海,因为它们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跟夏天的虫子谈论冰冻,因为它们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说明级别不同的人无法进行沟通、比较,与题干名言表达的哲理一致。C项,说明实践出真知,与题干名言表达的哲理不同。D项,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与题干名言表达的哲理不同。故本题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