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内容
四川省考笔试内容为《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行政能力测试》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申论》一般为一篇或几篇材料,根据材料答题。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二)申论
主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
二、历年试题
在考试之前,定期阅读申论范文是非常实用的一种复习办法。申论的写作练习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经常都快到考试了,大家还几乎都没怎么写过整篇的文章。根据以往辅导学生的经验,这样进入考场,通常会有两大致命影响,一是不能很好地控制申论写作时间,二是提笔头脑一片空白,既不知道文章如何布局,又不知道该组织哪些语言。所以四川华图提醒广大考生,申论写作练习要穿插到整个复习过程,多看,多练。本站也会在全网优选高质量申论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深耕文化内涵 祛除心里荒芜》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总书记也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因此,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的走文化自信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内涵,祛除心里荒芜。
深耕文化内涵需要完善公共文化建设。总书记在兰州市西湖街道视察时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因此,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就格外重要。我国人口庞大,基础文化普及任重道远。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体制创新,农家书屋应运而生,其作为繁荣农村文化的既有阵地,是深耕文化重要载体,是农民群众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精神粮仓。为此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加强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覆盖面。让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成文公共文化建设主战场。
深耕文化内涵需要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如今乡村道德滑坡带来了精神危机,群众赌博成风,攀比之风盛行,导致家庭分崩离析,还会导致乡土文化受到影响,不利于良好的民风民俗的弘扬。因此,加强道德建设至关重要,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此挖掘典型人物,发挥典范带头作用,党员、乡贤和村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树立良好榜样;制定村规民约,根据每一个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限制不良的行为;大力弘扬乡村道德,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深耕文化内涵需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创新手段、提高效能。一方面,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健全以效能为导向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将其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健全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供依据,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满意度。
“种下满地黄金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办法”,站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阶段,“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总书记的这番话,是中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奇迹的“密码”。我们要凭借着更加完善的设施、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文化体系,重拾文化自信,深耕文化内涵,祛除心里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