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雅安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考试分差查询入口,202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于2月21日10点在四川人事考试网开通查询,笔试排名于3月上旬起在雅安人事考试网陆续公布,考生可点对点查询本人的岗位排名,面试资格复审公告于名单同样于雅安人事考试网公布。
一、雅安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成绩计算方式
1、不加试彝、藏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2、加试彝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2.5% +《申论》成绩×22.5% +《彝语文》×15% +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3、加试藏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2.5% +《申论》成绩×22.5% +《藏语文》×15%+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二、雅安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笔试排名公布网站
三、雅安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及面试
2023年3月上旬,根据考生的笔试成绩,按照招考职位录用名额的3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笔试有缺考、违规违纪情况者不得进入资格审查)。拟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最后一名成绩相同的,并列人员一并进入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人员名单在雅安人事考试网公布,请考生务必随时关注。
进入资格审查的人员,应携带《报名信息表》1份(贴上照片或彩色打印)、笔试准考证、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明确了学位要求的职位)、户籍证明(明确了招录范围的职位)、工作经历证明(要求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和招考单位要求的其他证书、资料的原件及复印件等,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其中,特殊报考对象须具备以下手续:
1. 202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出具本人学生证(无学生证或学生证上专业及学历层次等信息不全的,出具所在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院系、学历层次和专业等情况证明);
2. 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含试用期人员),须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出具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报考的证明;
3. 国(境)外留学人员报考的,应出具教育部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考生可登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cscse.edu.cn),按有关要求和程序办理;
4. 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资格审查合格者,参加面试,并按川发改价格规〔2022〕539号文件规定缴纳面试考务费每次80元。资格审查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资格审查不合格或自动放弃出现的缺额,在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递补只进行1次。审查合格人数达不到录用名额3倍的职位,该职位审查合格人员全部进入面试。递补资格审查人员名单及资格审查安排在雅安人事考试网公布。
四、雅安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热点
热点背景
“学霸”回乡种田、硕士生当快递小哥、一言不合就“闪辞”……近年来,每当这样的新闻出现,与年轻人择业、就业的相关话题就会引发人们讨论。
年轻人“好”的职业选择是什么?年轻人应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上各方看法不一,有不解、质疑甚至论争。这种讨论折射出的,是年轻人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正在发生的变化。
模拟试题
近日,一则某大学辅导员招聘录取公示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在录取的名单上新晋辅导员学历全部为名校硕博士,以及一些海归的留学生。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一、表明自身观点
现如今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我们要转换观念看待当下的教育实际。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选择的岗位上不断做出价值输出才是最重要的。人尽其才、用当其位,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年轻人的优势。
二、多角度分析
1.分析教育现状
从1981年我国重新建立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来,年,博士招生人数已超过10万人,硕士招生人数更是已突破100万人,高校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仅3万人左右,人才供需结构发生极大变化。
2.分析选择高校的原因
(1)现实衡量后的经济理性选择。在就业难的背景下,在高校当辅导员不仅存在未来转至科研岗的可能,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社会声望等有形无形的待遇也不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划定了专职辅导员职务和职级的“双线”晋升通道,对于他们极具吸引力。
(2)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群体规模逐渐庞大,结构更复杂,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大,如:心理问题和安全问题等,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3.分析积极意义
(1)有序推进校园管理工作。硕博士利用自身的优势能够关注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以进行正确的指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学生们的“知心人”。
(2)完成科研梦想。做大学管理工作,工作相对压力不大,而且是相对比较熟悉的环境,再结合学校和学术的资源,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为社会输出更大价值。
(3)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在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标准下,不再将硕博士标签为“科研人员”,以此减轻部分人的择业心理压力,对每个人的择业选择都充分尊重。
三、结合实际,谈对策
1.树立正确择业观。无论是博硕士还是普通大学生在择业前充分调研了解,进行个人和岗位匹配,在谨慎的综合考虑下,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并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2.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学校和其他平台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激发工作者的热情和潜力,在岗位上做出杰出贡献,做到人尽其才。此外,要对工作者进行合理管理,推动和激励他们做出突破和创新。
3.加大社会宣传。利用主流媒体宣传优秀的事例,让公众对择业有更清晰的的认知和更宽容的态度,形成正向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