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军转干报考指导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报考指导

2024年四川部队文职考试报名时间安排

四川华图 | 2023-10-13 11:43

收藏

  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介绍和备考指南

  军队文职考试是选拔和录用军队文职人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备考军队文职考试对于广考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的基本情况,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公告查看 职位查询 备考白皮书 历年试题
历年分数线 新大纲 图书题本 培训课程

  一、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概述

  考试时间:10月发布公告,12月上旬笔试。

  考试科目:包括公共科目+专业科目。

  报名条件:具备中国国籍,报考科级副职以下管理岗位或者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报考科级正职管理岗位或者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体条件以招录公告为准)。

  报名方式:通过军队人才网进行网上报名。

军队人才网

  二、军队文职报考答疑及考情介绍

  军队文职人员报考条件解析,以2023年军队文职报考指南为例,具体招考政策见下文:

  6.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可以报考对学历不作全日制要求的文职人员岗位。这些岗位主要包括:艰苦边远地区、岛屿的岗位,以及相关特殊岗位。驻艰苦边远地区、岛屿的单位定向招考军队烈士、因公牺牲军队人员的配偶子女,未婚军队烈士的兄弟姐妹,以及现役军人配偶,除教学、科研、工程、医疗专业技术岗位外,报考学历要求可以放宽至大学专科。报考护理、艺术、体育专业岗位的,可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报考人员为现役军人配偶的,报名期间无需上传与有关军队人员关系的证明材料。报名结束后,由全军组考机构依据报考人员姓名和身份证号,通过军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进行核实确认。请有关军队人员通过所在单位查核军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本人“重要社会关系”栏目中的报考人员相关信息,如有错漏,须在报名结束后20日内,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军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相关信息修改完善。

  7.实行免笔试直接面试、学历学位要求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或者建设学科理学、工学、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招考岗位,专业范围如何把握?

  专业范围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22〕1号)明确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把握,相关高校未列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的专业,暂不纳入免笔试直接面试岗位专业范围。理学、工学、医学专业范围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把握。

2024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图书 2024军队文职冲刺卷

  三、公共科目练习题

历史文化常识部分涉及内容繁杂,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一次清晰了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

1.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军功爵制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时所实行的封爵制度。秦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机制。“有军工者,各以率受上爵”指:不论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军功是享受爵禄赏赐的必要条件。

3.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自下而上推举称为最主要的形式,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在选官制度日趋腐败,出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

4.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对地方人才的德才进行评定,列为九等.由于官职被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度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完善,但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5.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隋朝】科举制的创立

产生过程: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表现在:

(1)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2)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时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利于唐诗的发展.

【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与改革

北宋初期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1)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成为定制.

(2)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3)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4)扩大录取名额.

【明清】科举制的僵化

明清科举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中即为:举人、贡士、进士。第一名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明朝的科举制,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考试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里出题.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文章机械的分为八个部分,被称做“八股文”.

明朝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试题展示与分析

《范进中举》以描写范进参加科举考试为主线,生动刻画了一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殉道者典型形象。下列与范进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范进参加的是会试,考中即为举人,第一名为会元

B. 范进参加的科举考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

C. 范进如果出生于1906年之后,就不会再有科举制

D. 范进参加的是乡试,考中即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答案】CD。解析:A错误、D正确。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天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后发正榜、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到第十名称“亚元”;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为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第一名是会元,其他均为贡士。范进中的举人,所以是乡试。B错,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武则天时期首创武举和殿试。C正确,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制,以便亿光学堂,咸趋时学。范进如果1906年后出生,科举制度就已经废止了。故本题答案为CD。

  备考军队文职考试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只要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每个人都能取得好成绩。希望以上绍和建议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2024年军队文职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