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军转干招考信息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招考信息

2023年天津市部队文职笔试招考公告已发布

四川华图 | 2023-01-27 09:42

收藏

  2023年军队文职考试公告、岗位计划、报考指南、考试大纲于1月11日在军队人才官网发布,本次全军共招录33626名文职人员,报名时间为1月14日-1月17日,军队文职统一考试时间为2023年2月19日。

  2023军队文职公告岗位表

  2023军队文职职位查询

  2023军队文职报名入口

  2023军队文职历年考题

  军队文职历年分数线

2023年军队文职公告

  网上报名常见问题

  15.网上报名应注意哪些事项?

  (1)报考人员应按报名网站登录首页提示的“认真阅读填报说明、缴费说明和考生须知”要求,熟悉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要认真考虑,慎重填报,严肃对待。

  (2)由于需要填写的注册及报名信息较为详细,为了确保报名资料提交成功,加快报名速度,建议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前,先将需要填写的内容用Word或者记事本等软件编辑录入。在网上填写报名表时,将已准备好的资料一一粘贴到报名系统填写项中即可。

  (3)为防止他人修改报考人员的个人资料,报考人员注册或者登录完毕,完成相应操作后,必须退出系统并关闭浏览器。

  16.网上报名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用户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选择报考岗位->提交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网上缴纳报名费->打印报名回执单->打印本人准考证。

  17.怎么进行用户注册?

  报考人员报名,必须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新用户直接点击报名系统登录页面右下方“用户注册”按钮。注册时应按要求如实填写有关内容,特别是“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信息的录入一定要准确。

  特别注意:请妥善保管本人密码,记住密码找回问题及答案。

2023年军队文职图书网课

##

2023四川军队文职备考交流群

微信扫码添加【军队文职备考交流答疑群】

  三、军队文职备考资料

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纷纷祭祀自己的祖先。我国的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朝,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每年定4月5日为法定的假期,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清明节的由来

在春秋时期,重耳(晋文公)长期流亡在国外,介子推一直陪伴左右。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介子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给重耳做了碗汤,就这样才使得重耳捡回了一条命。后来重耳在秦国的援助下回国继位,介子推也不想卷入官场就带着自己的老母亲离开了朝廷,隐居到绵山。晋文公得知后亲自带人到绵山去找介子推,可是众人找了许久也找不到介子推,晋文公就听取了小人的谗言放火烧山,希望逼出介子推。遗憾的是他们在一棵枯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各家各户不点火只吃寒食。在第二年的时候晋文公再次来到介子推的古柳树旁,却意外发现枯死的柳树已经复活了,晋文公感觉就像见到介子推一样,于是将那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就是我国清明节的来历了,当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的习俗就被合并了,寒食节也渐渐被人遗忘,所以就有了人们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的说法。

二、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习俗甚多,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清明祭祀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径直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清明节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拜祭。

踏青郊游,是清明时节与春祭并存的古老主题。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清明节的诗词谚语

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书写关于清明佳节的诗句,其中广为传唱的一定是杜牧所作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左河水作《清明》“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清明节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很多农谚与清明有关,如:“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忙种麦,谷雨好种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