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乡镇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选遴选考试 > 报考指导

2023年内江定向招录公务员招录职位表

四川华图 | 2023-01-08 14:06

收藏

  2023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共招录726名,其中: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职位114名,面向优秀工人农民职位41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和退役军人(含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职位571名。

jian1 2023四川定向公务员公告及岗位表

hot 四川定向公务员历年分数线查询

new 2023四川定向公务员笔试资料包 

goin2023四川定向公务员报名入口 

2023四川定向公务员岗位表

 

  一、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时间节点

  报名时间:2023年1月4日至1月10日上午8:00

  资格初审:2023年1月4日至1月11日上午8:00

  报名缴费:截止2023年1月 12日上午8:00

  准考证打印:2023年2月21日至2月25日

  笔试时间:2023年2月25日(星期六)

  成绩查询时间:2023年3月下旬

  排名及资格复审查询时间:2023年4月上旬

  面试时间暂定为2023年4月14日至16日

  二、定向乡镇招考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招考对象

  1.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职位招考对象:

  (1)截至2023年1月4日,连续担任四川省建制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3年以上的现职人员。

  (2)截至2023年1月4日,任职已满2年、且考核等次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纳入全省统筹选派的现任和离任驻村第一书记,以及原纳入市(州)“三个一”帮扶力量管理的非贫困村第一书记。

  报考者只能选择任职地所属市(州)的相关职位。

  2.面向优秀工人农民职位招考对象:

  (1)优秀工人。截至2023年1月4日,在四川省境内各类企业、务工单位生产经营一线工作(含从一线选拔到管理岗位的人员),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在我省境内企业、务工单位工作至少满3年),实绩突出,近5年受到过乡镇(街道)及以上党政群机关或用工单位表彰、奖励(表扬)的人员。

  (2)优秀农民。截至2023年1月4日,在四川省农林牧渔等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5年以上(含农闲在外务工时间),实绩突出,近5年受到过乡镇(街道)及以上党政群机关或用工单位表彰、奖励(表扬)的人员。

  报考者可选择当前工作所在市(州)的职位,也可选择户籍所在市(州)的职位。

  3.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招考对象:

  (1)在四川参加“大学生村官”(限全省统筹选聘人员)“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人员中(以下统称“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工作表现好、无不良社会反映,2023年12月31日前服务期满两年、考核合格,未曾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录用为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或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未满三年服务期或已转为正式教师报考的特岗教师,须经县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服务期内有被借调到县级及以上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读全日制研究生等情形的,借调(帮助)工作时间和就读时间不计入服务年限。

  (2)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2023年1月4日前退役,未曾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录用为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或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的四川省户籍或在四川服役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

  (3)艰苦边远县(市、区)事业编制人员和经组织选派在艰苦边远县(市、区)从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相关工作1年以上的事业编制人员。

  以艰苦边远县(市、区)事业编制人员身份报考的,只能选择本县(市、区)职位;以经组织选派在艰苦边远县(市、区)从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相关工作1年以上的事业编制人员身份报考的,只能选择选派工作地所属艰苦边远县(市、区)职位;如两种身份均符合的报考者,可选择编制所属艰苦边远县(市、区)职位或选派工作地所属艰苦边远县(市、区)职位。

  (4)2023年1月4日前退役、未曾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录用为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或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的退役军人。报考者可选择户籍地或服役地所属市(州)艰苦边远县(市、区)职位。

2023四川定向公务员笔试礼包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2.热爱基层工作,善于联系服务群众,实践经验丰富,工作实绩突出。

  3.优秀村(社区)干部、第一书记年龄为18至40周岁(1982年1月4日至2005年1月4日期间出生),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的放宽到42周岁(1980年1月4日以后出生),获得按国家相关规定开展的综合类表彰的放宽到45周岁(1977年1月4日以后出生)。

  优秀工人农民年龄为18至40周岁(1982年1月4日至2005年1月4日期间出生)。

  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军人(含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年龄为18至35周岁(1987年1月4日至2005年1月4日期间出生)。

  事业编制人员为18至35周岁,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经组织选派在艰苦边远县(市、区)从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相关工作1年以上的放宽到38周岁(1984年1月4日以后出生),获得按国家相关规定开展的综合类表彰的放宽到45周岁(1977年1月4日以后出生)。

  4.优秀村(社区)干部、第一书记应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涉藏州县放宽到初中)。

  优秀工人农民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放宽到高中<中专>);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退役军人至少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力。

  5.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6.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7.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8.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2023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基础导学课程

 

  三、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科目

  1.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对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科技基础、公文写作、乡村振兴、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0%+《公共基础知识》成绩×30%。

  2.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暂定为2023年2月25日(星期六),各科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3.成绩查询:笔试各科成绩于3月中旬在报名网站公布。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可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陆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3月下旬,考生可登陆报名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职位排名。

2023年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笔试《行测+公基》专项班

  四、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大家的备考进程如何了呢?四川华图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一些行测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近年来,在众多城市和工厂密布的珠三角地区,天空经常灰蒙蒙一片,大气能见度很差。

  很多市民可能并不清楚,棕色云团正是能见度下降的“罪魁祸首”:棕色云团中的一些微小颗粒,会吸收阳光,或者将部分阳光反射回大气。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棕色云团报告就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广州的日光强度已经下降了五分之一以上。

  北京大学环境系教授张远航及其同事在珠三角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珠三角空气有很多污染物,其中那些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却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我们每天在电视上或者报纸上看到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所谓的“可吸入颗粒物”,仅指那些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l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指出,每立方米:PM2.5的浓度如果上升20微克的话.中国和印度每年就会有约34万人死亡。即使按照折中的估计,棕色云团相关的PM2.5所致经济损失.也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6%以及印度GDP的2.2%。

  除了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棕色云团还可能影响气候。在很多情况下,棕色云团与全球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交织在一起,正在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极大影响。

  此外,棕色云团的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硫酸盐等多种成分可以降温。而黑碳的成分正在加速喜马拉雅等地冰川的融化速度,因为黑碳沉降在冰雪上,会使冰雪颜色变暗,吸收热量的能力增强;黑碳还会加热空气。这些因素,都使得冰川融化加速。

  然而,棕色云团对整个气候系统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比这复杂得多。它可以通过反射阳光和吸收热量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如果棕色云团一夜之间消失。全球气温可能迅速上升多达2度,而这正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还能容忍的最大升温幅度。

  1.1.

  以下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

  A.棕色云团与城市能见度

  B.棕色云团的危害

  C.棕色云团中的PM2.5

  D.复杂的棕色云团

  1.2.

  棕色云团中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是( )。

  A.黑碳

  B.有机颗粒物

  C.PM10

  D.PM2.5

  1.3.

  关于棕色云团的危害,错误的是( )。

  A.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

  B.诱发疾病、致人死亡

  C.造成能见度下降

  D.加速冰川融化

  1.4.

  文章最后一段的意思是( )。

  A.如果气温升高2度以上,地球将岌岌可危

  B.棕色云团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危害

  C.棕色云团的危害具有复杂性

  D.棕色云团很有可能一夜之间消失

  1.5.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有待改良

  B.政府应该采取行动,充分利用棕色云团的复杂性,使之造福社会

  C.为准确报告空气质量情况,中国应该提高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水平

  D.中国现有空气质量标准忽略PM2.5细颗粒物,是因为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以下各题:

  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以右、前为尊。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超速领先。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 《尔雅》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奔”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礼,又不合理。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在官场之中,则有“趋礼”之说。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 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美,以此体现人的性格 情趣和风度教养。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 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儒家容美于善,道家容美于真。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颜回步、趋、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情达意。如常见的徘徊、彷惶、踟躇、容与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 “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徒跣入谢”,即是表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

  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

  2.1.

  不能说明第1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 )。

  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

  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

  C.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

  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

  2.2.

  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徒跣:本义是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

  B.鸣佩玉:行走时,要用手摇动佩玉,以显示步行之美

  C.踟躇:举步不定、犹豫不决

  D.趋礼:古代官场中的一种行走的礼仪,要求行走时要保持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姿态

  2.3.

  不是作者所说的“某一历史文化现象”的一项是( )。

  A.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

  B.思想意识的不同表现

  C.文化素养的品评标准

  D.礼法制度的某些侧面

  2.4.

  对颜回效仿孔子走路的原因的理解,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崇拜孔子,想要学习孔子的一切

  B.颜回走路太难看,常受到他人的嘲笑

  C.在颜回眼里,孔子的步法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

  D.在当时,孔子被确定为君子的典范

  2.5.

  综观全文的内容,以下推断合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古人步行要受礼法的严格限制颇不以为然。

  B.作者写作本文主要是为了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现象

  C.汉末之后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

  D.写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表明作者尊道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标题选择题。

  材料既说明棕色云团构成成分也说明了它的危害,同时还说明了它对全球气温升高的控制作用。D选项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最适合做标题。故正确答案为D。

  A、B、C选项以偏概全,都只说明了棕色云团中的某一个方面。

  1.2.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从材料“珠三角空气有很多污染物,其中那些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可知D选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选项是棕色云团的积极作用,不是危害。故正确答案为A。

  B、C、D选项都是棕色云团的危害。

  1.4.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是棕色云团在减缓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方面的作用,B选项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

  材料说的是”全球气温升高“,A选项”气温升高“表述不当;C选项偷换主体,材料中指的是棕色云团具有复杂性,而非危害具有复杂性;D选项表述错误,材料中只是一种假设——“如果棕色云团一夜之间消失”,并没有说是否有这种可能性。

  1.5.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从材料“在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却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于PM10”可知,A选项与文意相符。故正确答案为A。

  B选项与材料无关,文中介绍了棕色云团的复杂性,但并未提及利用其复杂性。C选项表述不当,根据”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却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可知,中国要准确报告空气质量情况,需要有关于PM2.5的规定,未提及检测技术水平。D选项表述错误,由“而已有的研究表明,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于PM10”可知,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

  2.1.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第1段最后几句只是说官场中“步行不得迟缓”,并没有提及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需依礼,D项表述扩大了内涵,故选D。

  A项由原文“道路之上……要受到非议”可以推出;B项由原文“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可以推出;C项由原文“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可以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D。

  2.2.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

  C项由原文“如常见的徘徊、彷徨、踟躇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可知是对“踟躇”的理解正确。

  A项由原文可知“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是“徒跣”后演化出来的引申义,并非本义;B项由原文“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又显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可知“鸣佩玉”是指君子步行之时,佩玉自动发出的声音,并非要用手摇动,且它喻示的含义不仅是显步行之美,还喻示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D项“行走时要保持迟缓不迫”的理解有误,文中首段最后指出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

  故正确答案为C。

  2.3.答案: A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A项表述为“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概念过大,文章在第一段和第三段确实有提到一些字词的含义,但只是客观解释,并没有深入阐释到语言文字发展历史这一层面,所以选A。

  其余三个选项在文章中均有体现,B项可以从第二段中对步行的不同态度反映儒道两家不同思想意识得到体现;C项可以从第二段中“汉末至魏晋时代……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得以体现;由第一段论述了大量古人对于步行的各种礼仪制度可知,了解步行的内涵可从中看出礼法制度的某些侧面,所以D项也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原文第二段说颜回效仿孔子走路受到批评,后文给出了辩解,说明他这么做的原因是“除了他要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C项表述符合文意。

  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提到此点;D项在文中也没有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态度理解题。

  整个材料构成分——总结构,文章最后一句总结全文,“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而前面几段文字也正是在这个主旨下举例分别介绍从“步行”蕴含的文化内涵所反映出的不同历史文化现象,可知B项符合作者观点态度。

  A项在原文中无根据,文章首段介绍古人步行受礼法严格限制,仅是客观陈述历史文化现象,并未表态;C项表述与原文不符,由原文第二段可知,儒学的衰亡是导致人们对美的崇尚更显著的原因之一,而并非C项中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D项属主观臆断,作者在文中第二段也仅是客观陈述了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并未透露出自己态度,“尊道”一说没有根据。

  故正确答案为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