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022下半年眉山公务员报名情况_四川人事考试

| 2022-10-31 13:52

收藏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人民警察)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午8:00,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也就是说各位考生要在11月1日8:00前报名,但恐报名照片或者其他信息审核不通过,导致过了报名时间无法从新修改提交报名,错过本次考试,小编建议大家提前1-2天报名,不要等到要结束的时候再来报。缴费时间截止到11月3日8:00,准考证打印时间为11月22日至25日。关于报名人数,每天官网都会更新,大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做一个简单的参考。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统计

日期 报名统计表 数据分析
10月26日10:00 点击下载 ——
10月26日18:00 点击下载 ——
10月27日10:00 点击下载  
10月27日18:00    
     
     
【价格美丽】2023版四川公务员4本套(教材+历年) 2022公安基础知识教材+历年 2本套 2022全新升级第16版 【 模块宝典】行测+申论 2022版 公务员考霸笔记6本套
¥79.0 ¥49.0 ¥16.9起 ¥69.0 ¥750.0

  【分数】四川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礼包】四川公务员笔试资料

  【网课】四川公务员考试网课推荐

  【专业】四川公务员报考专业目录分类

  一、四川公务员报名及资格初审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网络报名

  1.职位选择。报考者登陆报名网站,查阅“公告”“公招职位表”,了解基本政策和要求,选择与自己条件相符的招录职位。报考人员应使用有效居民身份证有关信息进行报名,并且只能选择一个招录职位,报名时填报的身份证信息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保持一致。报考专业条件主要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研究生、本科专业目录名称为依据,目录中没有的专业主要以公告中 公布的专业名称为依据,请报考者认真对照选择(低学历专业符合报考条件的,高学历相同专业符合报考同一职位条件)。

  2.填报信息。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真实、准确、完整填写《2022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报名信息表》(以下简称《报名信息表》)的各项内容,同时下载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在《报名信息表》上传照片处下载)进行照片处理,并按网络提示上传照片。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按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务员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中组发〔2021〕12号)的有关规定处理。

  3.查询资格初审结果。报考者请于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上午8:00期间,登陆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合格者,按网络提示打印《报名信息表》一式2份,供资格审查时使用。资格初审不合格的,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

  (二)确认缴费

  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应于11月3日上午8:00前登陆报名网站确认缴费。网络报名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确认缴费的具体程序按网络提示进行。

  符合减免报考费用条件的考生,通过资格初审后,于11月2日前(工作日内)到眉山市人事考试中心(地址:眉山市东坡区学士街268号)现场办理减免手续。不方便到现场办理的考生,须拨打联系电话(028-38197202)确认后,通过传真或邮箱传送减免报考费用所需材料,经审核确认后办理减免手续。

  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和《四川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86号)规定的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农村家庭考生,凭县(市、区)民政部门发放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殊困难证明;

  2.脱贫户家庭考生,凭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学校学生处出具的原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特殊困难证明;

  3.父母双亡、父母一方为烈士或一级伤残军人,且生活十分困难家庭考生,凭有关部门出具的父母双亡证明或民政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父亲或母亲烈士证明、父亲或母亲一级伤残军人证明。

  二、四川公务员(人民警察)报名信息表填写规范:

  报考信息填写要准确、完整,照片符合公告标准。尤其是姓名、民族、身份证号码、简历、所学专业、是否公务员身份、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要填报准确,填报所学专业信息要以毕业证书为准。

  1.“民族”栏,系统按考生填报的民族自动甄别后进行少数民族加分。请考生务必认真仔细填写,错填、误填的由考生本人自行负责。

  2.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回避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3.“个人简历”栏,规范填写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如有在机关工作的经历,要注明是否公务员身份),从高中填起,起止时间到月,前后要衔接(年份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用2位数字表示,中间用“.”分隔),如:

  2009.09-2012.06 在XX省XX市XX县XX学校读高中;

  2012.09-2016.06在XX大学XX专业读本科,取得XX学位;

  2016.09-2019.06在XX大学XX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取得XX学位;

  2019.06-2020.06 在XX(工作单位全称)工作,任XX职务;

  2020.06-至今在XX(工作单位全称)工作,任XX职务。

  4.“家庭主要成员及工作单位和职务”栏,填写本人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父母及其他重要社会关系的有关情况。已去世的,应在原工作单位及职务后加括号注明。

  5.“考生类别”栏,应如实选填考生本人现身份类别。按照公告规定在职的(含试用期)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不得报名,现身份为“公务员”类别的,资格初审将不予通过。

  三、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备考资料:

  1、行测备考

很多同学觉得定义判断是一类比较简单的题型,但是仍然有一部分题比较难,明明已经严格按照题干的关键根据来排除错误答案,但仍然会在两个甚至多个选项之间纠结,以2019年1207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A卷)第101题为例:

造血式扶贫:指政府部门或社会力量通过持续性地扶持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及消费渠道等,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扶贫方式。 下列属于造血式扶贫的是:

A.某县按照“东部林果、旅游,西部设施农业”的整体思路,一直坚持“产业+基地+车间”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农民年收入翻了一番,人均达到近万元 B.某县扶贫办组织了200多名山区农民,经过严格培训,输送到东南沿海城市工作。这些农民每月都按时寄钱回家,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C.县农科所资助某村贫困家庭100头种羊,多次对他们进行科学养羊技术培训,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指导

D.为了解决全村苹果严重滞销的问题,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共同开办了一个水果直销网店。不到半月时间,所有苹果就销售一空

这道题的关键词为:①政府部门或社会力量;②持续性地扶持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及消费渠道;③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扶贫方式。

有些同学会在A和C之间犹豫,A选项没有明确的体现出“扶贫”,C选项没有明确的体现出“持续的扶持”。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回到题干中看看被定义项,这道题的被定义项“造血式扶贫”,命题人想要考察的其实是“造血式”这个不常见的定语,而不是“扶贫”这样常见的词,所以我们要选的选项要体现“造血式”,因此,这道题的正确选项为A。

再来看另一道2020年10月24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甘肃/内蒙古)第63题,我们可以尝试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规律。

在古代,波斯人会烧死带回坏消息的信使,这被称为波斯信使综合症。现在人们通常用波斯信使综合症来代指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处罚带来负面信息的传播人,以为借此就能解决问题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涉及波斯信使合症的是:

A. 老师在班会上强调,同学之间要坦诚相待,不得背后打“小报告”

B. 为了严明纪律,充分保障部队战斗力以坚守阵地,团长宣布,对于临阵脱逃者可立即击毙

C. 某单位规定,遇到问题,要层层逐级上报,不得越级上报;个人有问题,首先向所在班组汇报,单位主管部门不接受

D. 针对近期一些员工在内网上争论的跨部门协调问题,公司高层发布通告强调,部门之间要尽力处理好内部矛盾,努力完成绩效目标,对于仍在内网上就此发帖的人停发本月奖金

这道题有争议,但是被定义项考察的侧重点在于“波斯信使”,即“传递坏消息的人”,所以从这一点考虑,个人倾向于选D,B选项处罚“临阵脱逃者”处理的是负面消息本身,而不是处理传递坏消息的人。

  2、申论备考

  申论考试,其实就是对五种能力的测查,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其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让大家感到无力。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近些年的考试中,对于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贴近实际。为此,切实增强我们的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切实提出符合实际的措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接下来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带大家以一道题目为例,来看一下何谓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题干:根据给定资料1,总结L县网络直播教学的成效,并提出在全县推广的主要措施。

  要求:1.内容全面,切实可行,条理清晰;2.不超过400字。

  一、结合给定资料,直接提取合理对策

  【给定资料】在网络直播课程中,每门课都有线上线下两位老师,线上的是省城七中的老师,负责课堂授课,授课内容和进度也都以省城七中为准;线下的是L县一中的老师,他们除了课前准备、课间讲授,还需要在课后和没有跟上的同学一起查缺补漏。

  【参考书写】分工教学。线上老师负责课堂授课,线下老师负责课前准备、课间讲授和课后查漏补缺。

  【解析】材料中出现“;”,表示整个段落是并列结构,包含两部分信息。那么在这两部分信息中,出现了“授课”、“准备”、“讲授”、“查漏补缺”等对策词,因此判断为对策出处。且两部分内容的全部做法恰好涵盖了课程的前中后全部环节,因此进行合并提炼主旨,得出“分工教学”的对策。

  二、根据给定资料,寻找对策依据

  【给定资料】对于网络直播教学模式能否大规模推广,惠及更多学生,王局长坦言,“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网络直播教学的资源总量还是很有限,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和英语课上,还有很多课程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即便如此,一个网络直播班的费用平均一年也要七万元左右。如果覆盖到乡村,还要铺设网络、增添设备,支出就更大了。不过, 只要能切切实实帮助到孩子们,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去做” 。

  【参考书写】争取资源。开发新的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拓宽资金来源,争取市县财政支持,给贫困乡村铺设网络、增添设备。

  【解析】此段落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主要讲述了网络直播的教学资源有限,资金支出多,网络、设备不齐全的问题,就需要我们根据问题合理反推对策。整体来看问题表现为教学、资金等资源的不充足,因此反推对策要“争取资源”。再详细呈现如何争取方方面面的资源即可。

  在测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我们不仅仅要能够看到给定材料中的直接对策进行提取,还要关注给定资料中的问题、原因、经验教训等表述,将其合理转化成对策。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