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特殊人群

| 2022-10-31 11:42

收藏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特殊人群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特殊人群请看下文——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考试时间: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人民警察专业科目11月26日笔试,公共科目11月27日笔试,一般上午9:00-11:00考行测,下午2:00-4:30考申论,具体考试时间还是要看准考证上的时间。

截图微信扫码查看2022下半年四川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时间>>>

https://sc.huatu.com/2022/0809/1853692.html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官网

  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按照往年考情,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公告及报名网站还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www.sc.hrss.gov.cn)首页“人事考试”专栏公布。直达网站及网址为四川人事考试网(http://202.61.89.231/index.aspx)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考试大纲及科目:

  四川地区普通公务员以及警务技术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总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总成绩的40%、30%、30%。>>>点击查看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考试科目及大纲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报考流程:

  1.浏览报考信息(考试公告、考试大纲、职位条件一览表)

  2.选定职位(专业上有疑义,可咨询所报单位)

  3.开始网报

  (1)登陆网报网站及页面

  (2)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照片

  (3)等待审核

  (4)审核通过后网上缴费

  (5)报名成功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考试报名条件及费用:

  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以及各个招录地区的报名条件都略有不同,这里以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招录条件为参考——其他地市报名条件请点击查看汇总公告

  一、招考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招考对象

  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当按期毕业并取得职位要求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其他人员须在面试资格审查前取得职位要求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有关证书的,不予进入下一步考录环节或不予录用,责任由报考者本人自负。

  其中,定向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考的职位,除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外,以下两类人员也可报考:一是国家统一招生的2021、2022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二是2022年7月31日至2023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可放宽到40周岁。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2年10月26日。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经历,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学位”所对应的专业;

  7.除本公告已明确的时间外,报考者其他报名资格条件取得时间,均截止于2022年10月26日(报名第一日);

  8.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截图微信扫码进入四川公务员专业目录快速搜索系统

  (三)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3.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违规违纪在禁考期内的人员;

  4.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

  5.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6.现役军人;

  7.在读的非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

  8.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回避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报名网站确认缴费。笔试考务费每科50元。网络报名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确认缴费的具体程序按网络提示进行。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午8:00

  资格初审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上午8:00

  确认缴费11月3日上午8:00前

  打印准考证11月22日至25日

  笔试时间暂定为2022年11月27日(星期日)

  成绩查询:2022年12月下旬

  面试时间暂定为2023年1月13日至15日。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及人民警察备考资料:

  在行测试题之中,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的翻译推理是一个题型特征较为明显而技巧性又较足的模块。在考试中对于考生来说,基本都能在看到题目中的一些典型逻辑关联词语时快速判定好题型。当然,在一些难题偏题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太常规的替代关联词,就需要考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从根源上理解翻译推理的核心理论,掌握推理技巧。

  其实,简单来理解的话,翻译推理类的题型需要考生掌握的,一方面是学会将各类逻辑关联词翻译成推出关系的逻辑表达式;另一方面就是在翻译完成之后学会用符合推理规则的对选项做出判断。因此,总结来说,我们既要掌握好翻译方法,也要掌握一系列推理规则。那么,在这里就帮助大家将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翻译推理知识点做出梳理:

  翻译

  “如果就,前推后”

  首先,这里的“如果就”,并不仅仅是一个逻辑关联词语。它指代的是一类翻译,即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翻译。那么,当题干中出现了“如果...就...”、“如果...那么...”这样的关联词时,我们就要有足够的敏感性,是可以翻译的。具体如何翻译呢,我们通过这句话来理解下:“如果你是湖北人,那么你是中国人”;也就是“湖北人→中国人”。是不是发现,“如果就”这样的句式,是可以翻译为“前推后”这样的推出关系的。“前”即原文前半句,“后”即原文后半句。当然,我们说这是一类翻译,因此会有一系列逻辑关联词是替代“如果就”的:

  “只要...就...”“倘若...则...”“凡是...都...”“要想...就...”“为了...必须...”“...必须...”“...是...的充分条件”等。

  “只有才,后推前”

  同样的,第二类翻译我们用“只有才”来指代,即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翻译。也就是说,当题干出现“只有..才...”这样的关联词语时,也是可以翻译的。我们通过这样一句话来理解:“只有通过笔试,才能考上公务员”;也就是“考上→通过笔试”。由于通过笔试是不一定能推出考上公务员,而考上公务员能推出通过笔试的;总结发现“只有才”这样的句式,可以翻译为“后推前”的推出关系。“前”即原文前半句,“后”即原文后半句。同样既然是一类翻译,也会有其他逻辑关联词是替代“只有才”的:

  “不...不...”“除非...否则不”“...是...基础/关键/保障”“...是...必不可少/必要条件”等。

  “且”命题

  第三种翻译,区别在于不再是能翻译成推出关系的逻辑关联词了,而是一种命题:“且”命题(联言命题)。在学习这个命题的过程中,翻译不是难点,核心是需要我们理解命题的逻辑含义及命题的真假值:A且B,即A和B“同时成立”。因此,“A且B”只有在A、B同时成立时才为真;A、B中有一个不成立则为假。

  口诀:“全真为真,一假即假”。

  “或”命题

  第四种翻译,同样需要重点掌握命题的逻辑含义及真假值:“或”命题(选言命题)。A或B,即A和B中“至少一个成立”。因此,“A或B”,A、B中有一个成立即为真,同时都不成立才为假。

  口诀:“一真即真,全假为假”。

  那么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的翻译就主要集中于这四类:

四类翻译 命题核心 翻译规则/逻辑含义
如果就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前推后
只有才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后推前
且命题 联言命题 全真为真,一假即假
或命题 选言命题 一真即真,全假为假

  推理

  了解了翻译规则,我们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将题干做出了翻译。接下来,还需要掌握重要的推理规则,对选项做出分析。而核心的两个推理规则如下:

  逆否定理

  前面提到,我们通过翻译可以将题干翻译成推出关系:A→B。那么,题干条件成立,即这个推出关系成立。而推出关系成立的逻辑即:A成立,则B一定成立。也就是:肯前必肯后。在此前提下,逆否定理的核心即:否后必否前。

  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必然。”

  摩根定理

  摩根定理的核心是针对且命题及或命题,关于如何去否定这两个命题可以从命题的逻辑含义来理解。否定“A且B”,即让它不成立:A不成立或B不成立。否定“A或B”,即让它不成立:A和B都不成立。

  公式:-(A且B)=-A或-B。-(A或B)=-A且-B。

  观察发现,否定这样两个命题的过程,其实是发生了“且”“或”互换的。因此,我们也将之总结为“且或互换定理”:

  快速记忆口诀:“负号进,且变或,或变且。”

  综上,这四类翻译、两种推理是翻译推理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必备知识点。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的逻辑核心,才能熟练运用、快速解题。因此我们在此为大家简单汇总:

  湖北分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