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022下半年眉山公务员招录怎么填写考试报名信息表

四川华图 | 2022-10-27 09:19

收藏

  2022下半年四川省公务员招聘4624人,报名入口已经在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开通,各位考生可在报名时间10月26日-11月1日内登录报名网站填写报名信息,如下为2022下半年眉山公务员招录怎么填写考试报名信息表相关内容,详细信息阅读公告原文。

【2022下半年眉山公务员报名入口】

2022下半年眉山公务员招录怎么填写考试报名信息表

  【公告】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岗位】四川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

  【报名】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一、眉山公务员报名时间

  本次招录采取网络方式报名。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午8:00,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资格初审工作由四川市公安局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者提交的报考信息进行审查,确认其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报名时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午8:00

  资格初审:10月26日至11月2日上午8:00

  报名缴费:10月26日至11月3日上午8:00

  准考证打印:11月22日至25日

  笔试时间:11月27日(星期日)

  面试时间:暂定2023年1月13日至15日

  【分数】四川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礼包】四川公务员笔试资料

  【网课】四川公务员考试网课推荐

四川公务员历年分数线查看

 

  二、眉山公务员报名流程

  (一)网络报名

  1.职位选择。报考者登录报名网站,认真阅读“公告”、“职位表”、“报名重要事项提示”等,了解招考职位所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报名程序、有关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本人完全符合报考条件的职位进行报名,否则,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报考者自行承担。报考人员应使用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有关信息进行报名,并且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招录职位,报名时填报的身份证信息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保持一致。报考者对各类职位的资格条件需要咨询时,可拨打《职位表》公布的联系电话。

  2.填报信息。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真实、准确、完整填写《2022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报名信息表》(以下简称《报名信息表》)的各项内容(特别是在报考限制专业条件的职位时,所学专业栏必须严格按毕业证上记载的专业名称准确如实填写),同时下载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在《报名信息表》上传照片处下载)进行照片处理,并按网络提示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电子照片。

  3.查询资格初审结果。报考者请于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上午8: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合格者,按网络提示打印《报名信息表》一式2份,供面试资格审查时使用。资格初审不合格的,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报考人员应及时查看审核情况,因本人未及时查看资格初审结果造成报名未成功的,责任由本人自负。

  (二)确认缴费

  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请于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上午8: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确认缴费。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继续执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规〔2022〕539号)规定,笔试考务费每科50元。网络报名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确认缴费的具体程序按网络提示进行。

  (三)职位调整

  确认缴费人数与招录名额之比达到3:1方可开考。在报名缴费工作结束后,对达不到开考比例的职位,由甘孜州委组织部根据报名情况相应缩减或取消该职位录用计划。

四川公务员职位查询

  三、眉山公务员报名信息如何填写

  报考信息填写要准确、完整,照片符合公告标准。尤其是姓名、民族、身份证号码、简历、所学专业、是否公务员身份、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要填报准确,填报所学专业信息要以毕业证书为准。

  1.“民族”栏,系统按考生填报的民族自动甄别后进行少数民族加分。请考生务必认真仔细填写,错填、误填的由考生本人自行负责。

  2.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回避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3.“个人简历”栏,规范填写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如有在机关工作的经历,要注明是否公务员身份),从高中填起,起止时间到月,前后要衔接(年份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用2位数字表示,中间用“.”分隔),如:

  2009.09-2012.06 在XX省XX市XX县XX学校读高中;

  2012.09-2016.06在XX大学XX专业读本科,取得XX学位;

  2016.09-2019.06在XX大学XX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取得XX学位;

  2019.06-2020.06 在XX(工作单位全称)工作,任XX职务;

  2020.06-至今在XX(工作单位全称)工作,任XX职务。

  4.“家庭主要成员及工作单位和职务”栏,填写本人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父母及其他重要社会关系的有关情况。已去世的,应在原工作单位及职务后加括号注明。

  5.“考生类别”栏,应如实选填考生本人现身份类别。按照公告规定在职的(含试用期)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不得报名,现身份为“公务员”类别的,资格初审将不予通过。

  四、眉山公务员报名重要提示

  1、如在报名过程中遇到照片无法上传、登录身份验证有误、网络故障、报名网站无法刷新等网站问题,请拨打网络技术咨询电话:028-86740101。

  2、如遇到有关报考职位的招录范围、对象、学历、专业等资格审核的问题,请拨打招录机关的咨询电话,详见职位表。

  3、请尽量把报名时间靠前,以避免在最后两天报名高峰期因网络拥堵而影响顺利报名。

  4、请报名时最好留下两种联系方式(手机和固定电话),在报名参考特别是面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考察期间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方式变更后,应主动告知招录机关。因无法与报考者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概由报考者自行负责。

  5、准考证是报考者参加笔试、面试、体检等各环节的重要证件,请多准备几份并妥善保管。

-历年考题及解析- -行测+申论预测卷-
四川公务员历年试题

  五、笔试练习题

  大家的备考进程如何了呢?四川华图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一些行测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人体血管内的血液昼夜奔流不息。然而一旦血管出现小破口,流出的血液便会在短时间内凝固(coagulation),以阻止更多的血液流出。这种神奇的保护机制涉及一大串连锁反应,已知参与其中的物质多达数十种。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 ,层层递进,经过一系列级联和放大效应最终使得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正是由于后者的出现,液态的血液才慢慢转变为胶冻状并不再流动。

  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多数为蛋白质,它们在肝脏合成、降解和失活,因而肝脏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肝功能差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皮下淤血。除此之外,肝脏合成某些凝血因子还少不了一种营养素的帮助——这就是维生素K。

  维生素K的促凝血作用是在1934年被一位名叫达姆(Henrik Carl Peter Dam)的丹麦科学家发现的。1929年,达姆在一项针对小鸡的实验中注意到了某种异常:当食物中长期缺乏脂类时,小鸡开始有自发出血的现象。达姆采集了鸡的血液,发现鸡血的凝固时间大大延长了。这说明脂类食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5年之后,达姆确认麻籽中富含这种止血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凝血维生素”或维生素K。

  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作为谷氨酸γ羧化反应的辅因子,维生素K能够确保肝脏产生足够的正常凝血因子,继而保证凝血反应正常进行。天然维生素K(K1和K2)不溶于水,因而需要从富含脂类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中摄取。但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会缺乏维生素K,因为还有部分维生素K(K2)可经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的吸收依赖胆汁,因此当胆汁流动的管道(胆管)被结石或肿瘤阻塞时,患者常常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继而产生凝血障碍。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维生素K的合成能力不足,容易缺乏维生素K而产生出血症状。针对上述人群的出血,补充维生素K会取得很好的止血效果。

  1.1.

  填入文章第一段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互依存

  B.紧紧相连

  C.环环相扣

  D.彼此交集

  1.2.

  下列有关“维生素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在人的肝脏合成

  B.存在至今不足百年

  C.血管破裂时起作用

  D.保障凝血因子的合成

  1.3.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的“上述人群”不包括( )。

  A.新生儿

  B.肝病患者

  C.胆管结石患者

  D.胆管肿瘤患者

  1.4.

  普通人并不需要补充“维生素K”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可由食物获取或由肠道生成

  B.这种维生素不能与水相融

  C.一般很少发生血管破裂现象

  D.人体肠道内菌群非常丰富

  1.5.

  下列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最恰当的是( )。

  A.维生素K的凝血作用

  B.维生素K的发现

  C.人体自身的凝血功能

  D.一种参与凝血的因子

  人类大约在10000年前,开始懂得种植作物和圈养牲畜,从而进入了农牧文明,但是,蚂蚁早在人类来到了这个星球上1亿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蘑菇了。这种蚂蚁被称为“种植蚁”,它们专门在洞穴里,利用自己的粪便或者从树上拣来的废物,种植蘑菇,作为自己唯一的食物。还有一种蚂蚁,叫做“锯叶蚁”,它们能把绿叶切下来,咀嚼以后,令其发酵,就会长出可口的蘑菇,为了让蘑菇长得更大更好,工蚁还会利用自己排泄的液体,给蘑菇施肥,在它们的排泄物中,含有氧酸和酶,有助于帮助蘑菇分解叶里的蛋白质。

  还有“收获蚁”,居住在干旱地区,它们几乎完全依靠吃植物的种子得以生存,它们的窝深达2米以上,构筑非常精巧。有房间可以起居,有仓库专门用来储存种子,还在种子上面堆放上一些石子或沙子,以保持通气和干燥,工蚁会把窝周围1—10米范围内的植物彻底清除干净,以便保证它们在运输植物种子时畅通无阻,在把种子运进仓库之前,它们总是把种子的外壳剥掉,以节约储存室的空间。

  人类的农牧文明,是由农业和牧业两部分构成的,蚂蚁也有牧业,有些蚂蚁专门从蚜虫和角蝉等昆虫身上收集蜜汁。就像是人类饲养奶牛一样,为了保证食物免遭天敌伤害,这些能提供食物的昆虫都受到蚂蚁的严密看管和保护,有时候,它们甚至还为自己的“奶牛”建造避难所。在这些蚂蚁中,有一些工蚁,会甘当储存器和供应者,它们把吸取的液汁,贮存在自己的嗉囊里,把肚子撑得胀鼓鼓的,然后爬上蚁穴的天花板,吊在那里,一动不动,心甘情愿地做其他蚂蚁的食物吊桶,它们的肚子吃得如此之饱,如果不小心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就会摔得粉碎,一命呜呼。

  2.1.

  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蚂蚁早在1亿年以前就开始“种植”蘑菇了

  B.“收获蚁”把种子运进仓库之前,总是把种子的外壳剥掉,以保证它们在运输种子时畅通无阻

  C.“收获蚁”为了保证仓库的通气与干燥,会在种子上面堆放一些石子和沙子

  D.“收获蚁”在收获季节储存种子,是为了来年种植更多的植物

  2.2.

  “种植蚁”和“锯叶蚁”种植蘑菇需要各种养料,下列未被提及的养料是( )。

  A.蚂蚁自身的排泄物

  B.清晨的露水

  C.蚂蚁拣来的废物

  D.经蚂蚁咀嚼并发酵了的叶子

  2.3.

  这几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 )。

  A.蚂蚁的“农牧文明”

  B.蚂蚁的食物

  C.蚂蚁的品种

  D.蚂蚁的生存

  2.4.

  第三段文字中的“食物吊桶”指的是( )。

  A.能把食物吊到“天花板”上的桶

  B.吊在“天花板”上的装蜜汁的桶

  C.吊在“天花板”上贮满蜜汁的工蚁

  D.吊在“天花板”上贮满牛奶的工蚁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C

  解析:

  根据后面的“层层递进”可排除A、D;观察B、C,显然C更符合语境,前后搭配连贯。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D

  解析:

  A项,“维生素K”也可从食物中摄取,表述错误;B项错误,“维生素K”一直存在,而发现时间不足百年,表述错误;C项,“维生素K”可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血管破裂时起作用的是凝血因子,表述错误;由C项分析可知,D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B

  解析:

  根据就近原则,可知“上述人群”对应前面两句,包括新生儿、胆管结石和胆管肿瘤患者。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A

  解析:

  由“但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会缺乏维生素K,因为还有部分维生素K(K2)可经肠道细菌合成”可知,A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 C

  解析:

  A、D明显不对,属于偷换概念,维生素K只有促凝血作用;B项是对第3段的概括,不全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C项表述由原文“仓库专门用来储存种子,还在种子上面堆放上一些石子或沙子,以保持通气和干燥”可知正确。

  A项时间概念错误,蚂蚁是在“人类来到这个星球的1亿年前”开始种植蘑菇;由原文可知“收获蚁”总是把种子的外壳剥掉,是为了节约储存室的空间,B项表述错误;文章仅提到“收获蚁”几乎完全靠吃植物种子生存并储存种子,但并未提到D项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种植蚁”“利用自己的粪便或者从树上拣来的废物,种植蘑菇”可知A、C两项内容可作为养料;由“锯叶蚁”“能把绿叶切下来,咀嚼以后,令其发酵,就会长出可口的蘑菇”可知D项内容也可以作为养料。B项内容在文章中并没有提及,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 A

  解析:

  此题是表面主旨题,考查对文章的主旨概括。

  文章第一句话即为主旨句。先介绍人类约在10000年前进入农牧文明,由“但是”引出蚂蚁比人类更早开始种植蘑菇,即进入属于它们的“农牧文明”,接下来的文字都在具体介绍蚂蚁的“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因此,A项表述最为恰当。

  B、C两项都只是文章部分内容的体现,不能概括整篇文章;文章的关键点是描述蚂蚁的“农牧文明”,而不是D项的“生存”。例如最后一段提到的一些工蚁甘愿为其他蚂蚁储存食物的行为是会危及性命的,即证明文章不是讨论蚂蚁如何生存。

  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词语理解题。

  根据原文可知,“做食物吊桶”的主语是一些工蚁。而这些工蚁,属于原文提到的“在这些蚂蚁中”,定位原文,可知“这些蚂蚁”指前文提到的“专门从蚜虫和角蝉等昆虫身上收集蜜汁”的蚂蚁,故D项正确。

  A、B项理解的主语错误;文中提到“奶牛”只是为了打比方,说明蚂蚁从昆虫身上收集蜜汁的行为,并非真的言说蚂蚁收集牛奶。

  故正确答案为C。

四川公务员培训网络在线课程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