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四川省公务员招聘4624人,报名入口已经在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开通,各位考生可在报名时间10月26日-11月1日内登录报名网站填写报名信息,如下为2022下半年广元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信息表不能打印怎么办相关内容,详细信息阅读公告原文。
【公告】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岗位】四川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
【报名】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一、广元公务员报名时间
本次招录采取网络方式报名。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午8:00,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资格初审工作由四川市公安局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者提交的报考信息进行审查,确认其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报名时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午8:00
资格初审:10月26日至11月2日上午8:00
报名缴费:10月26日至11月3日上午8:00
准考证打印:11月22日至25日
笔试时间:11月27日(星期日)
面试时间:暂定2023年1月13日至15日
【分数】四川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礼包】四川公务员笔试资料
【网课】四川公务员考试网课推荐
二、广元公务员报名流程
(一)网络报名
1.职位选择。报考者登录报名网站,认真阅读“公告”、“职位表”、“报名重要事项提示”等,了解招考职位所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报名程序、有关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本人完全符合报考条件的职位进行报名,否则,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报考者自行承担。报考人员应使用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有关信息进行报名,并且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招录职位,报名时填报的身份证信息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保持一致。报考者对各类职位的资格条件需要咨询时,可拨打《职位表》公布的联系电话。
2.填报信息。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真实、准确、完整填写《2022年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报名信息表》(以下简称《报名信息表》)的各项内容(特别是在报考限制专业条件的职位时,所学专业栏必须严格按毕业证上记载的专业名称准确如实填写),同时下载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在《报名信息表》上传照片处下载)进行照片处理,并按网络提示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电子照片。
3.查询资格初审结果。报考者请于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上午8: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合格者,按网络提示打印《报名信息表》一式2份,供面试资格审查时使用。资格初审不合格的,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报考人员应及时查看审核情况,因本人未及时查看资格初审结果造成报名未成功的,责任由本人自负。
(二)确认缴费
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请于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上午8: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确认缴费。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继续执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规〔2022〕539号)规定,笔试考务费每科50元。网络报名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确认缴费的具体程序按网络提示进行。
(三)职位调整
确认缴费人数与招录名额之比达到3:1方可开考。在报名缴费工作结束后,对达不到开考比例的职位,由甘孜州委组织部根据报名情况相应缩减或取消该职位录用计划。
三、广元公务员报名信息如何填写
报考信息填写要准确、完整,照片符合公告标准。尤其是姓名、民族、身份证号码、简历、所学专业、是否公务员身份、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要填报准确,填报所学专业信息要以毕业证书为准。
1.“民族”栏,系统按考生填报的民族自动甄别后进行少数民族加分。请考生务必认真仔细填写,错填、误填的由考生本人自行负责。
2.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回避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3.“个人简历”栏,规范填写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如有在机关工作的经历,要注明是否公务员身份),从高中填起,起止时间到月,前后要衔接(年份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用2位数字表示,中间用“.”分隔),如:
2009.09-2012.06 在XX省XX市XX县XX学校读高中;
2012.09-2016.06在XX大学XX专业读本科,取得XX学位;
2016.09-2019.06在XX大学XX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取得XX学位;
2019.06-2020.06 在XX(工作单位全称)工作,任XX职务;
2020.06-至今在XX(工作单位全称)工作,任XX职务。
4.“家庭主要成员及工作单位和职务”栏,填写本人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父母及其他重要社会关系的有关情况。已去世的,应在原工作单位及职务后加括号注明。
5.“考生类别”栏,应如实选填考生本人现身份类别。按照公告规定在职的(含试用期)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不得报名,现身份为“公务员”类别的,资格初审将不予通过。
四、广元公务员报名重要提示
1、如在报名过程中遇到照片无法上传、登录身份验证有误、网络故障、报名网站无法刷新等网站问题,请拨打网络技术咨询电话:028-86740101。
2、如遇到有关报考职位的招录范围、对象、学历、专业等资格审核的问题,请拨打招录机关的咨询电话,详见职位表。
3、请尽量把报名时间靠前,以避免在最后两天报名高峰期因网络拥堵而影响顺利报名。
4、请报名时最好留下两种联系方式(手机和固定电话),在报名参考特别是面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考察期间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方式变更后,应主动告知招录机关。因无法与报考者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概由报考者自行负责。
5、准考证是报考者参加笔试、面试、体检等各环节的重要证件,请多准备几份并妥善保管。
-历年考题及解析- | -行测+申论预测卷- |
![]() |
![]() |
五、笔试练习题
大家的备考进程如何了呢?四川华图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一些行测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1. 中国改革之难,最难的不是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而是改革必须考虑13亿人口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既积极又稳妥,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始终坚持的信念,也是一路渡险滩、克难题的制胜法宝。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是当前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
B.保持社会稳定、兼顾最广大群众利益是中国改革最棘手的问题
C.中国在改革中必须要考虑人口众多这一现实问题
D.兼顾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法宝
2. 人们在没有认识客观必然性之前,只能是必然性的奴隶,认识了必然性,利用必然性去改造自然,改造自己,就获得了自由。说明( )。
A.自由与必然是相互依存的
B.认识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
C.必然和自由没有绝对的界限
D.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的改造
3. 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残疾人福利就业、贫困生助学贷款、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特别是强化对最弱势群体救助的服务职能,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虽在上述诸方面作了大量努力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相应效果。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近年来经济增长社会变革速度增大,我们有些社会保障机制还需求一个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保障民政系统对最弱势群体救助机制。特别是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民政部门给与一定的资金倾斜。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需求摸索和完善
B.强化对最弱势群体救助的服务职能,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环节
C.我们应该优先考虑保障民政系统对最弱势群体救助机制
D.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4. 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是无序的,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写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接,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的结果,而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个体行为是群体协作的基础
B.个体行为与群体协作并不矛盾
C.群体协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D.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自然体现的结果
5. 在北大西洋,浅层的热水向北溯流而上,与此同时,大洋深处的冷水则向南流动:这就是“热盐环流”,正是它把热传送到北极。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暖流,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暖流停止流动,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冷而不是变热。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全球性气候变化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
B.热盐环流对北极的影响。
C.暖流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
D.热盐环流对水流的影响。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不是……而是”的转折词,可知改革必须考虑13亿人口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文中改革开放“制胜法宝”的主语是“既积极又稳妥”,与D选项“兼顾发展与稳定”属于同义替换,D选项表述正确。
A项错误,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胜法宝而不是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B项偷换概念,文中并没有说“最棘手的问题”。C项本身没错,但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由材料可知,必然是客观规律,自由是主观能动。做奴隶只知道服从客观规律,利用了客观规律,能发挥了主观能动。必然是一直存在的,并非与自由相互依存,认识到必然后,还需要“利用必然性”才能获得自由,并非相互依存,故A不选;材料并未谈认识,而是谈“认识必然性”之前和之后的两种结果,故B不选;根据后半部分内容可知,自由不是认识和改造,而是通过认识和改造获得自由,故D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
这段文字首先指出了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环节和相应的措施,这是理论部分。之后结合实际分析了目前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阻力,这是实际部分。最后理论结合实际得出结论,我们应该优先考虑保障民政系统对最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这个结论的推出是全文最想强调的内容。
4.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观点,即无序的个体行为中存在着群体协作,接着用冒号进行了举例方面的解释说明,最后重新点题,并指出“协作”是个体行为的“无意结果”。材料属于“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重申评价”的“总分总”结构,主要想要表达观点也就是“总”的部分,即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无意的、自然体现的结果。所以D项正确。
AB不是材料想表达的主要内容;C项只说群体协作的重要性,并没有突出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的“无意结果”这一重要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A
解析:
据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为科学说明文,开头阐释了热盐环流的具体含义,最后阐释了气候变化会带来的可能,也是文段最终的落脚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欧和北美的影响。B、C项都只提到文段的其中一个方面,不全面。D项与文意不符。故正确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