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023年国考招录考试网上网上报名入口是什么

四川华图 | 2022-10-25 14:04

收藏

  2023年国考公告已出!报名时间为10月25-11月3日,考试时间为12月4日,全国共招录3.71万人,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相关信息如下。

>国考报名入口 | 国考报名流程<

>国考照片标准 | 国考报名人数<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

  查询资格审查: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5日18:00

  查询报名序号:2022年11月7日8:00

  报名确认缴费:2022年11月10日0:00至11月15日24:00

  网上打印准考证:2022年11月29日0:00至12月4日15:00

  考试时间:2022年12月4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12月4日下午14:00—17:00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3日下午14:00—16:00

>国考公告岗位下载 | 职位大数据查询<

>备考资料包国考历年分数线<

>超高性价比公务员网课推荐<

  二、报考程序

  (一)职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咨询电话等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有关报考政策规定、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场考务安排等事宜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招考简章》、《报考指南》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3)公布。

  报考者对《招考简章》中有关职位的专业、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资格条件有疑问需要咨询时,可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

  (二)网上报名

  本次招考主要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于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报考申请,每次只能选报1个职位。报名时,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资格,涉及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招录机关于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5日18: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报考者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22年11月3日18:00以后,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3.查询报名序号。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2年11月7日8:00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需提供该序号,请务必牢记。

  (三)报名确认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2年11月10日0:00至11月15日24: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确认并缴费。逾期未完成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可以直接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手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机构的咨询电话将于2022年11月9日以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公布。

  (四)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请于2022年11月29日0:00至12月4日15: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如遇问题,请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解决。、

>>>>2023年国考公告原文及报考点此查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课

  三、国家公务员报考职位分析

  本次国家公务员招录岗位中有2.5万个应届高校毕业生,2.8万个基层岗位,3000余个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录岗位。

  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从历年岗位数据、学历报考条件、基层岗位条件、全国招录数量、四川岗位数量等维度整理分析了本次国考岗位大数据,详细内容可查询【2023年国考大数据】。

国考岗位分析

  四、国家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行测考试中有这样一类题,在行测江湖中威慑八方,遇到它的考生无不因为它的“复杂心思”而无从入手,这便是语句排序,被戏称为“言语理解中的数量关系”,可见其对于同学们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常见题目特点:乱序的6句话,需要依照逻辑给其进行正确排序。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做题时间长,而且不容易做对。部分考生同学没有思路,只得采用代入法,哪个读得通就选哪个。但这样做有一个问题,阅读时间会很长,而且容易被选项带跑偏,所以我们解题的关键就在于:立足选项,通过排除法解题。

既然是排除法,具备何种特征的选项可以排除呢?不用怕,跟着小编三步走,走进排序的世界,了解它的“心”:

一、抓逻辑起点

万事开头难,我们可以从选项的开头切入。比如选项是这么设置的:AB两项以②开头,CD两项以④开头,这时我们就可以看看②和④有没有明显不适合做首句的情况,如果有,便可以直接排除掉。

二、不适合作首句的句子

1、出现了指代不明的指代词:这、其、此、那等

2、关联词的后半部分,比如只出现了“但”、“那么”等

3、具体论述的句子

4、无主语的句子

5、含有总结词的句子:所以、因此、总之、据此等

6、表示前文还有内容的,比如“换言之”“相反”“即”等

但是有时候题目仅通过首句无法排除所有错误选项,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第二个角度进行排除:

三、抓标志词语

标志词语主要可以帮我们判断某两句的相对位置,比如如果我们发现⑤句出现了转折词“但是”,就可以通过寻找在转折前的句子来排除选项。

四、常见的标志词

1、指代词:可以通过找指代对象确定两句顺序

2、关联词:成对出现的关联词注意先后顺序

3、顺序词:常见于时间顺序(由先到后)

4、重复词:出现多次的词语所在的句子关系往往较密切,可根据重复词确定几句话的句间关系

五、抓行文脉络

如果题目难度大,首句无法排除,也无明显标志,我们可以通过抓行文脉络解决。怎么抓行文呢?第一步我们可以先分析文体:记叙文的行文主要按时间顺序、说明文的行文主要按空间顺序、议论文的行文方式主要是逻辑顺序。判断出行文后,我们可以把同类的语句归为一类,放在一起,比如同话题的、同句式的、问句和答句、转折词的前后两部分等。最后结合选项进行排除。

说了这么多,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感受以下:

例题

①轮番上演的单方面毁约事件,不仅让相关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也让农民群体本身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②作为低于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的重要机制,订单农业一度被各方寄予厚望

③到头来,几乎一切如故!农民仍不得不以一己之力,去应对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

④然而近些年的实践表明,这一理想化的风险平抑工具,远远未能发挥预想中的作用

⑤不少农民契约意识孱弱,动辄毁约甚至不以为意,一次次使得一只购销合同形同虚设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②⑤

B.⑤①③②④

C.②④⑤①③

D.②④①⑤③

【解析】C。思路点拨:观察选项,结合方法,逐步排除。

第一步,率先看首句,四个选项分别给出了④、⑤和②句作为首句,而观察这三句话,④以“然而”开头,可以先排除A选项。②和⑤句,一句在说订单农业,一句在说毁约,按照一般的写作思路,应该是现有订单才有毁约,所以⑤句应在②句后,不能作首句,B项也可以排除。保留C、D两项

第二步,抓标志/抓行文脉络。通过观察选项,我们不难发现,C、D高度相似,只有①和⑤的顺序不一样,无明显标志,所以我们可以着重看这两句,通过两句话的语意,判断其行文逻辑的合理性。①句在说毁约事件带来的不良后果,而⑤句在说毁约现象本身,按照一般行文,应该是先说现象本身,再说到它带来的后果,所以①句应在⑤句后,排除D选项,所以本题选择C项。

相信通过这道例题大家对句子填空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各位考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结合正确的方法多加练习,定能有不少收获。希望大家在练习的时候,万万不能再凭借语感做题,而是利用科学的方法解题,学会了这些,语句排序也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国考资料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