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于3月12日开考,四川华图教师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本次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汇总,另外为大家提供笔试测分系统,趁着还有记忆,快来参加测分,心里有数,面试不慌。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3月12日举行。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考试组织实施,保障广大考生朋友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此特别提醒:
目前我省个别市(州)出现本土病例新增情况,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参考地疫情形势,做好防护,及时了解考点属地关于本次考试的防疫要求,疫情防控要求与本次通告不一致的,按照属地最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执行。
1.进行健康监测
考生需在考前14天起,自行主动进行体温测量,做好每日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2.申领有效“健康码”
考生应在考前,通过“四川天府健康通”实名申领健康码;确保在考试结束前,健康码处于“绿色”状态。
3.提供有效健康证明
(1)属于以下情况的考生须准备由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的有效健康证明(48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纸质、电子证明均可),并在进入考点时主动出示:
考前21天内有国(境)外旅居史的考生,考前14天来自省外或途经国内疫情非低风险地区的考生;
健康码非绿色,以及居家隔离期未满的考生(须提前向当地防疫部门或社区申请外出,并向所在考点报备);
考前14天内有头痛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呕吐腹泻、嗅味觉减退等症状,或出现体温≥37.3℃的考生。
(2)若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或治愈未超过1个月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集中隔离期未满的,根据相关疫情防控要求,不得参加本次考试。
4.做好日常防护
考前14天要做好自我防护,注意个人卫生,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在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国(境)外旅行、居住;避免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中高风险区域人员接触;减少聚餐聚会,不参加大型活动,非必要不离川。
2022上半年笔试成绩查询预计开放日期为4月15日,成绩查询网站为: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笔试结束了,测分后,大家是不是对自己能否进入面试已经有预期了?四川华图教师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资面试资料,一起来看!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应聘幼儿教师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竹子》。下面我将从说活动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认识竹子》是苏教版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领域的探索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大自然中一切丰富多彩的环境,都会使幼儿产生兴趣。一到春天,春笋的变化神奇而充满奥秘,是幼儿进行探索大自然的好材料。而且,幼儿生活中经常会吃到竹笋,对笋生长变化的了解就非常必要了。《认识竹子》一活动引导幼儿主动观察植物的成长,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正如《纲要》中所说“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本次探索活动的选择,正是符合了《纲要》的要求,引导幼儿探究科学世界。
(二)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基于活动目标的重要性,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竹笋和竹子,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认识竹笋和竹子的过程,提高辨别生活中竹制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认识竹笋、竹子,培养热爱科学,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和目标的分析,我将确定如下的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认识竹子和竹笋,知道二者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能认识生活中的竹制品,了解竹子的作用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最显著的特点是好学、好问,求知欲很强。而且,有些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此次活动锻炼了幼儿的思考探索能力,希望通过探索,培养幼儿能客观描述现象,懂得科学存在客观事实之中。
三、说活动方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幼儿特点的分析,我将采用观察讲解法、启发提问法、角色扮演法和游戏法等进行教学活动。
观察讲解法主要是,幼儿主动观察图片中的竹笋和竹子,分辨二者的区别
启发提问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积极思考问题,说出哪些生活用品是竹制品
四、说活动准备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为了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我进行了如下准备。
经验准备:通过之前的教学活动,幼儿已经能够认识大熊猫等动物,并知道大熊猫喜欢吃竹子。为接下来的活动进行了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竹笋的模型,多媒体课件(PPT)
五、说活动过程
以上对教材、幼儿的分析,对方法和活动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的铺垫。下面,我将详细地说一说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我会借助一个谜语:左边一个,右边一个,熊猫见了,心里快乐。(谜底:竹笋)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进而引出今天活动的主题“竹笋”。
(二)讲述故事,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会邀请小朋友们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叫“认识竹子”。我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呈现出竹笋和竹子的样子。接下来,我提出以下问题:小朋友们,故事中,竹笋长什么样子?竹子又长什么样子?请小朋友们自由发言。借助故事,幼儿整体感知活动的内容,理解竹子是由竹笋长大的。
接下来,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竹笋和竹子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哪个是竹笋”,哪个是竹子?为什么?通过图片进一步巩固活动的内容,幼儿更加直观感受到竹笋和竹子,形成初步感知。
(三)模型探索,深入了解
上一环节,幼儿已对竹笋和竹子有了初步认识。这一环节,我将开展“模型探索”的游戏。我将竹笋的模型发给幼儿,请幼儿观察模型,然后跟多媒体课件中“竹子”的图片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说一说“你手中拿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通过提问启发法引导幼儿总结出,竹笋是白色的、矮个的、尖尖的;竹子是高个的、绿色的、有枝条的。竹笋是竹子小时候,竹子是竹笋长大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能力,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环节,幼儿通过眼睛看、动手摸等动作,直接观察客观事物模型,进一步加深了对事物的感知。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探究学习,巩固了本次活动的内容。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完全体验型的学习,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获取直接经验,教师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四)自由探索,迁移内化
通过以上的环节,幼儿对竹笋和竹子已有了一些自主思考。此时,我会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竹制品的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说出物品的名字和用途。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发散思维,多多开动脑筋,说出更多物品来。接下来,为了实现经验的迁移,我会设置一个分组讨论的环节。讨论的内容是:还有哪些日常生活用品是竹子做的?幼儿自由讨论完毕,我请小朋友们上台分享他们的想法,对说的合理、正确的小朋友给予表扬和鼓励。自由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幼儿积极思考,实现了相关经验的迁移。
(五)儿歌创编,巩固经验
接下来,我会请幼儿思考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如何区别竹笋和竹子”。我会给回答问题合理、正确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紧接着,为了巩固活动经验,我会跟幼儿一起学习一首儿歌:小时紧紧扎扎,大时披头散发,风来摇摇摆摆,雨来滴滴嗒嗒。
最后,在幼儿学儿歌的过程中,自然地结束本次活动。
以上就是我的活动过程。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仅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因此,活动延伸不可缺少。针对本次活动内容,我将采用“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观察自己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竹子做的。
以上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您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