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遂宁教师公招考试公告在那个网站发布?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一年两次,分为上下半年,上半年四川教师公招公告一般于3月下旬发布,由各个招录地区分别于各地人事考试网发布公告及岗位计划,笔试时间统一但报名时间不同。
四川华图教师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历年四川教师招聘公告及岗位表,大家可参考查看。
推荐>>四川教师公招历年公告及岗位表
推荐>>四川教师公招热门图书题库
推荐>>四川教师公招精讲刷题网课
——历年遂宁教师公招公告——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招聘公告 | 考试时间 | 题本答案解析 |
2021下半年 | 10月14日始 | 四川教师招聘公告 | 12月4日 | 考题及答案 |
2021上半年 | 4月1日始 | 四川教师招聘公告 | 5月29日 | 考题及答案 |
2020下半年 | 10月23日始 | 四川教师招聘公告 | 12月5日 | 考题及答案 |
2020上半年 | 4月29日始 | 四川教师招聘公告 | 7月18日 | 考题及答案 |
2019下半年 | 10月18日始 | 四川教师招聘公告 | 12月7日 | 考题及答案 |
2019上半年 | 3月12日始 | 四川教师招聘公告 | 4月27日 | 考题及答案 |
——遂宁教师公招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2)身体健康,体检合格,能正常履行招聘岗位职责。
(3)具备本公告具体招聘岗位要求的条件和资格(详见《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其中,报考者本人有效学位证上的学位,应与拟报考岗位的“学位”资格要求相符;报考者本人有效的毕业证所载学历和所获专业名称,应与拟报考岗位的“学历”和“专业条件要求”两栏分别相符。
(4)委培、定向毕业生,须征得原委培、定向单位同意。
特别提示:不符报考条件者,请勿报考,否则取消报考或聘用资格,责任由报考者自负。
1.下列( )是研究性学习的五个步骤。
A.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
B.确定方向——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
C.确定课题——开展调研——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
D.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开展研究——交流评价
2.以下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3.在记一个较长学习材料时,开头、末尾忘记较少,中间部分忘记较多,原因是中间材料受到(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D.后摄抑制
4.在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中,作为“母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在指导学生面试时,教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进入面试考场时的仪态、仪表、眼神及如何与面试官打招呼等细节,以期待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这是充分利用了(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A 解析: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学科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分为五个阶段:阶段一:确定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必须是学生的,或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提出、自主选择的。阶段二:制订计划。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就应着手制订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计划。阶段三:搜集资料。根据计划中的确定,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提供上网查询、图书馆活动、参观访问、实验操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做好记录。阶段四:总结整理。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进行整理、分析所搜集到的资料,并且说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以求对问题研究的深入,从而不断验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阶段五:交流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故本题选A。
- 2.【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故本题选B。
- 3.【答案】A 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也称后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在记一个较长学习材料时,开头忘记较少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末尾忘记较少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中间部分忘记较多,是因为中间材料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也就是双重抑制。故本题选A。
- 4.【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母法”。故本题选B。
- 5.【答案】A 解析: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题干中,学生试图给面试官留下的好印象是第一印象,体现了首因效应。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