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宜宾公务员报名入口已经开启,本次四川省考考试时间为3月26日,报名时间为2月24-3月2日,报名网站为四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网,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职位表等相关内容如下。
▼▼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汇总▼▼
推荐>>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公告解读峰会
推荐>>四川公务员考试图书试题|历年考试题
——宜宾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月24日-3月2日8:00
资格初审:2月24日-3月3日8:00
网上缴费:3月4日8:00
准考证打印:3月22日-3月25日
笔试时间:2022年3月26日
成绩查询:4月下旬
▼▼四川公务员职位|专业|报名大数据查询系统▼▼
——考试及资格审查——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笔试、面试成绩分别占考试总成绩的60%、40%。
(一)笔试
1.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笔试试卷分为2类,分别适用于县乡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申论》成绩×30%+笔试加分
2.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各科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3.笔试加分: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报考南江县公务员时,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及以上表彰的,在笔试各科成绩折合后加3分,受到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省级机关、市(州)机关表彰的,在笔试各科成绩折合后加2分;报考本市其他地区公务员时,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及以上表彰的,在笔试各科成绩折合后加1.5分,受到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省级机关、市(州)机关表彰的,在笔试各科成绩折合后加1分。
在“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受到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川委〔2013〕255号)表彰的,报考本市公务员时,笔试各科成绩折后加1.5分。同时符合上述加分规定的,不累加,按zui高加分规定加分。
符合上述加分条件的报考人员,于2022年3月29日前(工作日内)将准考证复印件(注明本人联系电话)、报名信息表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立功受奖证书或表彰文件等)送交市委组织部公务员二科(地址:巴中市巴州区望王路西段185号市政中心11-20室)进行加分资格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加分资格。
4.成绩查询:笔试各科成绩于2022年4月下旬在报名网站公布。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应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陆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2022年5月9日前,考生可登陆“巴中党建网”查询本人笔试折合成绩和职位排名。
???????——宜宾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备考资料——
《创建文明城市构筑精神文明》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随着“创卫”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各地为创建文明城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甚至出现为创卫做出巨大牺牲的“闹剧”,作为一件顺乎民心的利民工程,创卫工作亟待规范化发展,让其真正成为合乎民意的实事工程。
完善创建工作机制,形成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原来的“三位一体”,发展“四位一体”,为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主题。创建城市文明,需明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城市利益分配的公正公平机制,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社会和谐。
思想教育深入细致,形成蓬勃热情的群众基础。在创卫工作开展中必须明确市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构建切实有效的市民素质教育体系,逐步推进市民素质教育的实施。市民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构建一个既有政府部门引导,又有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的网状结构,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特点,以不同的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大力宣传,充分发挥活动中的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推动市民素质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评价机制科学专业,形成持续保持长效机制。文明城市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需要设置完善的考评机制,一方面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考评的标准,以使得考评更符合时代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以科学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评价标准选出更具有时代代表的文明城市;另一方面也需要在考核结束后持续予以关注,考核工作的结束并不代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结束,考核是有时间段限制的,但文明城市建设是一个永续的过程,只有不断更新评价标准,持续予以监督才能真正借助文明城市评选活动助力实现持续发展。
在我国,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而逐渐明晰、逐渐完善的。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唯有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正让文明城市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保障文明创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