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四川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022年四川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招录公务员报名入口链接是那个

四川华图 | 2022-02-23 15:48

收藏

  2022年四川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优秀工人农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事业编制人员、退役军人中考试录用基层机关(单位)公务员(参公人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布!

  本次四川定向公务员招录人数为835名,考试时间为3月26日,报名时间为2月24日-3月2日,报名网站为四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网,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本次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职位表等相关内容如下。

  本次招录采用网络方式报名。报名时间为2022年2月24日至3月2日上午8:00,报名网站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http://rst.sc.gov.cn/)“人事考试”专栏。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公告汇总|公告解读峰会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职位查询|笔试礼包资料

推荐>>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历年考试题|农村农业知识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月24日-3月2日8:00

  资格初审:2月24日-3月3日8:00

  网上缴费:3月4日8:00

  准考证打印:3月22日-3月25日

  笔试时间:2022年3月26日

  成绩查询:4月下旬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职位|专业|报名大数据查询系统▼▼

  ——考试及资格审查——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分别占考试总成绩的50%。

  (一)笔试

  1.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对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科技基础、公文写作、乡村振兴、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笔试成绩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0%+《公共基础知识》成绩×30%。

  2.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暂定为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各科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3.成绩查询:笔试各科成绩于4月下旬在报名网站公布。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应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陆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5月上旬,考生可登陆报名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职位排名。

  (二)面试资格审查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负责面试资格审查。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笔试有缺考科目者不得进入资格审查)。拟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zui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并列人员一并进入资格审查。进入资格审查人数达不到录用名额3倍的职位,该职位符合条件的笔试人员全部进入面试资格审查。

  面试资格审查的时间、地点及进入资格审查人员名单,由各市(州)党委组织部在相关网站公告。进入资格审查人员,应持有关单位审核盖章的《报名信息表》1份、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表彰(奖励)文件(证书)和招录机关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退役军人应提供退役证<复原证>或退伍证),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不合格或自动放弃出现的缺额,在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中,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确定递补人员。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面试资格审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按川发改价格〔2017〕472号文件规定缴纳面试考务费80元。

  (三)面试

  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凭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有关证明材料参加面试。面试时间暂定为2022年5月20日至22日。面试由各市(州)党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实施。面试成绩满分100分,占考试总成绩的50%。

  ——四川定向乡镇公务员考试笔试《公基》备考资料——

近日随着电视剧《九州缥缈录》的热播,大家不但记住了“铁甲依然在,世子依然菜”和“传销头子辰月雷碧城”也对这里的九州与大家所熟知的“九州”的关系产生疑问,那么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两个“九州”到底是什么关系。

“九州”一词在中国历史由来已久,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将汉地划分为九个区域,按照《尚书 禹贡》的记载,“九州”的顺序依次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后来九州就成了古代中国的代称,然而在《九州缥缈录》中,“九州”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是一个完整的架空的东方奇幻世界,那么剧中的九州指的又是哪几个州呢?其实,剧中的九州指的是翰州、青州、中州、澜州、宛州、越州、雷州、芸州和殇州,这里的九州,也不免让人想到了《冰与火之歌》中的维斯特洛大陆,它们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九州世界,所以《九州缥缈录》里的九州和大家所熟知的“九州”是不同的,一个是虚构的历史世界,一个是古代中国的代称。下面我就就来聊聊古代中国的代称“九州”。

一、“九州”这一名词的发展过程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zui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至迟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但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周代没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到了战国末年在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汉朝将被秦国所灭的六国共同称为“诸夏”。至迟自汉代起的华夏之区域与《禹贡》所载九州之区域等同,九州等同于汉地。又有“东夏”、“南夏”、“西夏”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九州,意即汉地。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五镇(道教奇观之一。自唐、宋以来,“五镇奇观”一直与“五岳风光”齐名。隋代封天下“四大镇山”,形成了五岳以外的五大镇山。即东镇山沂山(山东)、西镇吴山(陕西)、中镇霍山(山西)、南镇会稽山(浙江)、北镇医巫闾山(辽宁)。均为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名山,名随五岳,各有千秋。)四渎(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即“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其中淮河、济水古时候也独流入海,故得与江河并列。(淮河、济水先后被黄河改道所夺,淮河下游淤塞后改注入长江,而济水故道即今之黄河下游))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1912年后,“中国”是指代含有汉地、藏区等各个民族地区在内,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国家。

二、现在的“九州”

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的“九州”已经没有的以前的含义,而成为了城市的名称,现在还以“九州”为名的城市还有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兖州现属于山东省济宁市,青州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徐州、扬州属于江苏省,荆州属于湖北省。

三、代指中国的其他名词

1、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2、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3、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4、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5、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6、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7、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8、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9、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10、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11、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例题

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九州”之一的是( )

A. 青州

B. 冀州

C. 雍州

D. 雷州

【答案】D【解析】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故本题正确的是D。

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五镇”的是( )

A. 沂山

B. 巫山

C. 会稽山

D. 巫闾山

【答案】B【解析】五镇即东镇山沂山(山东)、西镇吴山(陕西)、中镇霍山(山西)、南镇会稽山(浙江)、北镇医巫闾山(辽宁)。均为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名山,名随五岳,各有千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国的代称的是( )

A. 九牧

B. 华夏

C. 海内

D. 赤县

【答案】ABCD【解析】中国的代称包括:九州、赤县神州、赤县、神州、海内、华夏、中夏、函夏、九牧、九区、九域等。故本题正确的答案为ABC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