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军转干招考信息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招考信息

2022年军队文职人员招录打印准考证什么时候开始

四川华图 | 2022-01-05 11:02

收藏

  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1月4日-1月9日,准考证打印官网为:军队人才网。22年军队文职人员招录考试笔试时间为1月9日,上午考公共科目,下午考专业科目。

军队文职考前30分

  笔试准考证是参加军队文职笔试的重要凭证,准考证会显示本人笔试科目及笔试具体考试地点,大家一定要妥善保管,笔试当天随身携带。

【2022军队文职准考证打印入口】
▼▼▼▼

  >>>军队文职考试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为保障考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2022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统一考试安全有序,请广大考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主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密切关注考场所在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特别是对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外旅居史人员的特殊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密切关注居住地所在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特别是现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对离市人员的特殊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认真阅读准考证上的特别提示,部分城市要求考生出具考前48小时内考场所在地医疗机构出具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

  4.鉴于目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从严从紧,为确保考生顺利入场参加考试,建议各位考生均准备好考试前72小时内(每次间隔24小时以上)2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考前48小时内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为考场所在地医疗机构出具。

  5.如统一考试前考场所在城市出现局部聚集性暴发疫情,根据疫情风险和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有可能调整考试工作安排,请密切关注军队人才网相关通告。

【扫码查看疫情防控要求】
▼▼▼▼

  >>>军队文职笔试公共科目随机练习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D.市领导在检查某市属国营企业工作时,提醒他们要向竞争对手南方企业学习

  2.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一亿元以上

  B.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用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C.看来,改善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D.她不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3.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然而,繁华盛景背后的旧制度却已是风烛残年、百孔千疮。

  ②德国总理默克尔赠给了中国贵宾的一幅古老地图,在无数国人心中激起波澜。

  ③在当时已经踏上现代化之路的欧洲人眼里,君权专制的中华帝国“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

  ④那幅绘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地图,刻画的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A.②③①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4.  下列四句话中容易引起歧义的是( )。

  A.这是一门学生愿意学习的课程

  B.我己经和你父亲说定了,周末我们一起走

  C.那是一个大家乐于接受的方案

  D.老师告诉一位同学叫小明到办公室

  5.  改造创新后的孝德,与“文化糟粕”截然不同,理应属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范畴,在高校德育内容中完全应占有一席之地。 。例如,可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大家直接参加孝文化的讨论,增进对孝德教育的理性认同。

  填入上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么,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呢

  B.因此,应在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加入孝德元素,使之参与育人过程

  C.在高校进行孝德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D.但是,只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才能收到好的成效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应改为:“衡量议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是: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C项动词使用不当,应改为:“采取各种办法改善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D项代词使用不当,应改为:“市领导在检查某市属国营企业工作时,提醒企业员工要向竞争对手南方企业学习”。

  2.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B项语句表达通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

  A项中“至少”与“以上”搭配不当,可删除“至少”;C项中“更加”与“至关”重复,可以将“至关”去掉;D项逻辑混乱,应该是领会之后才能运用,可改为“她不但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C

  解析:

  通过选项提示确定首句,①中“然而”关联词一般不做首句发起词排除,③中“在当时”不做首句故排除。所以排除BD。观察题干,②句与④句话题一致联系紧密,故排除A选择C。

  4.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歧义辨析的能力。

  B选项中的“我们”产生歧义,既可以理解为“我和你”,也可以理解为“我和你父亲”。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

  从位置上看,横线处的语句应当承接上文,对孝德进高校德育作肯定总结,并且启示下文,提出进德育的形式途径,因此B为最佳选项。A、C、D项与上文连接唐突、不连贯。故正确答案为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