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务员|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
四川省2021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什么发布公告呢?四川省历年下半年招录都是什么时间?下半年都有招考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根据四川人社局公布的四川人事招考时间表消息(见下图):四川省2021下半年是有招录公务员的,有一次国家公务员,还有一次四川公务员,这里我们指的是四川公务员,根据历年招考来看,四川下半年招录公告发布时间zui早也在8月份,所以备考时间还非常充分。
一、关于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
四川历年基本都有两次公务员招录,下半年公务员招录和上半年一样,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公布招录公告(http://202.61.89.231/)。
上下半年招录相同处:
招录流程相同,公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
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入口相同,根据历年招考信息,四川公务员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都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
报名流程相同,职位选择>填报信息>查询资格初审结果>确认缴费>职位调整。
笔试公共科目相同,四川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钟。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周六或者周日一整天。
笔试面试费用相同,笔试费用每科目50元,面试费用80。
考试大纲相同,四川公务员考试大纲都是参考的国考考试大纲》》》点击查看考试大纲
上下半年招录不同处:
招录岗位类别不太,上半年绝大部分岗位都是普通公务员岗位,下半年有普通公务员岗位也有警察岗位,会涉及到考专业知识-《公安基础》。
更多四川公务员上下半年相同及不同之处,各位考生可以亲自来对比查看》》》点击查看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汇总.
二、如何备考四川公务员
基础阶段>>>
首先,要先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并且在基础阶段我们要知道四川公务员所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
此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加强知识的记忆。在教材之外,我们应当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常识知识,将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集中记忆常识完全可以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到两篇,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常识储备量大幅度增加。
技巧学习>>>
这个阶段就像我们高中初中上课听理论的过程,对于行测要分题型学习,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是必要的过程。
在120分钟能够做出100道题确实需要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才能保证题目做完。
强化阶段>>>
在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强化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无疑我们需要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和夯实我们的基础理论。
每天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这一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行测,我们要严格规定自己的做题时间,从而训练做题的速度。对于申论,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先专项突破,尤其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训练和理解,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行套题训练。
刷题计划>>>
题海战术虽然已经被说烂,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接触多类型题目、攻克薄弱环节、增强做题熟练度、缩短答题时长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于行测而言,刷题更是一个提升能力、缩短答题时间的利器。刷的题不下1000道,70分可期。
四川华图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别人的解法。二是各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练习。
巩固阶段>>>
对于行测,还是继续做题,做试题,找差距,通过做试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从而逐个击破。同时,我们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试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zui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
在zui后这一个阶段,我们在做套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训练自己做题时间的安排与习惯。
调整做题顺序>>>
其实行测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到zui后阶段模拟时,每个类型错题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但你需要在考场上迅速进入做题状态才能保持水平。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过我们,在数学考试前做点题目,简单题都行,但要保持做题状态。
在考试刚开始时,我们会有题目接收慢、思路调不出来、反应不够快速的情况,这就是没进入做题状态的表现,此时做大分值的资料分析题可能会“发挥失常”。第二个做比较简单的词语填空或类比推理,通过题目的阅读来稳固做题的状态;第三个就做资料分析啦。一定要留出15分钟涂卡,一到zui后15分钟,就扔下没算完的题马上开始涂卡,题目做得再好,卡没涂就是白做!
三、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年份 | 2020下 | 2019下 | 2018下 | 2017下 | 2016下 | 2014下 | 2013下 |
公告发布 | 10月28日 | 9月16日 | 11月19日 | 8月15日 | 10月25日 | 8月22日 | 9月13日 |
招考人数 | 1074人 | 6823人 | 2542人 | 4843人 | 6913人 | 7445人 | 6544人 |
报名时间 | 10月30-11月5日 | 9月18-24日 | 11月21-27日 | 8月17-22日 | 3月11-15日 | 8月23-29日 | 9月20-27日 |
准考证打印 | 11月30-12月4日 | 11月4-8日 | 12月18日 | 9月18日 | 11月28日 | 9月22日 | 10月28日 |
考试时间 | 12月6日 | 11月9-10日 | 12月23日 | 9月23日 | 12月4日 | 9月27日 | 11月3日 |
成绩查询 | 1月8日 | 12月14日 | 1月21日 | 11月1日 | 1月10日 | 11月19日 | 12月13日 |
面试时间 | 暂定1月30-31日 | 1月9-12日 | 3月中旬 | 12月8-11日 | 3月9-12日 | 12月11-14日 | 1月10-13日 |
上表为四川历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时间节点,可以推测2021下半年四川公务员招录公告zui早可能8月出公告。关于历年四川公务员招录职位表》》》点击查看
四、四川公务员报名条件
参考2020下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在18至30周岁(1989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及报考狱医(医生)、心理矫正职位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84年10月30日至2002年10月30日期间出生)。报考司法行政机关职位的人员,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1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1979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参考2020下半年四川法检系统招录公务员消息,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
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
六、四川公务员备考资料推荐
言语如何备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语句表达题型中,有一类题看起来很熟悉,但做起来却很陌生。熟悉的是题干中出现的横线,貌似是逻辑填空题,再看选项设置,是区别于词语、成语的一句话。一套言语题中逻辑填空占比较重,是我们攻坚的重点,但是语句填空题量少,往往容易被考生忽略,这也导致语句填空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存在“痛点”。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填词和填句存在本质的区别,逻辑填空填词通常与前后紧密联系的一句话存在逻辑关系,语句填空却是硬生生从一段话中挖出一个句子,我们需要关注整段话的逻辑关系,这也决定了语句填空题中横线位置对于做题的重要性。
横线位置无非三种情况,句首、句中、句末,不同位置的一句话对于整段话来说有不同的作用。句首可能是总句总领全文,也可能是背景铺垫引出下文;句中通常是承上启下,衔接上下文;句末则结论句居多,也可能是衔接就近语句,具体内容就需要结合文段,适配zui优选项。我们尝试分析横线位于句中的题型,发现有一种做题技巧,精准又迅速,那就是“承上启下”的位置作用配合“话题一致”的文段逻辑。
【行测练习题】
【例题】
每年春天,青海湖冰雪融化,这个过程被当地牧民称为“开湖”。青海湖开湖,也预示着整个青海湖迎来了春天。。“文开”是指随着气温渐升,冰面逐渐变薄、破碎,缓慢融化,在不知不觉中,由前一天的冰冻景象变成连天碧波。“武开”则是指湖面冰层在狂风的推动下,瞬间四散,互相碰撞、挤压,涌向湖岸,在岸边堆积成各种形态的冰坝。今年的青海湖开湖为“武开”,现场破冰之声如万马奔腾,浮冰堆砌于岸,如冰峰耸立,蔚为壮观。大批棕头鸥已迁徙回青海湖,鱼翔湖底,鸥鹭齐鸣,牛羊欢叫,一个生机盎然的湖畔春天正在到来。
填入上面句子横线处,衔接zui恰当的一项是:
A.“武开”相对于“文开”更符合青海湖的特性
B.春到青海湖体验“开湖”
C.青海湖开湖,有“文开”和“武开”之别
D.青海本地对开湖有两种解释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前先引出青海湖“开湖”的话题,介绍了“开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横线后主要介绍了开湖有“文开”和“武开”,并举例说到今年的开湖为“武开”,其开湖特征明显。横线位于语段中,应该为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承接“开湖”的话题,又要引出“开湖”的不同区别。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开湖有“文开”和“武开”之别,符合上述语境。
A选项:“武开”只是今年开湖的特征,并不代表“武开”比“文开”更符合。B选项:只承接了“开湖”的话题,未启下衔接“文开”和“武开”,且“春到青海湖体验开湖”也没有提到,无中生有。D选项:“青海本地”只是称“青海湖冰雪融化”为“开湖”,并不是当地给出了两种具体解释,而且文段重在从不同特征体现出两种“开湖”的区别。因此,选择C选项。
【本题完】
看完例题我们发现,当题干中横线位于句中时,我们先有“承上启下”的意识,再分析横线前后的语境,试图找到主题词,也就是文段所围绕的话题,或者是核心论述对象,例题中横线前是话题“开湖”,横线后衔接话题“开湖”并细分两种分类,“承上启下”加“主题词”,两个条件皆满足的优选项就很容易把握,或者通过缺少二者之一进行排除,也能帮助我们zui终找到优选项。
【技巧导图】
判断如何备考》》》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总是有那么一种题让大家又爱又恨,大家一看到这种题就不自觉的开始“头疼”,这就是图形推理。而图形推理中又有一种题,让小伙伴们在“头疼”的基础上更加“迷糊”,那就是线的考法。今天老师就在这里带着大家好好的梳理下这个让小伙伴们“迷糊”的线。
在行测考试中,线这个考点是属于图形推理下的数量类的考点。首先我们要知道数量类的考点我们怎么去区分它,就是当图形凌乱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数量类。但数量类的考点不只有线,还有点、角、面和素这四个考点,那当我们看到一道题时如何才能想到线呢?这里老师建议大家,当我们想要去尝试找数量类的规律时,可以先思考面这个考点之后,再思考线这个考点。因为面与线都是数量类中考查频率比较高的考点,而且数面的个数相对来说要比数线条数好数一些。
当我们开始思考线之后,大家一定要秉持的原则就是:先分开数,再整体数。分开数指的是,我们可以将图形的横竖线条、内外线条与曲直线条进行分开数,因为对于线条的考查分开数的情况要大于整体一起去数。当分开数没有结果之后我们再将分开数的线条数量放在一起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我们拿一道题一起来看一下。
【例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当我们拿到这道题时我们可以看到题干中的图形都是凌乱的没有相同相似的感觉,我们可以思考数量类。数面的数量之后发现并没有规律,然后我们继续数线,如果将线条合在一起数发现规律也不明显,那我们应该先把线条分开数。观察图形中曲线与直线的特征比较明显,直线数量也没有明显的规律,但曲线数量规律比较明显。第一行曲线数量分别是1、2、3条,第二行曲线数量也分别是1、2、3条,第三行应用规律在问号处选择一个3条曲线的图形,只有B选项符合。
上面这道题就是体现了我们数线条数量时要先分开数。但是对于线这个考点不是只有数数让我们“迷糊”,其他的考法还有汉字的笔画数考法,这种考法,相对来说就是比较简单了,我们只需要将汉字的笔画数数清楚就好。例如下面这道题。
【例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这道题中图形都是汉字,我们可以优先数笔画,“足”7笔画,“事”8笔画,“修”9笔画,我们发现笔画数量呈等差递增的规律。右侧应用此规律,“风”4笔画,“旧”5笔画,我们要找一个6笔画的,只有B选项“争”是6笔画。
汉字笔画相对来说还是很好找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个大家不容易想到的考点——图形的笔画。对于图形的笔画我们主要考查一笔画或是多笔画,这里的多笔画就是图形的zui少笔画数。但无论一笔画还是多笔画我们都是去找奇点。那么啥是奇点呢,奇点就是一个图形中引出奇数条线的点。一笔画的图形的要求是:图形必须是连通的同时奇点数是0或是2,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才是一笔画。而连通图形的zui少笔画数是一个图形中的奇点数除以2。得出的结果就是图形的zui少笔画数,所以对于图形的笔画数这个考点zui重要的就是数奇点。
【例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zui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拿到这道题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第一行三个图形都是一笔画。第二行中第一个图形是不连通的两个部分是两笔画,第二行第二第三个图都是4个奇点两笔画。第三行第一个图形是6个奇点三笔画,第三行第二个图形是三个不连通的部分3笔画。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个三笔画的图形,只有D选项是6个奇点。
相信大家对这三个考点都已经清楚了,但具体近几年对于这三个知识点的考情是什么样的呢?观察下图,大家不难发现“汉字”的图案相比较另外两个知识点要小不小,这就说明我们近几年的国省考中,更多的还是对“图形线条”与“图形笔画”的考察。这也就需要小伙伴们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复习。
图1
相信大家对于线的这个知识点已经有初步的了解了,剩下的就是要多加练习,只有熟能生巧才可以事半功倍!
辽宁分院
常识如何备考》》》
常识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知识点之一,考察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学习起来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公务员考试是当下国家选人用人的形式之一,那么古代是如何选官用人的呢?
古代选官用人的制度:
1、世卿世禄制
商周时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主要和“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以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相传,虽然担任大小官职的人都需要学习国学知识和相关的礼仪制度,但也形成了世代垄断的官职,没有起到选贤任能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后期的选官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
2、察举制
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具体的形式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地方和大臣举荐人才。举荐又多数以“举孝廉”为主,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这种选人用人的方式提升了人才选用的质量。成为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将人才按优劣划分为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前期还是以人的能力和家世为主要划分依据,但到了后期,就主要看家世和门第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使得九品中正制又称为了贵族垄断的选官制度,使得选官制度又变成了贵族士大夫的工具。
4、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zui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科”指的是考试科目,“举”指的是选拔人才。科举制历时1300余年,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考试在古代是实行时间zui长也是选人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的选官用人制度,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君权进一步加强,科举制考察的形式和内容都做了进一步的约束,考试的内容以八股文为主,约束了考生的思想,起不到选贤用能的作用。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以上的四种选官用人制度贯穿了中国古代的各个主要时期,也代表着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每种制度都有兴衰,也各有优缺,这也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主要部分,想要成为现代中国公职人员的一份子,一定要能够通晓古今、以史为镜、取其精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职人员。
申论如何备考》》》》
【热点背景】
1.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兼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邢欢系华中师范大学讲师: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校外培训对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破坏了教育生态。2018年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法律规范范围。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将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什么是教育的真谛?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的答案戳中了不少家长的心窝,他说,“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是一门又深又远的学问,我们不能只是优秀的学生,更要做优秀的人。
3.2021年5月11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光明行动》),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为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光明行动》明确,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4.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指出要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要求各省(区、市)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当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开展“五项管理”督导工作。
【关键词】
教育 儿童教育 青少年近视防控 政府新政
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 政府加强监管 全社会形成合力
【提出观点】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理性选择。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原因分析】
传统教育的陈规陋习和惯性思维;部分政府监管力度不足;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不当、有违师德;课外辅导机构急功近利、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家长盲目跟风。
【有效举措】
针对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地区防控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控措施,减少新发近视率,减缓近视进展,降低重度近视率。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家庭、社会等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分工负责,一致行动,共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调动医疗行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方面积极性,深入开展近视防控科研攻关,加快近视影响因素和干预、矫正、教育等研究,及时完善近视防控策略、技术标准和干预措施。
第一、政府积极宣传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落实视力健康监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加强视力健康教育。
第二、学校要坚决制止口头上、纸面上的做法,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管理、强化师德规范、宣传教育政策,整顿教学秩序,开起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与健康课,让学生课件走出教室,保证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
第三、逐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定期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实时调整课桌高度。抓好教室采光照明改造,让所有中小学学校采光都达到管家标准。
参考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5-10/doc-ikmxzfmm15416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