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报考_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工作将比往年提前两个月开展,往年国考公告发布时间一般为10月或者11月,那么今年国家公务员公告预计将于8月或者9月发布,笔试考试时间也将提前至10月底开考。所以,计划报考2022年国考的小伙伴要提前开始准备啦!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国家公务员报考相关内容,更多关于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内容关注四川华图教育。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流程安排
国考流程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发布公告 | 2020.10.15 | 2019.10.14 | 2018.10.21 |
网上报名 | 2020.10.15-24 | 2019.10.15-24 | 2018.10.22-31 |
笔试时间 | 2020.11.29 | 2019.11.24 | 2018.12.2 |
成绩查询时间 | 2021.1.5 | 2020.1.8 | 2019.1.18 |
面试开始时间 | 2021.1.23 | 因疫情推迟待定 | 2019.1.24 |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及笔试科目
笔试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分别命制试题。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分别查询。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备考资料
各省公务员考试已经陆续启动,在考试之前,定期阅读申论范文是非常实用的一种复习办法。申论的写作练习是大家zui容易忽视的,经常都快到考试了,大家还几乎都没怎么写过整篇的文章。根据以往辅导学生的经验,这样进入考场,通常会有两大致命影响,一是不能很好地控制申论写作时间,二是提笔头脑一片空白,既不知道文章如何布局,又不知道该组织哪些语言。所以四川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广大考生,申论写作练习要穿插到整个复习过程,多看,多练。本站也会在全网优选高质量申论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脱贫攻坚,完成时也是进行时》
14年抗日战争,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八年脱贫攻坚,夯实了中国人的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zui大、力度zui强的脱贫攻坚战,并已宣布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业难,守业更难,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脱贫攻坚本质上也是一场人民至上的长线战争,运筹帷幄,更要未雨绸缪,守住返贫底线,更要谋划美好生活,因此,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
要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4月的陕西柞水县,夸奖“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5月的山西云州区,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6月的宁夏葡萄园,了解“葡萄技术销路和收入”。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关乎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关乎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关乎百年目标的“交卷子”。夯实产业基础才能让人民心里有底,心里有数,心里有谱,将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让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充盈美好的新生活。因此,要继续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促进稳定销售。
要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从“六稳”到“六保”,首要任务都是“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稳定的收益来源。扶贫无论是“扶志”还是“扶智”,本质上都是倡导贫苦人口靠劳动创造价值,而脱贫人口的稳岗就业则是防止返贫,巩固成果的长久之计。稳岗就业不能是数据留痕,应该是精准到位,可以让人留在土地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也可以让人走出去开眼,打造新型技工人才,推动城乡一体。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是靠双手创造的,而劳动创造的幸福感也是zui真切踏实的,路漫漫还需撸起袖子加油干。
要推动民生保障服务事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既需要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也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让脱贫攻坚保卫战的现实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兜住民生底线才能让脱贫脱得干净,摘帽摘得彻底,充分释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改善,既谋划当下,也放眼长远,久久为功。
中国的脱贫攻坚既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也为人类脱贫攻坚贡献了中国智慧,打造了中国模板,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守望相助、协作攻坚,吃苦耐劳、不怕牺牲”也成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脱贫攻坚没有终点,只有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