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省属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大纲(试行)
本《大纲》包括相关基本知识、医学基本知识、中医学基本知识3部分。主要适用于省政府序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其他省属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是否使用本《大纲》,由主管部门研究确定。
根据国家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对临床医学专业考生需掌握中医学基本知识的要求,临床医师和中医(药)师岗位考试范围涵盖《大纲》全部内容(其中,第三部分内容占卷面分值的10%左右);其他卫生专业技术岗位考试范围限《大纲》第一、二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相关基本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
1、国体
2、政体
3、公民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要内容
(三)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
1.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疫点、疫区
4.菌种、毒种
5.医院感染
6.医源性感染
7.消毒
(二)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和分类
(三) 疫情报告时间和方式
(四) 疫情控制
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
(五)相关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三、医疗机构管理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
1.卫生技术人员
2.诊疗活动
3.医疗技术
4.技术规范
5.医疗美容
6.处方
7.病历
(二)医疗机构的管理
1.医疗机构执业的规定
2.医疗技术的分类分级管理的规定
3.处方权获得的规定
4.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三)相关依据
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处方管理办法》
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5.《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四、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相关知识
(一) 基本概念
1.医师
2.护士
3.执业地点
(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的管理
1.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2.医师资格考试的类别
3.医师执业注册的条件
4.医师执业不予注册、注销注册的情形规定
5.护士执业注册的条件
(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行为的管理
1.医师的权利和义务
2.护士的权利和义务
(四)相关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2.《护士条例》
3.《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4.《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
1.突发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分级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五)相关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六、血液管理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血液制品
2.原料血浆
(二)医疗机构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对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
(三)相关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3.《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七、母婴保健相关知识
(一)产前诊断的概念
(二)婚前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
(三)孕产期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
(四)相关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八、医疗事故处理相关知识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
(二)医疗事故的分级
(三)医疗事故的处置、鉴定和赔偿
(四)相关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九、中医药相关知识
(一)中医医疗机构的概念
(二)中医从业人员的管理规定
(三)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十、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二)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的药品
(三)相关依据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
十一、侵权责任相关知识
(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尽的义务
(二)患者有损害,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规定
(三)患者有损害,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规定
(四)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十二、思想道德修养相关知识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公民道德的概念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公德
1.社会公德的概念
2.社会公德主要内容
(三)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概念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十三、职业能力与时事知识
通过对应考者的知识与基本技能、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测试,考察应考者的应知应会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数据判断与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 医学基本知识
十四、人体解剖学知识
(一)概述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人体的轴与面
2.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二)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组成
4.骨连接的分类,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关节的分类
5.肌的构造、形态和分群
(三)内脏系统
1.内脏的组成,胸部的主要表面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
(四)脉管系统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
2.心的位置、外形和构造
3.动脉的特点
4.静脉的特点
5.淋巴系统的组成
(五)感觉器
1.感觉器的概念和分类
2.视器的组成和构造
3.耳的分部和构造
(六)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的分区和组成,反射弧的基本组成
2.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核、神经节、神经束和网状结构的概念
3.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区别
4. 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的区别
(七)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腺的概念
2.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
十五、组织学知识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二)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的分类
2.上皮组织的结构特征
3.上皮组织的分布和功能
(三)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的分类
2.结缔组织的结构特征
3.结缔组织的分布和功能
(四)血液
1.血液的组成
2.血细胞的分类、形态、结构和功能
(五)软骨和骨
1.软骨的结构和功能
2.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六)肌组织
1.肌组织的分类
2.各类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七)神经组织
1.神经组织的组成、结构特征和功能
2.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八)循环系统
1.心脏的传导系统
2.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3.各类血管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九)皮肤
1.皮肤的分层
2.皮肤的结构
(十)免疫系统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分布
2.主要免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十一)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意义
2.甲状腺、肾上腺和脑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十二)消化管
1.胃的结构和功能
2.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3.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4.肝的结构和功能
(十三)呼吸系统
1.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2.肺泡的结构和功能
3.气血屏障的组成
(十四)泌尿系统
1.肾的结构和分部
2.肾实质的组成
(十五)生殖系统
1.睾丸的一般结构,睾丸各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卵巢的周期性和年龄变化
十六、生理学知识
(一)生理学概述
1.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2.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3.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2.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3.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三)血液的功能
1.血液的基本组成和理化特性
2.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3.血型的概念和分型依据,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原理
2.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
3.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的原理
4.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
(五)呼吸
1.呼吸和呼吸各环节的概念
2.肺通气的原理
3.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原理
4.气体运输的形式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各种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3.各段消化道运动的形式和作用
4.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七)能量代谢与体温
1.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
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体温的概念和生理变动
(八)肾的尿生成功能
1.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2.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九)感觉器官的功能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眼的折光功能和感光功能
3.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内耳的感音功能
(十)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
2.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
3.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
4.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十一)内分泌
1.激素的概念
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3.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功能
十七、生物化学知识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分类、化学组成和结构
2.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三)酶
1.酶的分子结构
2.酶促反应的特点
3.酶活性的调节
(四)糖代谢
1.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过程
3.糖异生的概念和意义
4.血糖的相对恒定及其调节
(五)脂类代谢
1.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的代谢
2.血浆脂蛋白代谢
十八、病理生理学知识
(一)疾病概述
1.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2.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基本规律、基本机制和转归
(二)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1.脱水的概念和类型
2.水肿的概念和分类
3.低钾、高钾血症的概念和对机体的影响
(三)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1.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
2.代谢性酸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3.呼吸性酸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4.代谢性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5.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四)缺氧
1.缺氧的概念和分类
2. 常用的血氧指标
(五)发热
1.发热的概念
2.发热激活物的概念和种类
3.内生致热原的概念和种类
(六)应激
1.应激的概念
2.应激原的概念和分类
3.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4.细胞应激反应
(七)疼痛
1.疼痛的概念
2.疼痛的效应
3.疼痛的分类
4.疼痛的生物学意义
(八)休克
1.休克的概念
2.休克的病因
3.休克的分类
十九、医学微生物学知识
(一)细菌学
1.细菌的分类、大小、形态和结构
2.细菌的致病性、毒力和侵袭力
3.常用灭菌方法
(二)病毒学
1.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2.干扰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三)真菌学
1.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2.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二十、人体寄生虫学知识
(一)寄生虫的分类、宿主、生活史和致病作用
1.寄生虫的分类
2.寄生虫的宿主
3.寄生虫的生活史
4.寄生虫的致病作用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
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3.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二十一、医学免疫学知识
(一)免疫细胞
1.免疫细胞的概念和种类
2.T细胞和B细胞的表面标记和功能
(二)免疫球蛋白
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和区别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和水解片段
(三)补体系统
1.补体的概念、特点、组成和生物学作用
2.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
(四)细胞因子
1.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分类
2.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和特点
二十二、药理学知识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1.药物的基本作用
2.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3.药物作用的机制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物的跨膜转运
2.药物的体内过程
3.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
(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1.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方面的因素
2.影响药物效应的机体方面的因素
二十三、病理学知识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
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
3.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和结局
(二)损伤的修复
1.再生与修复的概念
2.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功能和结局
3.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概念
2.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原因、基本病理过程、病理改变和结局
(四)炎症
1.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过程和结局
2.炎症的常见类型
3.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五)肿瘤
1.肿瘤的概念
2.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3.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4.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二十四、医学心理学知识
(一)概述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范围、性质和目的
2.医学模式的转变
(二)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的概念和作用
2.心理评估的方法
3.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三)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1.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
2.应激源(生活事件)的分类
3.应激的反应
4.心身疾病
(四)健康行为
1.健康行为的概念
2.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3.改变损害健康行为
4.促进健康行为的医疗政策与社会健康计划
(五)病人心理
1.病人与病人角色
2.病人心理
(六)医患关系
1.医生的角色与心理
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十五、医学伦理学知识
(一)医学道德
1.医学道德的内涵
2.医学道德的特点
3.医学道德的作用
(二)医学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二十六、循证医学知识
(一)概述
1.循证医学的定义
2.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
3.循证医学的特点
(二)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条件、步骤和方法
1.基本条件
2.基本步骤
3.基本方法
(三)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类、分级和推荐
1.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类
2.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3.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
(四)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与检索
1.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
2.循证医学证据的检索
第三部分 中医学基本知识
二十七、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精气学说
2.阴阳学说
3.五行学说
4.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精气血津液神
1.精
2.气
3.血
4.津液
5.神
6.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三)藏象
1.藏象学说概述
2.五脏
3.六腑
4.奇恒之腑
5.脏腑之间的关系
(四)经络
1.经络的基本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的名称
4.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5.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6.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病因
1.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疬气的基本概念
4.疬气的致病特点
5.影响疬气产生的因素
6.七情的基本概念
7.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8.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9.饮食失宜
10.饮食不节
11.饮食不洁
12.饮食偏嗜
13.过劳
14.过逸
15.痰饮
16.瘀血
17.结石
18.外伤
19.诸虫
20.药邪
21.医过
22.先天因素
(六)病机
1.邪正盛衰
2.阴阳失调
3.精气血的失常
4.津液代谢失常
5.内生“五邪”
6.疾病传变的形式
7.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七)防治原则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3.正治与反治
4.治标与治本
5.扶正与祛邪
6.调整阴阳
7.调理精气血津液
8.三因制宜
二十八、中医诊断学知识
(一)问诊
1.问诊的意义和方法
2.问诊的内容
(二)望诊
1.全身望诊
2.局部望诊
3.望排出物
4.望小儿指纹
(三)舌诊
1.舌诊概述
2.望舌质
3.望舌苔
4.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
(四)闻诊
1.听声音
2.嗅气味
(五)脉诊
1.脉诊概述
2.正常脉象
3.病理脉象
4.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
(六)按诊
1.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2.按诊的内容
(七)八纲辨证
1.八纲基本证候
2.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3.八纲辨证的意义
(八)病性辨证
1.辨六淫证候
2.辨阴阳虚损证候
3.辨气血证候
4.辨津液证候
5.辨情志证候
(九)脏腑辨证
1.辨心病证候
2.辨肺病证候
3.辨脾病证候
4.辨肝病证候
5.辨肾病证候
6.辨腑病证候
7.辨脏腑兼病证候
(十)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1.六经辨证概要
2.卫气营血辨证概要
3.三焦辨证概要
4.经络辨证概要
二十九、方药学知识
(一)药性理论
1.四气
2.五味
3.升降浮沉
4.归经
5.毒性
(二)中药的配伍和使用
1.中药配伍原则
2.中药配伍的禁忌
3.中药的用药禁忌
4.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三)方剂与治法
1.治法概述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3.常用治法
(四)方剂的组成变化与剂型服法
1.方剂的配伍目的
2.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
3.方剂的变化形式
4.方剂的剂型
5.方剂的服法